欧洲3个力挺中国的国家,不帮西方帮中国,个个都希望中国强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14:38 1

摘要:可偏偏有这么三个欧洲国家,不仅无视美国的威胁,反而坚定地站在中国身边,用实际行动力挺中国,甚至盼着中国越来越强大。

如今,美国总是想着拉拢欧盟中国,来给中国使绊子,遏制中国的发展。

可偏偏有这么三个欧洲国家,不仅无视美国的威胁,反而坚定地站在中国身边,用实际行动力挺中国,甚至盼着中国越来越强大。

那么,这三个国家究竟是谁?他们又为何对中国如此友好?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大部分欧洲国家都跟随着美国的步伐,对中国进行着各种制裁和打压。

然而,有这么一个国家,却总是站在中国这一边,坚决反对对中国的制裁,它就是匈牙利。

匈牙利与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匈牙利就迅速与我国建交,成为最早一批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之一。

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许多国家经济遭受重创,匈牙利也未能幸免,银行业更是陷入了濒临崩溃的绝境。

就在这危急关头,中国果断出手,以55亿美元闪电注资,如同一场及时雨,救活了匈牙利银行业,时任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此感激不已,直言“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朋友”。

近年来,美国在国际上不断鼓动盟友对中国进行围堵,欧盟内部也时常出现一些企图抹黑、制裁中国的议案。

在2020-2023年期间,匈牙利竟然27次动用否决权,让这些反华议案直接瘫痪。

要知道,欧盟实行的是“全体一致”规则,匈牙利这看似以一己之力单挑26国联盟的举动,实则展现了其坚定维护与中国友好关系的决心。

这可把德法等国领导人给气坏了,他们怒斥匈牙利是“北京代理人”,但匈牙利不为所动。

匈牙利不仅在政治上力挺中国,在经济合作方面,也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伙伴,华为在匈牙利承建了东欧首个5G智慧城市项目,为匈牙利的数字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教育领域,匈牙利更是大力推广中文教育,中小学强制将中文设为选修课程,高考中汉语成绩还能成为加分项。

匈牙利国有电视台每日会播放30分钟的中国新闻,央视匈牙利语频道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BBC,这足以看出匈牙利民众对中国文化和资讯的浓厚兴趣。

能源领域,中俄合建的“土耳其溪”匈牙利支线项目,成功帮助匈牙利突破了欧盟对俄能源制裁的限制,保障了匈牙利的能源供应稳定。

同时,中欧班列在匈牙利设立的枢纽,日均吞吐300集装箱,成为了连接中欧贸易的重要桥梁,为匈牙利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当疫情期间西方势力集体抹黑中国时,塞尔维亚是第一个站出来为中国发声的欧洲国家,这份仗义执言的背后,是两国跨越数十年的深厚渊源。

时间回到冷战时期,塞尔维亚还是南斯拉夫联盟的一份子,当时的南斯拉夫顶着巨大压力,秘密向中国转移2000项美苏军工技术。

这些技术就像一把把钥匙,为被西方封锁的中国打开了军工发展的新大门,助力中国在艰难环境中突破技术瓶颈。

后来南斯拉夫解体,塞尔维亚独立后,不但没有中断这份情谊,反而将对华友好关系推向新高度。

中国也用实际行动回馈这份信任,塞尔维亚一座有着70年历史的钢厂,早已沦为无人问津的烂尾工程,中国企业接手后,投入技术和资金,硬是将这座破产钢厂打造成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带动当地数千人就业。

更让西方震惊的是,中国力排万难,在巴尔干半岛修建高铁,让塞尔维亚的交通网络焕然一新。

然而,塞尔维亚的对华友好却让美国怀恨在心,15次在联合国否决塞尔维亚加入某些国际组织,试图用霸权手段施压。

可美国没想到,威胁换来的不是屈服,而是塞尔维亚军队列装红旗-22防空系统。

最轰动的当属2022年,6架中国战略运输机突破北约严密的防空网,直飞贝尔格莱德运送导弹,这一幕让德媒惊呼“东方力量的震撼展示”,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塞两国的深厚互信。

疫情期间欧盟为了优先保障自身疫苗供应,公然扣押本该运往塞尔维亚的疫苗,而中国却第一时间向塞尔维亚伸出援手。

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在机场亲吻中国国旗的画面刷屏全球,这份真挚的感激之情,正是两国患难与共的最好见证,最终,塞尔维亚成为欧洲首个实现全民接种的国家。

在经济合作上,中国同样不遗余力。

中塞绕过欧盟制裁,合建“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彻底解决塞尔维亚的能源之忧;华为承包塞尔维亚全国通信网络,让这个巴尔干国家加速迈入数字时代。

如今在塞尔维亚,央行储备的人民币占比已经超过欧元,购物中心随处可见“微信支付优惠”的标语,两国合作早已深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塞尔维亚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友谊,远比西方的霸权威胁更值得珍惜。

希腊

希腊,作为欧洲地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在中欧关系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

在国际风云变幻、美国不断拉拢盟友围堵中国的局势下,希腊的每一次抉择都彰显着其对中国的坚定支持。

回顾往昔,希腊也为我国带来了很多的帮助,2001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在归国途中被土耳其百般刁难,停滞不前。

希腊听闻此消息,毅然以国家信用作担保,派出顶级拖船队,迎着12级风暴破浪前行。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护送行动中,1名希腊船员不幸殉职,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成功护送“瓦良格号”抵达中国。

这份恩情,中国始终铭记于心,待辽宁舰服役后,中国以升级护卫舰雷达系统作为秘密回礼,助力希腊提升国防实力,回报其当年的仗义相助。

希腊在欧盟内部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在欧盟诸多涉华议案中,希腊11次选择弃权。这看似简单的弃权票,实则意义重大,变相助力中国突破西方阵营的封锁。

每当美国企图在欧盟内部推动针对中国的不合理决议时,希腊的这一态度都如同一股制衡力量,让美国的如意算盘难以轻易得逞。

2016年,中远集团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堪称改变希腊经济格局的关键之举。

在中远的精心运营下,短短3年,比雷埃夫斯港便实现逆袭,一跃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暴增700%。

大量的货物在这里装卸、转运,带动了周边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超3万就业岗位,将希腊的失业率从27%骤降至11%。

不仅如此,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后,货物经此港7天便能直达德国内陆,比传统航线快10天,每年还能省下120万吨燃油。

希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中欧贸易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枢纽作用,也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希腊率先捐赠30万口罩,在物资紧缺的当时,这份心意显得尤为珍贵。

中国也投桃报李,回赠疫苗生产线,助力希腊成为南欧首个全民免疫国,守护了希腊民众的健康安全。

如今,希腊央行储备人民币占比超15%,比雷埃夫斯港更是试点数字人民币结算,欧元区首个“去美元化”港口正在成型。

希腊在经贸领域与中国的深度合作,预示着两国友好关系将在新的经济合作模式下,迈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结语

匈牙利、塞尔维亚与希腊,这三个欧洲国家,虽地处欧洲不同方位,国情也各有差异,但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站在中国身旁。

在国际合作中,它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与中国的深厚情谊,展现出了超越地缘政治与西方阵营束缚的坚定立场,成为中欧友好交往的典范。

参考文献

观察者网——2025-04-28《匈牙利经济部长:美国的投资潜力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环球网——2024-12-12《【环时深度】在希23年,感受希腊人对中国越发看重》

观察者网——2024-08-09《武契奇嘱咐塞青少年:别忘记中国是我们的铁杆朋友,你们在华所学将终生难忘》

来源:未央史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