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原是黄巢的爱将,他为何背叛义军,投靠唐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6 04:17 1

摘要:朱温投降那天,同州城头的旗帜换得比翻书还快。前一晚还是黄巢的“冲天”大旗,天亮就成了大唐的“招讨”旗。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说服手下那帮杀红眼的兄弟的,只知道他走出城门时,甲胄上连血都没擦——那是昨天还并肩作战的义军兄弟的血。

朱温投降那天,同州城头的旗帜换得比翻书还快。前一晚还是黄巢的“冲天”大旗,天亮就成了大唐的“招讨”旗。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说服手下那帮杀红眼的兄弟的,只知道他走出城门时,甲胄上连血都没擦——那是昨天还并肩作战的义军兄弟的血。

这事儿放在今天,就是热搜第一的“叛将”词条。但放在882年,朱温只是做了个再正常不过的算术题:继续跟着黄巢,胜率不到三成;跳槽去唐朝,立刻拿到宣武军节度使的编制,外加开封这块肥肉。至于“忠义”?那玩意儿在晚唐的乱世里,连当铺都不收。

最扎心的是,朱温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黄巢手下像样点的将领,后来几乎都“改过自新”——有的成了节度使,有的直接当了皇帝。只是朱温做得最绝:他不但反杀旧主,还把唐朝也一起打包踹进坟墓。三十年后,当他在汴梁称帝,国号“梁”,没人再提他当年“全忠”的赐名,就像没人记得他爹只是个教村学的穷秀才。

考古队去年在同州挖出的半截石碑,刻着朱温当年修的城墙尺寸——厚三丈,高五丈,能屯兵两万。这哪是临时起意?分明是提前两年就给自己留了后路。所以别再问“他为什么叛变”,该问的是:如果那时候有微信,朱温会不会在朋友圈发“感谢黄总栽培,今日起拥抱新生活”?配图大概是血淋淋的战刀加唐朝官服的自拍,定位同州城楼,点赞的估计还有后来建立后唐的李克用——虽然这俩人在评论区能吵到服务器爆炸。

说到底,朱温只是把乱世规则玩到了极致:在所有人还在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他早就明白——王侯将相,谁有兵谁就是种。

来源:热情暖阳fES1j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