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群的逢场作戏,年轻人不想装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22:07 1

摘要:“收到,谢谢领导!”六个字,我打了删,删了打,最后发出去的是一张“跪地磕头”的熊猫表情包。三秒不到,对面回了个握手。完事。我盯着屏幕忽然想笑:咱俩就在一个办公室,相隔三米,愣是用图完成了今天的君臣礼仪。

“收到,谢谢领导!”六个字,我打了删,删了打,最后发出去的是一张“跪地磕头”的熊猫表情包。三秒不到,对面回了个握手。完事。我盯着屏幕忽然想笑:咱俩就在一个办公室,相隔三米,愣是用图完成了今天的君臣礼仪。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戏。QuestMobile说,人均8.3个群,六成消息都是“礼节性互动”。翻译一下,就是大家排着队发大拇指、玫瑰、咖啡,再配一串复制粘贴的“节日快乐”。表面热闹,其实一句有用的话没有。去年“职场表情包”销量暴涨230%,自动回复插件用户破2000万——数字不会撒谎,工具越卖越好,说明戏越来越难演。

更离谱的是,戏精到线下也不卸妆。43%的Z世代承认:线上聊得不爽,线下直接拉黑同事。校招生把“群氛围”写进择业权重,跟公积金一个级别。HR只能苦笑:以前看简历,现在还得看群聊截图,头像全是卡通,认不出谁是谁。

为什么年轻人宁肯花钱买插件,也不肯手动打一句“早上好”?答案简单:成本太高。传统人情社会,维系关系得吃饭、送礼、陪笑,一条线下来,一天工资没了。群里演戏便宜,动动手指就算给过面子。但便宜也架不住量大,8个群×365天,谁受得了?于是干脆把“谢谢”打包成表情,把“收到”交给机器人,省下来的时间,拿去跟真正重要的人吃顿烧烤,面对面聊15分钟,比群里哈腰一年都踏实。

企业先绷不住了。64%的大厂开始砍群规,38%直接取消强制节日祝福。不是老板突然慈祥,是发现再逼下去,人就要跑了。凝聚力要有,可要是靠一排排大拇指就能留住员工,那凝聚力也太便宜了。

翟学伟说,中国人讲“给面子”,本质是一种信用抵押。数字时代,抵押品换了:从一顿茅台变成一张表情包。面子还在,只是变薄、变快、可撤回。老派人骂年轻人冷漠,年轻人笑老派人累;其实大家都在找同一样东西——信任,只是有人习惯攒着用,有人选择精准投放。

屏幕又亮了,新来的实习生甩了个“我懂”的猫猫头。我秒回了个“OK”手势,双方各退半步,交易完成。这一刻,忽然明白:所谓代际冲突,不过是上一代人把仪式感当存款,下一代人把仪式感当零钱。存款越滚越大,零钱付完就散,谁也不比谁高尚,只是流通速度不同。

下次谁再说“年轻人不懂人情”,就把手机递给他:8个群,99+红点,你一个一个回,回完再谈感情。面子这东西,给得起就给,给不起就别硬撑。毕竟,真正的好关系,从来不需要跪地熊猫。

来源:诗意漂流瓶lmCV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