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业务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动摇,汽车与功率半导体依然构成其稳定的基本盘,从AI电源、碳化硅与氮化镓的宽禁带半导体,到绿色能源与工业电气化的新需求,英飞凌正在抓住新的结构性增长点。
芝能智芯出品
英飞凌在2025财年面临半导体行业整体去库存压力,全年营收微幅下滑至146.62亿欧元。
核心业务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动摇,汽车与功率半导体依然构成其稳定的基本盘,从AI电源、碳化硅与氮化镓的宽禁带半导体,到绿色能源与工业电气化的新需求,英飞凌正在抓住新的结构性增长点。
随着2026财年进入温和回升区间,英飞凌的关键,在于其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已经指向未来十年的电力电子主赛道。
Part 1
周期性压力下的稳态运营
英飞凌2025财年的财务表现整体呈现“营收稳中略降、利润明显承压、现金流逐季向好”,全年营收146.62亿欧元,同比下降2%。
消费电子、工业部分领域仍受需求疲弱的影响,第四季度营收环比增长6%,进入年度末后需求有所回暖,尤其是PSS业务中AI电源芯片拉动效果明显。
利润端的压力源于:
◎ 汽车半导体、工业功率器件在过去两年供应紧张后恢复正常,导致价格从高位回落;
◎ 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带来的短期费用增加。
全年Segment Result下降至25.6亿欧元,同比下滑18%,利润率从20.8%降至17.5%。英飞凌依然保持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的盈利能力,这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仍属稳健。
英飞凌的财务战略十分清晰:将现金优先投向宽禁带半导体产能扩充、AI电源模块与汽车电子平台,使资源紧密围绕增长赛道,而非扩大多元化投入。
从展望来看,对2026财年的判断较为审慎,Q1营收预计约36亿欧元,全年仅预期温和增长。
毛利率预计回到低40%区间,Segment Result Margin回升至高十几的水平,说明公司判断需求会从新能源汽车与AI相关领域反弹,而这些领域产品的单价和毛利率都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英飞凌正在从“周期修复”迈向“结构成长”。即便短期利润回调,但其现金流、产能扩张计划和资本支出方向都指向一个更长远的赛道布局。
Part 2
核心业务结构:
从汽车到AI电源,
确定性增长赛道正在形成
英飞凌的四大业务板块在2025财年表现不一,但它们共同勾勒出公司未来战略的重点:汽车、电气化、工业绿色能源与AI电源技术。这些方向共同构成英飞凌下一阶段增长的基础。
汽车业务:周期调整下仍是绝对支柱
汽车业务是英飞凌最稳定的营收来源,2025财年收入达到74.02亿欧元,占总规模一半以上。尽管营收仍同比下降4%,但关键细分市场却保持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应用。
公司在电动车功率器件、汽车MCU、以太网通信芯片上的优势,使其能够持续从行业趋势中获益。
AURIX MCU仍是英飞凌的王牌产品,在全球汽车MCU市场中占有32%的份额,并且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边缘AI运算任务。随着软件定义汽车带来更高算力和更复杂跨域控制需求,英飞凌在MCU领域的领先地位意味着极强的黏性。
在功率半导体方面,公司在SiC与GaN上持续推进。CoolSiC在高端电驱平台中渗透率不断提升,而CoolGaN在2025年推出了首款通过AEC-Q101认证的汽车级产品,这是氮化镓真正进入车规体系的重要拐点。
这些产品将直接提升英飞凌在新能源汽车平台中的附加值——每辆BEV平均用量可达到1400美元,高端BEV可达2500美元。
汽车业务短期受行业价格回调影响,但其技术竞争力和增长方向高度明确,保持了公司最重要的确定性。
绿色工业电源:宏观需求疲弱中的长期机会
工业电源业务在2025财年表现相对较弱,营收同比下降16%,主要受欧洲工业设备需求与储能项目节奏放缓影响。但其应用领域与长期价值却十分突出,覆盖风电、光伏、电网设备、热泵、氢能电解槽等关键场景。
广受关注的IEA净零排放路径显示到2030年全球光伏和风电合计新增装机将达到近6500GW,电网投资规模每年约6000亿美元。
从这些趋势来看,英飞凌的工业电源产品需求短缺只是短期节奏问题,中长期具备强确定性。风电与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平台正在向更高电压等级演进,碳化硅逆变器的渗透率快速上升。
英飞凌在SiC沟槽技术、200mm晶圆产线上的成本优势,使这一业务在周期恢复后具有恢复盈利能力的基础。
PSS:AI电源成为最大增量来源
PSS 是2025财年表现最亮眼的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主要动力来自AI服务器的电源管理与功率器件需求。
英飞凌在AI电源领域的地位并不显眼,但其从“电网到芯片”的垂直电源链路能力,使它在AI时代的能源效率提升中扮演关键角色。
在2025财年实现AI数据中心电源相关营收超过7亿欧元,目标在2026年达到15亿欧元(双倍增长),在AI服务器能耗急剧上升的背景下,电源效率提升哪怕0.4%,都能为数据中心节省大量能源成本。
英飞凌的OptiMOS系列器件、全新电源模块和高密度设计技术,正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核心。
在传感器业务整合方面开始呈现效果,包括磁性传感器、MEMS与毫米波雷达,使PSS形成“电源 + 控制 + 传感”的技术闭环。这有助于其拓展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CSS:物联网安全从边缘到车端统一发展
物联网安全业务虽同比下降6%,但其在加密、安全认证、无线连接领域的战略地位不可忽视。
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与车联网的增长,安全成为基础要求。英飞凌的OPTIGA与TEGRION安全平台已支持后量子加密标准,这使其在未来数据安全体系中具备差异化能力。
PSoC Edge MCU,它将边缘AI能力与传感器、连接模块融合,使终端设备实现本地化智能推理。这类产品将在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和车内交互等多场景中发挥作用。
小结
英飞凌表现虽然受到全球半导体周期调整的影响,但其核心优势并未削弱。汽车电子、电源技术、宽禁带半导体与AI电源构成的结构性增长板块正在形成。
来源:芝能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