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期 | 拆解上市公司:孚日股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20:21 1

摘要:孚日股份全称叫做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山东省潍坊市,股票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高密华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高密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组织形式属于地方国有企业,审计机构是上会会计师事务所。

孚日股份全称叫做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山东省潍坊市,股票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高密华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高密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组织形式属于地方国有企业,审计机构是上会会计师事务所。

申万一级行业:纺织服饰(105家)

申万二级行业:纺织制造(31家)

申万三级行业:棉纺(8家)

孚日股份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有军工,创投,同步磁阻电机,央国企改革,托育服务,新能源,贬值受益这些。

孚日股份主要干的业务是把棉花变成毛巾、再卖到全球超市货架上的工厂,它依托进口棉花配额和全球采购体系,用规模化的织机把它织成高毛圈毛巾,按订单方式为国际客户生产,产品主要通过品牌运营商进入沃尔玛、Costco等零售渠道,赚一道加工费;国内则把同样生产线上的产品贴上“孚日”、“洁玉”吊牌,通过永辉、大润发、抖音直播间等渠道加价卖给家庭用户,实现品牌溢价。

公司2024去年53亿元营收里,34.3亿元来自毛巾系列,占营收64%,毛利率24%,一条毛巾从纱线到成品全程自己做,客户要什么克重、什么颜色、绣不绣logo,40天就能交货。

床品系列规模小很多,约4.3亿元,占营收8%,毛利率15%,床单被套主要供给快捷酒店和出租公寓,走量不走高价。

真正让资本市场多看一眼的是两块新材料业务:功能性涂层材料和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涂层材料一年约2亿元,听起来不多,但做的是石化储罐、海工钢桩、高铁车体外壁的防腐隔热涂料,客户是中石化、中车、海洋工程总包方,投标拿下订单后毛利11%,属于慢热但门槛高的赛道。

电解液添加剂去年刚放量,约1.8亿元收入,产品叫碳酸亚乙烯酯,简称VC,占电解液重量2%左右,能决定电池循环寿命,公司把液氯、CEC、VC一串环节做全,成本做到行业前三,下游却是动力电池厂的电解液车间,最终装进新能源车的电池包。客户名单是天赐、新宙邦、国泰华荣这些电解液巨头,但行业产能释放太快,价格从高位腰斩,毛利率约15%。

其余的热电、电机、化工副产品加起来占两成营收,热电业务毛利率较低,2%左右,电机和化工业务毛利略高,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高利润,而是让棉花、纱线、毛巾这条主链开得更稳、成本更低。

孚日股份处在两条截然不同产业链的中间段,一条是传统的家用纺织品链,一条是新兴的新能源材料链,位置决定了它的议价能力上限。

在家纺这条链里,公司上游对接全球棉花贸易市场,下游对接大型零售渠道。棉花是标准大宗商品,价格由纽约期货和郑州交易所说了算,公司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对上游压价;下游客户是沃尔玛、Costco这类年采购量巨大的连锁集团,订单以长协价为主,价格一旦锁定,整个合同周期内很难调整。

虽然公司把产能规模做到全球第一梯队,但产品仍以OEM/ODM为主,品牌溢价有限,客户可以随时把订单转向越南或印度工厂。结果就是成本端无法传导,销售端缺乏抬价空间,2024年家纺板块毛利率23.3%,相比以品牌零售为主的头部家纺企业,毛利率自然偏低,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在新能源材料链里,公司角色从“代工厂”变成了“国产替代供应商”。涂料板块面向石化、海工、风电、轨道交通,这些行业原本被阿克苏诺贝尔、PPG、佐敦等外资品牌垄断,国内项目现在急于寻找同性能、低价位的国产方案。公司凭借军工鉴定、中石油供应商资格和中车批量供货记录,拿到了稀缺入场券,可以参与投标竞价,竞标压力小于家纺,但2024年涂层材料毛利率为11.4%,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还没充分体现规模效应和盈利潜力。

电解液添加剂板块更靠近电池厂核心供应链,公司把液氯—CEC—VC整条链路打通,通过物料循环和流程再造,成本低于外购中间体的同行。头部电解液厂一旦认证完成,不会轻易更换,价格虽然随行就市,但订单粘性高,账期也比家纺短。

毛巾行业已经被“成本”两个字写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毛巾生产与出口国,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山东孚日、山东金号、江苏亚光三家是中国出口毛巾的核心供应商,占据了沃尔玛、Costco等国际零售商采购清单的重要份额。他们靠港口就近、自纺自织自染、在棉价低位时适度储备原料,把单条毛巾的加工成本控制在国际竞争水平以下,年年用低价锁住百万级大单。

第二梯队的南通大东、河北宏润、浙江双灯不碰前纺,专吃急单,直播间突然爆火的三千条刺绣浴巾,七天交货,只有他们能换线换花型,等于说头部做规模化长单,二梯队做柔性短单。再往下是家庭作坊,旧机器开开停停,靠县城批发市场和夜市地摊走货,赚的是电费和人工的残差,随时可能关机。

外资品牌早把工厂卖了,只留设计部,生产外包给第一梯队;宜家、无印良品、塔吉特掌握货架,却从不碰机器。整个行业没有技术神话,只有一条铁律:谁能压缩成本快速交付,谁就能继续坐在牌桌上。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则是一条刚刚修好、仍在扩容的高速路。电池级VC、FEC直接决定锂电池循环寿命,2024年全球需求约4.5万吨,中国占9成。

目前行业第一梯队主要包括石大胜华、华盛锂电、天赐材料、新宙邦等,合计产能占全球大部分份额,已通过头部电池厂认证,短期内难以通过价格战洗牌。

第二梯队是十几家年产1000–3000吨的中厂,产品指标达标但批次稳定性略逊,订单相对碎片化,大多在头部产能紧张时获得转单,毛利率随行情剧烈波动。

再小的工厂因环保、溶剂回收门槛被挡在门外,行业呈现“龙头+众小厂”的清晰分层,短期内很难有新玩家可以挤入核心圈。

财务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家纺主业甚至略有下滑,增量主要来自新材料业务——功能性涂层和电解液添加剂,两者体量只占公司整体的一成左右。

真正亮眼的是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1%,扣非后增速还略高一点。不过经营现金净流入只有5.1亿元,同比还减少了1.6个亿,库存增加、应收账款拉长是主要原因,说明销售端虽然赚了账面利润,但钱还没完全收回来。

公司综合毛利率回升到18.3%,净利率5.9%,净资产收益率站上了9%,三大指标同比都在修复,在同行里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上水平。

偿债方面,公司明显在降杠杆。资产负债率从52%降到42%,流动比率1.22,速动比率0.68,利息保障倍数接近7倍,短期和长期偿债压力都不算大。

综合来看,孚日股份处于“利润跑赢营收、现金流落后利润、负债继续瘦身”的状态。家纺主业提供了稳定的基本盘,新材料业务给出想象空间,但规模贡献仍小;盈利能力优于行业平均,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未来主要看新材料这条第二曲线能不能把业绩拉起来。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8.4亿元,比上年同期小幅下降4%,主要是外销订单受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家纺出口收入减少5个百分点,把整体营收往下拉了一点。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12%,如果剔掉补缴可转债利息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还原后净利润其实是3.38亿元,同比只是略有下滑,盈利基本稳得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亿元,同比增长33%,核心还是公司收现节奏加快、库存压降见效,经营回款能力明显增强,现金流连续两年保持上升势头。

行业情况

孚日股份主要是做毛巾的,但最近大家关心的是他另外一个业务——电解液添加剂。

从成本和重量两个维度看,电解液添加剂的占比很有意思。从重量上说,添加剂在电解液里只占2%到10%,但从成本来看,它的话语权就重多了,占电解液总成本的10%到20%。正因为它成本占比不算顶高,但对电池性能影响极大,下游企业对一定幅度内的涨价容忍度较高,这也是今年三季度后它能快速提价的原因之一。

其实添加剂不是一种材料,而是个“功能小分队”,不同成员管不同的事,有的用来阻止电池容量偷偷衰减,有的在关键时刻防燃防失控,还有的让锂离子跑得更快,充电和续航都更给力。

添加剂的价格不是凭空涨落的,背后是原材料、供需、政策三方在博弈。先说原材料,这是成本的基础盘,添加剂的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对大头,比如生产VC需要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这些溶剂,下半年这些溶剂价格上涨直接推高了VC的生产成本,而这些溶剂的价格又受石油、锂资源等大宗商品影响,所以观察添加剂公司时,还要顺带看看上游化工原料的价格。

比原材料更关键的是供需关系,这才是价格的核心引擎,也是最近添加剂涨价的最主要原因。技术和政策则是重要的调节器,技术上,新型添加剂的出现会冲击老品种,以前是“一种添加剂管一件事”,现在趋势是“一岗多能”,比如既能成膜又能阻燃的复合添加剂,或者能提升能量密度的新型品种。

政策上,环保是关键门槛,添加剂生产属于精细化工,环保要求越来越严,不少中小产能因为不达标被淘汰,行业会越来越呈现马太效应,也就是头部吃肉、中小喝汤。添加剂生产有两大壁垒,一是工艺复杂,对纯度要求极高,二是客户验证周期长,头部电池厂不会轻易换供应商,中小厂家即使复产,也很难进入主流供应链,再加上环保政策收紧,所以未来行业只会越来越集中。

总的来说,电解液添加剂是个“小而美”的赛道,成本占比不高但作用关键,且需求刚性较强。

公司前身是1987年在山东高密成立的高密毛巾厂,最初起步规模较小。1988年,公司通过外贸部门获得第一批出口日本的订单,正式打开国际市场。1994年,公司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并从日本引进先进织机,逐步建立起出口优势。1999年起,公司出口创汇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2006年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2008年,孚日股份成为北京奥运会家纺产品的唯一特许经销商,这是对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一种高度认可。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也经历过波折。大约在2008年前后,他们尝试进入光伏行业进行多元化发展,但后来由于全球光伏市场发生巨大变化,价格暴跌,这次转型并未成功,最终在2014年前后不得不收缩这项业务。

2020年是公司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公司的控股股东发生了变化,由高密市的国有资产运营中心接手,这意味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原来的创始人变为了地方政府。也是在这一年前后,公司开始筹划新的多元化战略,这次他们选择了新材料领域。

他们主要布局了两个方向:一是功能性涂层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种“智能油漆”,比如涂在石化储罐或车辆上能有效隔热降温,或者用于港口码头、船舶等海洋设施,实现高效的防腐防护;二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其中主要产品叫VC,这是生产锂电池所需的一种关键化学品,用于提升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这次转型,公司充分利用了自身优势。比如,他们在高密的化工园区有配套的热电厂和水处理厂,生产VC的原材料氯气可以通过管道直接从隔壁的化工厂获得,既安全又降低了成本。经过几年的建设,其VC产品产能已能排进国内同行业前列。同时,他们的涂层材料产品也成功进入了像中石油的供应商体系,并获得了中国船级社的认证,为进入船舶涂料市场拿到了关键“通行证”。

总的来说,孚日股份是一家以毛巾、床品等家纺产品生产和出口为主业的企业,出口业务一直是其强项。近年来,公司在保持家纺主业稳定的同时,正培育新材料业务作为第二增长点,力图形成“家纺+新材料”双主业驱动的格局。

每天拆解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下期见。

来源:深空投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