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八五”普法工作巡礼②|沅陵:法治花开护平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21:24 1

摘要: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沅陵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全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法治环境持续优化,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怀化市“八五”普法工作巡礼②

沅陵:法治花开护平安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张华卿

滔滔沅水,润泽沅陵。如今,法治的河流,正如同这沅水奔涌而来,让这座“中华诗城”再一次觅得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先机。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沅陵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全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法治环境持续优化,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高位统筹聚合力,构建普法新格局

“八五”普法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沅陵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普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着力完善了组织、制度、责任、考核、保障等五个体系。

该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下设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推进全县工作,制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细则》,建立“季度例会+专项督查”工作机制。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沅陵县将普法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硬指标,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责任链条。

同时,组建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才构成的普法讲师团,培育403支乡镇(社区)普法志愿者队伍,构建起“专业队伍+志愿力量”的立体普法网络。

(送法进企业)

“谁执法谁普法”落地见效。沅陵县制定“谁执法谁普法”重点任务清单,开展“执法+普法”活动286场次,覆盖群众5.6万人次。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履责评议机制,形成“执法中普法、普法中服务”的良性循环。

精准施策强重点,激活学法新动能

推进全民尊法学法用法,必须抓住“关键人群”。“八五”普法期间,沅陵县扎实推进重点对象普法用法,用“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带动“绝大多数”,不断提升普法精准性、实效性,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普法活动现场)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沅陵县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专题学习186次;实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组织21场次考试覆盖132名干部,通过率100%;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评议机制,25名干部现场述法优秀率达92%,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实现“参学、参考、通过率”三个10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法治建设的明天。 突出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沅陵县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全县65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依托“6·26”禁毒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等载体,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500余场次,发放《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资料5万份,从而构建起“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的法治教育体系。

(送法进校园)

抓住对基层群众普法这个难点,沅陵县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为抓手,开展针对性法治宣讲112场次,发放资料18万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70余次。开展“警示教育”社区矫正教育模式,推动重新犯罪率逐年下降。县妇联依托“沅陵女性之家”公众号开展“以案释法”,单场线上活动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群众法治获得感显著增强。

正创新拓阵地,打造普法新高地

培植法治文化,是沅陵县一大亮点。“八五”普法期间,沅陵县跳出“为普法而普法”的小圈子,不断开拓普法的新平台、新载体,让法治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唱响法治文化主旋律。

近年来,沅陵县坚持弘扬法治精神,建成县乡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815个,包括1个法治广场(公园)、368个法治小广场、403个法治图书角,实现“一村一法治宣传栏”目标,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熏陶。

(法治文化阵地)

新媒体普法破圈传播。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普法依法治理”专栏,发布原创作品;创新“短视频普法”模式,联合县直“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制作普法视频,构建起“图文+短视频”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民俗普法浸润人心。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创作《普法宣传场景》《反电信诈骗》等剪纸作品,结合“送戏下乡”编排法治文艺节目20余个,开展“民俗普法”活动106场次,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感受法治力量,引领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风尚。

普治融合促治理,彰显法治新成效

沅陵县坚持普治结合,筑牢法治根基,提升普法实效,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法律明白人”赋能基层治理。全县培育“法律明白人”1139人,实现403个村(社区)全覆盖,截止2025年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151余件;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385户,带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乡村治理新风尚。

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全县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村3个、省级示范村11个,创建数量与质量居全市前列,通过修订村规民约、落实“两公开四民主”制度,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二酉乡施溪村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来源:怀化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