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电动车企凉透!200亿烧完,你的定金怕要泡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5 21:22 1

摘要:前两天我哥们儿急吼吼地打电话给我:"完蛋了!我刚付定金的那家电动车企要黄了!"我一听都懵了,这可是他攒了好久的钱才决定买的车啊。

前两天我哥们儿急吼吼地打电话给我:"完蛋了!我刚付定金的那家电动车企要黄了!"我一听都懵了,这可是他攒了好久的钱才决定买的车啊。

更离谱的是,这家曾经吹牛要"干翻特斯拉"的车企,现在被曝欠了200亿,工厂停工,门店关门。这剧情怎么这么眼熟?简直跟当年的贾跃亭一模一样,连剧本都没换!

1. "PPT造车"坑了多少老实人?

记得三年前,我被朋友拉去参加这个品牌的发布会。现场那叫一个炫酷,大屏幕上的概念车简直像科幻片,创始人张口就是"重新定义出行"。当时我还真被唬住了,觉得这公司肯定要成了。

可现在呢?他们的工厂里杂草长得比人都高。

最惨的是那些供应商。我家楼下做汽车配件的老王,被欠了五百多万货款,现在天天带着工人去堵门,连个人影都找不着。"去年还说马上要上市,让我们再等等,现在倒好,连电话都不接了。"老王说着眼圈都红了。

还有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我邻居家的孩子,211大学毕业,去年拒绝了国企的offer去了这家公司,现在不仅失业,连租房的钱都快拿不出来了。

2. 200亿都花哪儿去了?

200亿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要是把这些钱存银行,光利息一天就够买套房。

我特意找了个懂行的朋友看了他们的财报,发现钱主要砸在三个地方:

第一是打广告。请明星代言,一场直播砸几百万;在各大平台买流量,跟不要钱似的。据说他们花在营销上的钱,是研发投入的五倍还多。

第二是乱建厂。全国各地圈了七八块地,个个都说是"超级工厂",结果现在都成了荒地。

第三是乱开工资。从别的公司挖个高管,动不动就年薪千万,还带整个团队过来。

说白了,就是在用投资人的钱,演一场"我很牛逼"的大戏。

3. 为啥总有人上同样的当?

从贾跃亭到现在,都多少年了,怎么还是这个套路?

我认识的一个投资人说了句大实话:"因为这个故事太好讲了。说什么要改变世界,要颠覆行业,总有人愿意相信。"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把造车想得太简单了。以为找个代工厂,买点现成的零件拼在一起,就能造出好车了。我有个在汽车厂干了三十年的老师傅说:"他们连最基本的焊接工艺都不过关,就敢卖车,这不是拿人命开玩笑吗?"

4. 咱们普通人该怎么选车?

现在电动车品牌多得眼花缭乱,咱们老百姓该怎么选才不踩坑?

首先,一定要试驾。别光听销售吹,一定要亲自开开看。感受下方向盘重不重,刹车灵不灵,坐着舒不舒服。

其次,看这家公司靠不靠谱。造车不是过家家,得看这家公司干了多久,有没有真本事。那些刚成立没多久的品牌,说得再好听也要留个心眼。

最后,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什么自动泊车、无人驾驶,很多都是摆设。就看他现在能给你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充电方不方便,维修贵不贵。

我在4S店工作的表弟说,现在他们最怕收某些新势力的车,"零件特别难找,修起来比奔驰还贵。"

5. 这个行业还能信吗?

说实话,电动车这个大方向肯定没错。但再好的行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现在的情况是,那些认真造车的企业被这些"搅屎棍"连累,整个行业的名声都被搞坏了。消费者不敢买,投资人不敢投,最后倒霉的是咱们老百姓。

我觉得接下来肯定会淘汰一批不靠谱的企业。那些只会吹牛的企业肯定活不下去,真正用心造车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这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说在最后:

造车是实打实的技术活,不是写PPT就能搞定的。希望这次的事情能给所有人提个醒:别再拿造车当儿戏了。

你们觉得呢?现在还敢买新牌子电动车吗?身边有没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来源:惜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