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卵巢癌患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带着“雌激素受体”,医生也据此用了抗雌激素治疗——要知道这种疗法在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上效果通常不错,可到自己身上却没什么用,病情还很快复发。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还为后
很多卵巢癌患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带着“雌激素受体”,医生也据此用了抗雌激素治疗——要知道这种疗法在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上效果通常不错,可到自己身上却没什么用,病情还很快复发。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还为后续治疗打开了新大门!
研究团队发现,问题的关键很可能藏在一个叫p53的基因里。尤其是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这种常见类型中,足足96%的患者都携带p53突变,这个突变就像给抗雌激素治疗设下的“绊脚石”。咱们先搞懂正常情况:雌激素会通过受体给细胞发信号,让细胞活动、分裂,而抗雌激素药的作用,就是“挡住”这个信号,不让肿瘤趁机生长。可一旦p53发生突变,它就会跑去“缠住”雌激素受体,把原本规律的信号搅得一团乱。这样一来,就算用了抗雌激素药,受体也没法按预期“听话”,治疗自然就打了折扣。
找到症结后,研究人员很快找到了突破口——一种叫rezatapopt的新药。这种药能让特定类型的p53突变(比如Y220C突变)恢复接近正常的形态。更关键的是,当把rezatapopt和抗雌激素药一起使用时,那些原本对药物毫无反应的肿瘤细胞,突然变得“听话”了,重新对药物敏感起来。简单说就是,只要让突变的p53“回归正轨”,抗雌激素药就能重新发挥作用!好消息是,rezatapopt已经在美国部分机构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果后续验证顺利,这种联合疗法说不定很快就能帮到患者。
而且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卵巢癌。像乳腺癌这类激素依赖型肿瘤中,p53突变也很常见,所以这个发现还可能解释,为啥有些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许也是p53突变在“搞鬼”。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科普医学研究进展,不构成任何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用药指导。卵巢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治疗需结合患者个体病情、肿瘤分型、身体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等,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患者切勿依据本文信息自行调整治疗计划、选择药物或判断病情,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或引发健康风险。
参考文献
1. 《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2025年第85卷第12期:《p53基因突变介导卵巢癌抗雌激素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及靶向逆转研究》
2.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5年第50卷第7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治疗耐药机制研究新进展》
3. 《国际肿瘤学杂志》2025年第52卷第9期:《p53调节剂在激素依赖性肿瘤联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来源:综合科周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