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种植与养护全攻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19:50 1

摘要:杜鹃为常绿或落叶灌木,花色丰富,花型优美,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杜鹃的花、叶、根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咳等功效。杜鹃是许多鸟类和昆虫的重要食物来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杜鹃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杜鹃种植与养护全攻略

汪中移

杜鹃为常绿或落叶灌木,花色丰富,花型优美,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杜鹃的花、叶、根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咳等功效。杜鹃是许多鸟类和昆虫的重要食物来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杜鹃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杜鹃喜凉爽、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高温和干燥。杜鹃喜酸性土壤,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杜鹃喜半阴环境,在生长过程中,需适当光照,但忌强光直射。

1杜鹃的扦插繁殖技术

1.1插穗选择

插穗可在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选取,春季新梢生长,枝条活力强,秋季枝条成熟度高。选取半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长度5~10 cm的插穗,剪掉多余叶片,保留顶部2~3片,减少水分蒸发。下剪口在节下约0.5 cm处斜剪,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上剪口在距顶芽1cm处平剪,保证剪口平滑。

1.2基质准备

杜鹃扦插基质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呈酸性。常用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土按2∶1∶1的比例混合制作,在使用前,先用0.1%~0.3%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消毒,防止病菌感染插穗。

1.3扦插操作及后期管理

将选好的插穗基部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h,可提高其生根率,然后进行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1/2。扦插后,立即浇透水,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同时搭建遮阳网,遮阴度在50%~70%。保持环境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70%~80%。每天适当通风换气,防止插穗腐烂。经过1~2个月,插穗即可生根,生根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增加光照,进行炼苗,待新苗生长稳定后可进行移栽。

2杜鹃的播种繁殖技术

2.1种子处理

多在春季进行播种繁殖。春季3~4月气温适宜,利于发芽。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为提高发芽率,播种前要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湿润的纱布中,放在20~25℃的环境下,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2播种与养护

选择合适的播种容器,如育苗盘或花盆,放入消毒后的基质,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基质表面,轻覆0.2~0.3 cm厚薄土。播种后用喷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湿度在80%以上,可用保鲜膜覆盖保湿,但要注意每天通风。将容器放置在半阴环境下,温度控制在15~20℃,2~3周种子会陆续发芽。

2.3出苗管理

小苗出土后,逐步缩短覆膜时长,留意温度变化,避免气温骤变以及强光直射。嫩苗生长缓慢,待5~6月长出2~3片真叶时可进行室内移栽,株行距保持在2~3 cm。当苗高达到2~3 cm时,大苗可移栽至直径10 cm的盆中,每盆1株,小苗每盆可栽3株。播种翌年春季移出花房,置于荫棚下养护。6月时,将苗移栽至直径13.3 cm的盆中。第3年植株长至20 cm高,有分枝且出现花蕾,再换直径16.7 cm的盆,根据植株长势换盆。

3杜鹃的嫁接繁殖技术

3.1嫁接时间

春季嫁接在3~5月进行,植株活性强,树液流动加快,利于伤口愈合。秋季9~10月,天气凉爽,利于嫁接成活。不宜在夏季高温高湿或者冬季严寒时嫁接。

3.2砧木选择

通常选用毛鹃作为砧木。毛鹃生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够为接穗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支持。砧木一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直径在0.5~1 cm的1~2年生枝条。在嫁接前,要对砧木进行适当修剪,保留10~15 cm高的主干,去除多余的枝叶,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

3.3接穗选择

接穗从优良品种、生长旺盛、开花性状好的杜鹃植株上选取。选择半木质化、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枝条长度5~8 cm、带有2~3个芽点为宜。剪下接穗后,要立即将叶片剪去一部分,保留顶端2~3片叶子的半叶,以减少水分蒸腾。

3.4嫁接方法

3.4.1劈接法在砧木距地面5~10 cm处截断,用嫁接刀从中间劈开,深度为2~3 cm。将接穗下端削成楔形,削面长度与砧木切口深度相近。把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两者的形成层对齐,至少一侧的形成层要对齐。用塑料薄膜条从下往上将接口包扎严实,不要让接穗松动,要把芽点露在外面,利于萌发。

3.4.2切接法在砧木一侧,选择光滑平整的部位,用嫁接刀斜切一刀,角度30°~45°,深度达砧木直径的1/3~1/2。接穗下端也削成相应的斜面,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形成层对齐,同样用塑料薄膜包扎好。

3.5嫁接后管理

3.5.1保湿遮阴嫁接后可通过喷雾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为宜。同时搭建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在接穗成活前,遮光度应在70%以上。

3.5.2检查成活与解绑嫁接后20~30 d检查成活。如果接穗上的芽保持新鲜饱满,有新叶长出,则说明嫁接成活;若芽干瘪、发黑,则表示嫁接失败。成活后,当新梢长到10~15 cm时,可逐渐解除塑料薄膜。

3.5.3肥水管理嫁接后前期应避免施肥过多导致烧根。待新梢开始生长后,可以每隔10~15 d施1次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饼肥水,浓度控制在10%~15%。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4杜鹃的定植技术

4.1定植时间

春季定植在萌芽前,一般在2~3月,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土壤开始解冻且水分较为充足,根系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开始生长发育。秋季可在落叶后,9~10月进行定植,此时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营养开始向根部回流,可在冬季来临前积累养分,利于来年生长。

4.2定植地选择与准备

4.2.1场地整理定植地要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光照适宜、排水顺畅,避免低洼地和积水处,选择半阴环境的场地,避免强光直射。清除场地内的杂草、杂物以及石头等。在园林中定植要根据设计规划进行地形改造,保证坡度,避免积水。对于大面积定植,要划分好种植区域,确定株行距。

4.2.2土壤改良如果土壤偏碱性,可施入硫黄粉100~200 g/m2,或硫酸亚铁1~2 kg/m2,可使土壤pH值降低1个单位左右,调整土壤pH值达到4.5~6.5,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20 kg/m2,腐叶土或松针土5~10 kg/m2,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还可以添加适量的珍珠岩、蛭石等,增强土壤透气性,一般施入珍珠岩或蛭石5~10 kg/m2,沙子10~20 kg/m2。

4.3定植方法

定植穴的规格,一般直径为30~50 cm,深度为30~40 cm。定植前对植株适当修剪,剪去病枝、枯枝、过密枝以及损伤的根系。用生根剂溶液浸泡根系,提高成活率。定植时将杜鹃植株放入定植穴中,使根系舒展,先填入部分表土,轻轻提苗,让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再继续填土。填土至与地面平齐后,轻轻压实土壤,再浇透水。

4.4定植后管理

4.4.1水分定植后要保持土壤含有足够的水分,晴天时每天或隔天浇水1次,每次浇水量要适中,避免积水,土壤表面干后再浇,浇水要浇透,遇到雨季,做好排水。可以在植株周围覆盖稻草或木屑,减少蒸发。

4.4.2遮阴防寒定植初期适当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夏季高温时要做好防护。随着植株生长逐渐增加光照,但仍需避免强光。冬季可覆盖草帘、包裹树干等,防止植株受冻。

4.4.3施肥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一般每株施1~2 kg,定植后1~2个月内不用施肥,植株恢复生长后再开始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可每隔10~15 d施1次稀薄的尿素溶液。后期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和植株健壮生长,可每隔20~30 d施1次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原则为薄肥勤施,避免浓肥烧根。根部施肥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然后浇水。叶面施肥时,将肥料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洒在叶片上。

4.4.4修剪整形在花后进行春季修剪,在落叶后进行秋季修剪。及时去除枯枝、病枝、徒长枝等,保持植株美观和通风透光。造型时,可适当短截、摘心等,剪掉过长枝、徒长枝,对新梢摘心,控制树冠大小,促进分枝生长,增加花芽数量。

5病虫害防治

5.1褐斑病

5.1.1症状危害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5.1.2防治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性;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合理密植,增强通风;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

5.2灰霉病

5.2.1症状危害花朵和叶片,花朵和叶片上出现灰色霉层,严重时花朵和叶片腐烂。

5.2.2防治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花、病叶,集中烧毁;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

5.3红蜘蛛

5.3.1症状为害叶片,叶片上出现灰白色小点,失去光泽,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5.3.2防治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抗虫能力;及时修剪,保持通风,降低湿度;释放捕食螨、草蛉、瓢虫等天敌防治;发病初期,喷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 000倍液进行防治。

5.4蚜虫

5.4.1症状主要为害嫩梢和叶片,嫩梢和叶片上出现蚜虫,吸食汁液,导致嫩梢和叶片生长不良。

5.4.2防治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科学水肥,提高植株抗虫能力;及时清除杂草落叶,破坏蚜虫生存环境;发病初期,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进行防治。

6总结

在杜鹃栽培管理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管理,做好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杜鹃生长良好,有助于提高杜鹃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