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忘带健康证和卫生管理制度,以为得白跑一趟,没想到签份承诺书,十来分钟就拿到了证。”近日,在石河子市民中心,新疆武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涛手持刚办好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对工作人员的“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服务连连称赞。这桩“意料之外”的顺利事,正是师市
“本来忘带健康证和卫生管理制度,以为得白跑一趟,没想到签份承诺书,十来分钟就拿到了证。”近日,在石河子市民中心,新疆武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涛手持刚办好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对工作人员的“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服务连连称赞。这桩“意料之外”的顺利事,正是师市优化营商环境、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师市深入贯彻《兵团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从服务、监管、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让改革举措落地见效。2025年前三季度,师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达61328户,同比增长5.32%,占经营主体总数的97.65%,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服务减繁增效 办事从“来回跑”变“一次办”
“材料不齐不能办”曾是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老大难”,如今“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机制彻底破解了这一堵点。目前,师市已推出118项“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事项,覆盖企业事项99项、个人事项19项,205类材料可“容缺后补”,51类材料能“承诺豁免”。
2025年以来,师市通过该机制已办理业务约1.4万件,减少申报材料超2万件,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变更登记及医保异地备案等高频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1.98%。
“我们推行‘容缺办’,就是让群众少跑腿,但‘豁免’也不能‘失信 ’,后续部门会跟进监管,确保企业兑现承诺。”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斌说。
线上服务同样跑出“加速度”。师市人社局依托“兵团人社网上办事大厅”“掌上12333”APP,实现企业社保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停续保等核心业务“全流程线上化”。2025年,企业线上办理增减员达10.95万人次,线上职工退休申请办理1058人。针对稳岗返还、失业保险费率减免等惠企政策,师市通过部门数据比对实现“免申即享”,截至10月为6323家企业减负失业保险11090.5万元,向5068家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2911.49万元,9.71万名职工直接享受到政策红利。
刚柔并济 既守“底线”又留“发展空间”
“第一次轻微违法不罚款,还能收到整改指导,这样的监管让我们愿意守规范,也敢放心搞创新。”谈及师市的执法环境,多家企业负责人的感受高度一致。
2025年6月,师市印发《关于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办法》,梳理形成1015条减免责清单——其中首违不罚221条、不予行政处罚152条、从轻行政处罚619条、减轻行政处罚18条、免予行政强制措施5条,清晰划定市场主体的“容错边界”。
“‘包容’不是‘放任不管’。”师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彦军介绍,适用减免责情形的违法行为人,必须签订承诺书限期整改;若不履行承诺或整改后再犯,行政执法机关将依法处理,这样既避免过度干预市场主体,又确保违法行为得到有效约束,激发了市场活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为保障监管透明高效,师市还公布了纪委、发改委、司法局等6个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构建起“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闭环体系,让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保障精准到位 为企业纾困更助成长
“从被列入失信名单,到重新拿到银行贷款,人社局的‘信用修复快捷键’真是帮我们渡过了难关!”此前因疏忽拖欠工资失信的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师市人社局推出“两书同达”机制,向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全程指导整改流程,截至目前已帮助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引导10余家失信企业“纠错重生”。
针对企业“融资难”痛点,师市科技局与人民银行石河子分行签订了联合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合作机制,与建行石河子分行、工行石河子分行等4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设立“科技支行”协议,2025年为96家师市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积分制”工作服务,利用创新积分贷为8家企业贷款3690万元,让“科技优势”实实在在转化为“融资便利”。
从“容缺受理”破解办事堵点,到“柔性监管”涵养发展信心,再到“精准保障”激活市场活力,师市以改革的深度、服务的温度、政策的精度,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庆)
来源:石河子融媒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