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中国人。”郑丽文在竞选演讲中的这句话,像一枚重磅炸弹,扔进了台岛政坛的死水里。原本被贴上“统派”标签的她,非但没有被边缘,反而成功当选国民党主席,支持率超过五成。
文|温知意
跳出常规看世界
跟着知意观天下
“我是中国人。”郑丽文在竞选演讲中的这句话,像一枚重磅炸弹,扔进了台岛政坛的死水里。原本被贴上“统派”标签的她,非但没有被边缘,反而成功当选国民党主席,支持率超过五成。
而后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美国在台协会的处长亲自上门拜访,日本也紧跟其后主动示好,日媒更是称之为“统一女神”。
这不是普通的政治礼节,而是一场彻底的风向转变:“统一”这个在台岛几乎被当成禁语的词,突然成了可以拿出来谈的选项。
在过去几十年,谁在台岛政坛敢公开讲“统一”?不是被贴标签就是被边缘。可郑丽文偏偏反其道而行,她不迂回、不藏着,说话直给:“既然有人有自由主张‘台独’,那为什么不能倡导统一?”这番话说出来,不仅没被骂翻,反而引起不少岛内民众的共鸣。
更实际的,是她点出了台岛经济的窘境:2025年台岛对大陆的出口已经跌到历史低位,经济增长乏力。她提出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比如农业示范区、芯片互补计划等,想用实打实的利益去重启两岸连接。
而在舆论战上,郑丽文也打得漂亮。她抓住社交媒体热点,借助知名网红“馆长”赴陆直播的热潮,号召年轻人“亲自去看看大陆”,打破信息隔阂。这招不光吸粉,还让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民进党所灌输的“对岸敌意”。
要说最出人意料的,还是美日的态度。美国长期以来在台岛问题上表现得极为敏感,对“统一”二字避之不及。
但这次,AIT的负责人不是发布声明,而是直接造访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动提出和郑丽文见面。要知道,过去国民党高层都是自己去AIT汇报的,这次美方却改了剧本。
这场外交戏码看似平静,实际暗藏焦虑。因为郑丽文一旦真和大陆加强沟通,美国在台岛的影响力就可能被边缘化。
日本方面也紧跟节奏,“台湾交流协会”的代表也很快提出会谈请求。甚至新加坡驻台机构也表达了“高度关注”。他们看得清楚,如果台岛真的出现政治路线的转向,那区域格局将发生质变。
更直接的对比是赖清德。他此前向美媒投书,承诺加强能源合作、深化美台关系,可美方根本没搭理。反倒是郑丽文这位“统一派”,得到了更多实际接触机会。
这说明,台岛政坛上的“独派路线”,在国际战略眼中,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郑丽文的当选,不只是个人胜利,而是国民党内部“代际革命”的开端。
在她的领导下,国民党不再是那个只会“避战求和”的老政党,开始有了“敢战”的形象。她也不是只想打一场选举,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布局。
当然,她面前的麻烦也不少。国民党因党产被冻结,财政吃紧;党内旧派对她的路线也不完全买账。但郑丽文显然是个不怕得罪人的角色,她的逻辑很简单:不破不立,把话挑明了讲,反而能赢得信任。
郑丽文的出现,像是给台岛政坛扔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她把“统一”从禁语区拉到聚光灯下,不光没被打压,反而赢得了美日的“正眼相看”。这说明,台岛的政治风向,可能真的要变了。
但问题是,这场变局,是短暂的权谋交易,还是一次真正的路线洗牌?如果郑丽文真能带着国民党走出“避战求安”的旧路,那她或许不仅在台岛政坛,更可能在整个两岸关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不远,但答案还未揭晓。真正的问题是,台岛有没有勇气面对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现实:统一,不再只是一个选项,而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海峡导报 郑丽文接受日媒专访倡导“一中保台”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