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河沿村:村支书带头降彩礼 “1314”工作法引新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5 15:41 1

摘要:“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抵制高额彩礼我必须冲在前。”近日,东乡县唐汪镇河沿村支书马增虎与新婚妻子汪悦确定8万8千元彩礼的消息,在村里引发热议。这一数额不仅远低于当地曾经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行情”,更低于该村倡导的10万元标准。村支书带头打破彩礼攀比陋习,成为河沿村

“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抵制高额彩礼我必须冲在前。”近日,东乡县唐汪镇河沿村支书马增虎与新婚妻子汪悦确定8万8千元彩礼的消息,在村里引发热议。这一数额不仅远低于当地曾经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行情”,更低于该村倡导的10万元标准。村支书带头打破彩礼攀比陋习,成为河沿村移风易俗工作中最鲜活的“教科书”,也让文明新风在群众心中扎下更深根基。

河沿村支书马增虎与新婚妻子汪悦正在接受记者采访。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贾蕊蕊 摄

近年来,东乡县以抵制高额彩礼为突破口,通过机制创新、试点示范等举措推动婚事新办简办。唐汪镇河沿村作为该县移风易俗试点示范村,创新提出“1314”工作法,即凝聚“一个共识”、进行“三项讨论”、完善“一个细则”、开展“四大行动”,通过一套组合拳,让移风易俗从“软要求”变成“硬规矩”。在凝聚共识阶段,该村通过干部学习、群众宣传、典型评选等方式,让“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的理念深入人心;“三项讨论”中,老党员、群众代表共同参与,把彩礼标准、宴席规模等“家务事”变成“大家事”,最终形成的村规民约细则,明确了彩礼逐年降至10万元、婚宴不超过20桌等具体标准;而“婚事摸排”“敲门宣讲”等四大行动,则让政策落地生根,确保每一户村民都能享受到移风易俗的红利。

而村支书带头降低彩礼的举动,正是这一工作法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移风易俗不能只靠嘴说,党员干部得先亮身份、作表率。”村支书马增虎表示,在筹备个人婚事时,他始终牢记自身职责,主动与双方家庭沟通,明确提出彩礼要符合村规民约、拒绝攀比浪费。最终确定的8万8千元彩礼,既保留了“发发发”的美好寓意,又传递了文明节俭的理念,为全村群众树立了标杆。

这一举措在河沿村掀起了积极反响。“以前为给孩子凑彩礼,不少家庭要四处借钱,甚至背上债务。现在村支书带头把彩礼降下来,我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村民马有苏的话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如今在河沿村,“干部带头、群众跟进”的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家庭开始主动摒弃高额彩礼旧习,以量力而行的态度对待婚嫁事宜。

“以前村里办婚事,光是彩礼就能把一个家庭拖垮。现在有了村规民约,还有干部带头,大家再也不用为彩礼发愁了。”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介绍,自“1314”工作法实施以来,河沿村已有3户村民办婚事,彩礼均控制在10万元以内,宴席规模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累计为村民减少开支近五十万元。

河沿村干部入户走访、积极宣传。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贾蕊蕊 摄

河沿村的变化,是东乡县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树立典型、强化宣传、完善机制等举措,让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逐渐退出乡村舞台。村支书带头降彩礼,不仅为河沿村树立了榜样,也为我县移风易俗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唐汪镇党委副书记、河沿村工作组长马进福表示,下一步,唐汪镇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挖掘更多像马增虎这样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让文明节俭的婚俗理念传遍东乡大地,让彩礼回归祝福本质,让年轻人轻装上阵追求幸福生活。

如今的河沿村,巷道里“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的标语格外醒目,村民议事时谈论的不再是“彩礼多少有面子”,而是“如何把日子过红火”。村支书马增虎的带头行动,与“1314”工作法的扎实推进相辅相成,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肌理,也为东乡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力量。

记者:贾蕊蕊

来源: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