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9岁才明白:人过75岁,只剩归途,聪明的老人,会提前准备好这3件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2 17:05 1

摘要:那天下午,当我站在老伴的灵柩前,看着她安详的面容,突然想起她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的那句话:"老王,我后悔了...早知道...早点准备好那些事就好了...". 她的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声音越来越弱,最后那句话没说完,人就走了。我握着她冰凉的手,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们相伴了五十七年,可到了最后,她却说"后悔了"。葬礼结束后,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看着老伴生前坐过的椅子,用过的茶杯,突然就明白了她那句没说完的话。她后悔的,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而这个准备,不是准备离开,而是准备如何有尊严地、平静地、不给子女添麻烦

那天下午,当我站在老伴的灵柩前,看着她安详的面容,突然想起她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的那句话:"老王,我后悔了...早知道...早点准备好那些事就好了..."

她的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声音越来越弱,最后那句话没说完,人就走了。

我握着她冰凉的手,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们相伴了五十七年,可到了最后,她却说"后悔了"。后悔什么?

葬礼结束后,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看着老伴生前坐过的椅子,用过的茶杯,突然就明白了她那句没说完的话。

她后悔的,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而这个准备,不是准备离开,而是准备如何有尊严地、平静地、不给子女添麻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那一刻,79岁的我,终于顿悟了一个道理:人过75岁,其实只剩归途。而聪明的老人,会提前准备好三件事。

可惜,我和老伴都明白得太晚了。当我们想准备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时光能倒流,如果我能早点明白这些道理,也许老伴就不会在临终前说出那句让我心痛一辈子的话了...

01

我叫王建设,今年79岁,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校长。

老伴叫李秀英,比我小两岁,退休前是医院的护士长。我们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北京工作,女儿在上海定居,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按理说,我们这样的老年生活应该很幸福。退休金够用,身体还算健朗,儿女有出息,孙辈也懂事。可就是这样看似完美的晚年,却在老伴离世那一刻,露出了它残酷的真面目。

老伴是去年三月走的,走得很突然。

那天早上,她还像往常一样起床给我做早饭。我在客厅看报纸,突然听到厨房传来一声闷响。我赶紧跑过去,看到老伴倒在地上,面色苍白,已经失去了意识。

我立刻拨打了120,然后给儿子女儿打电话。救护车很快就来了,把老伴送进了医院。

医生诊断是脑溢血,病情很严重。儿子从北京飞回来,女儿从上海赶回来,我们一家人守在重症监护室外,祈祷着奇迹的发生。

可奇迹没有发生。

老伴在重症监护室里躺了十五天,期间做了两次手术,但情况一直不好。第十五天晚上,医生把我们叫到办公室,很委婉地说:"王先生,您要做好心理准备..."

那一刻,我的天塌了。

02

老伴最后的日子,是在痛苦中度过的。

她醒过来几次,但每次醒来都很痛苦。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嘴巴被呼吸机堵着,只能用眼神和我们交流。

有一次,她艰难地抬起手,想要说什么。我把耳朵凑过去,听到她用尽全身力气说了几个字:"让我...走..."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我握着她的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儿子在旁边急了:"妈,您别说这种话!我们会救您的!"

可我看着老伴的眼神,突然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不想再受这种折磨了,她想有尊严地离开。

但作为家属,我能做的决定吗?我敢做这个决定吗?

那天晚上,我、儿子、女儿三个人在医院走廊里站了一夜。我们争论,我们哭泣,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爸,我们不能放弃!"儿子说,"医生说还有希望,我们要尽全力救妈!"

"可是你看妈妈多痛苦..."女儿哭着说,"她连续十五天都是这样,身上插着那么多管子,她多难受啊..."

"那你的意思是放弃吗?"儿子生气了,"那是我们的妈啊!"

"我没说放弃..."女儿也崩溃了,"我只是说,我们要考虑妈妈的感受..."

他们吵起来了,而我站在中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是老伴自己做了决定。

03

第十六天早上,老伴又醒了。这次,她的眼神特别坚定。

她用仅剩的一点力气,拔掉了身上的一根管子。护士发现后,赶紧按住她的手,可她用尽全力在挣扎。

医生赶过来,问我:"王先生,病人的求生意志很弱,而且她多次试图拔掉管子。您作为家属,是选择继续抢救,还是..."

医生没有把话说完,但我明白他的意思。

我看着老伴,她用尽全身力气看着我,眼神里写满了哀求。

那一刻,我做了这辈子最艰难的决定。

"医生,"我的声音在颤抖,"让她...走得舒服一点吧。"

儿子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崩溃了:"爸!你在说什么?!"

"让你妈走得有尊严一点。"我闭上眼睛,眼泪流了下来,"这是她的愿望。"

医生点点头,开始撤掉一些维持生命的设备,只留下了止痛的药物。

老伴明显松了一口气。她的呼吸变得平缓了一些,脸上的痛苦也减轻了。

那天下午,我们一家人围在老伴床边。我握着她的手,儿子女儿也握着她的手。

老伴看着我们,嘴唇动了动。我把耳朵凑过去,听到她断断续续地说:"老王...我后悔了...早知道...早点准备好那些事就好了..."

"什么事?"我问。

可她的声音越来越弱,眼神开始涣散。我拼命地喊她的名字,可她再也没有回应。

就这样,老伴走了。

带着遗憾,带着那句没说完的话,走了。

04

老伴走后的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白天,我坐在她生前常坐的椅子上发呆。晚上,我躺在床上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她临终前说的那句话。

"早知道早点准备好那些事就好了..."

到底是什么事?她后悔什么?

我开始回想我们这些年的生活,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没有准备好。

儿子请了一个月的假陪我,女儿也经常从上海飞回来。他们担心我一个人想不开,担心我太孤独。

可他们不知道,我不是悲伤,我是困惑。我困惑老伴那句话的意思,我困惑我们这些年到底错过了什么。

直到有一天,小区里的老张找我聊天。

老张比我大三岁,今年82岁了。他老伴走得比我老伴早,已经有五年了。

"老王,节哀。"老张拍拍我的肩膀,"我知道你现在的感受,我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

我点点头,没说话。

"不过,"老张顿了顿,"我老伴走的时候,倒是没什么遗憾。因为她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我抬起头,看着老张:"什么准备?"

"等你想听的时候,我再慢慢跟你说。"老张说,"现在你还沉浸在悲伤里,听不进去。"

老张走后,我一直在想他的话。他老伴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到底是什么准备?

05

老伴的"头七"那天,儿子女儿都在。

按照习俗,我们要在家里给老伴烧纸钱,摆供品。女儿在整理老伴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日记本。

"爸,这是妈妈的日记。"女儿把日记本递给我。

我接过来,手在发抖。老伴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我从来没看过。这些都是她的隐私,她的秘密,她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心事。

"要不,您看看吧。"女儿说,"也许能找到妈妈想说的话。"

我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打开了日记本。

日记是从三年前开始写的,那一年,老伴75岁。

第一篇日记,是这样写的:

"今天是我75岁生日。老王给我买了蛋糕,儿子女儿也都回来了。大家很开心,可我心里却有些惶恐。"

"75岁了,人生还能有几个年头?我突然觉得,该为最后的日子做些准备了。"

"可是,该准备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只是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事情,应该趁着还能动、还能说话的时候,提前安排好。"

"不然,到了那一天,一切都来不及了。"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原来,老伴三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了。可她为什么不跟我说?

我继续往下翻,看到了更多的日记。

06

老伴的日记,断断续续记录了这三年的想法。

她写道:"今天看新闻,说一个老人突然去世,子女为了遗产闹得不可开交。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会不会也这样?"

"虽然我和老王的财产不多,但也有几十万的存款,还有这套房子。我希望我走后,儿子女儿不要因为这些产生矛盾。"

"可是,我该怎么做呢?写遗嘱吗?可我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该怎么分配才公平。"

她还写道:"今天去医院看病,遇到一个老太太。她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很痛苦的样子。她的子女在旁边争论,要不要继续治疗。"

"我突然很害怕。我不想以后也这样,躺在病床上,生不如死,还要让子女为难。"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病重了,我希望能有尊严地离开,不要受那些罪。可是,这种话,我怎么跟老王说?怎么跟孩子们说?"

还有一篇日记,写的是:"今天小区的老李走了。听说他走得很匆忙,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安排。他老伴现在很艰难,不知道银行密码,不知道存款在哪里,连老李的朋友都不认识几个。"

"我在想,如果哪天我突然走了,老王会不会也这么艰难?"

"我们这些年,好像从来没有认真谈过身后事。我们总觉得,这种事情离我们还很远。可真的很远吗?"

看完这些日记,我整个人都呆住了。

原来,老伴这三年一直在想这些事情。她想准备,她想提前安排好,可她不知道怎么开口,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而我,作为她的老伴,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07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我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老伴的日记。她那些担忧,那些困惑,那些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话,现在都变成了遗憾。

第二天一早,我去找老张。

老张看到我,笑了笑:"老王,想通了?"

我点点头:"老张,你昨天说,你老伴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能跟我说说,到底是什么准备吗?"

老张给我倒了杯茶,坐下来,慢慢地说:"老王,人到了75岁以后,其实就该明白,前面是归途了。"

"归途,不是说马上就要走,而是说,该为最后的日子做准备了。"

"我老伴在75岁那年,就跟我认真地谈过这个问题。她说,她想准备三件事。"

"哪三件事?"我急切地问。

老张喝了口茶,认真地看着我:"第一件事,是把财产和身后事安排清楚。第二件事,是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提前做完。第三件事,是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体面的告别方式。"

听到这三件事,我整个人都愣住了。这不就是老伴日记里写的那些担忧吗?

"这三件事,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老张继续说,"因为很多老人,包括你我,都觉得谈这些不吉利,都觉得还早,都不愿意面对。"

"可真的不早了。"老张叹了口气,"你看你老伴,她想准备,可来不及了。而我老伴,因为提前准备好了,所以走得很平静,很有尊严,也没给我和孩子们留下遗憾。"

我低着头,半天说不出话来。

08

那天,我在老张家坐了一整天。

老张详细地跟我讲了他老伴是怎么准备这三件事的。

"第一件事,是财产安排。"老张说,"我老伴在75岁那年,就把我们的所有财产都列了个清单。存款有多少,在哪个银行,密码是什么,房子的产权证在哪里,甚至连我们的朋友通讯录,都整理得清清楚楚。"

"然后,她和我商量,这些财产该怎么分配。我们有两个儿子,为了避免以后产生矛盾,我们就提前写好了遗嘱,公证了。"

"这样,不管我们谁先走,都不会因为财产的事情,让孩子们为难或者产生矛盾。"

我听得很认真。这第一件事,老伴的日记里也写过,可她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该怎么做。

"第二件事,是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提前做完。"老张继续说,"我老伴说,人活了大半辈子,总有些遗憾,总有些没说出口的话,总有些想做却没做的事。"

"趁着还能动、还能说话,该说的说,该做的做,不要留遗憾。"

"所以,她在那几年,做了很多以前想做却没做的事。她回了一趟老家,看了看儿时的玩伴;她给每个孩子、每个孙辈都写了一封信,说了很多心里话;她还把我们年轻时的照片都整理出来,做成了相册。"

"这样,即使有一天她走了,我们也有这些美好的回忆。"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又下来了。老伴生前,也有很多想做的事,可她一直没做。她总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说",可"以后"还没来,她就走了。

09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老张的语气变得严肃,"就是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体面的告别方式。"

"什么意思?"我不太理解。

"就是说,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该怎么走,怎么才能走得有尊严。"老张解释道,"你知道吗?很多老人,最后的日子是在痛苦中度过的。插着管子,打着针,躺在病床上,生不如死。"

"可是,他们真的想这样吗?"

"不一定。"老张摇摇头,"很多时候,是子女不愿意放手,是家属要求医生竭尽全力抢救。可老人自己呢?他们可能只想安静地、有尊严地离开。"

"所以,我老伴提前跟我和孩子们说清楚了。她说,如果有一天她病重了,如果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了,不要过度抢救,不要让她受那些罪。"

"她说,她希望能在家里,在亲人的陪伴下,平静地离开。"

听到这里,我想起了老伴最后的日子。她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痛苦地挣扎着。如果她提前跟我说清楚了,如果我们提前有这个约定,她是不是就不用受那些罪了?

"老张,"我哽咽着说,"我老伴其实也想这样,她在日记里写过。可她不知道怎么开口,结果..."

"所以说,这些事情,要趁早准备。"老张拍拍我的肩膀,"不要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

那天从老张家出来,我的心情很复杂。

我一边后悔,后悔没有早点跟老伴谈这些;一边又庆幸,庆幸我现在还有时间,还能为自己做准备。

10

回到家,我拿出老伴的日记,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这一次,我看得很仔细,很认真。我想从这些文字里,找到老伴真正想说的话。

在日记的最后几页,老伴写道:"我真希望,能和老王好好谈谈这些事情。可每次想开口,又觉得不吉利,又怕老王多想。"

"罢了,也许等我再老一点,等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再说吧。"

"只是希望,到那时候,一切还来得及。"

看到这里,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

老伴一直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等一个不那么尴尬的机会。可她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等到的是一个来不及了的结局。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要把老伴想做却没做的事情,替她做完。我要把她想准备却没来得及准备的那三件事,认真地准备好。

不仅是为了她,也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的孩子们。

我不想让他们以后也像我一样,在我的病床前纠结,在我的身后事上为难,在我的遗产上产生矛盾。

我要趁着现在还能动、还能说话、还能思考,把一切都安排好。

11

第二天,我把儿子女儿都叫了回来。

"爸,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儿子很紧张。

"我没事。"我摆摆手,"我叫你们回来,是有些事情想跟你们说。"

儿子女儿坐下来,有些疑惑地看着我。

我深吸了一口气,说:"我想跟你们谈谈,关于我的身后事。"

"爸!"女儿急了,"您说什么呢?您身体好好的..."

"听我说完。"我打断她,"你妈走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不想以后我走的时候,也留下遗憾。所以,有些事情,我想趁现在说清楚。"

儿子女儿沉默了。

"第一件事,是关于财产。"我拿出一张纸,上面详细列出了我们家的所有财产,"这是我和你妈这些年的所有积蓄,还有这套房子。我想在我还清醒的时候,把这些都安排好。"

"爸,您这是..."儿子有些哽咽。

"这套房子,我打算留给你。"我看着儿子,"你是儿子,按照习俗,房子应该给你。但是,我会从存款里拿出一部分,补偿给你妹妹,保证你们俩分得的财产是公平的。"

"至于剩下的存款,我打算留着养老用。等我走了,剩下的再平分给你们俩。"

"这些,我会写成遗嘱,去公证。这样,以后就不会因为财产的事情,让你们俩产生矛盾。"

说完这些,我感觉轻松了很多。这是老伴生前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情,现在,我替她做了。

12

"第二件事,"我继续说,"是关于我的心愿。"

我拿出了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这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我这辈子想做却没做的事情。"我说,"我今年79岁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趁着现在还能动,我想把这些事情做完。"

女儿接过本子,看了看,眼泪就下来了。

本子上写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情:

"回老家看看,给父母扫墓。"

"给每个孙辈写一封信,告诉他们爷爷对他们的期望。"

"整理年轻时的照片,做成相册。"

"把我和你妈的故事,写下来,留给你们。"

"去一次海边,完成年轻时的梦想。"

...

"爸,我陪您去做这些事情。"儿子说。

"我也陪您。"女儿也说。

我点点头,心里很温暖。

13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的语气变得严肃,"是关于我最后的日子。"

儿子女儿都紧张地看着我。

"你们还记得,你妈最后那段时间吗?"我问。

他们点点头,眼眶都红了。

"你妈那时候,其实已经很痛苦了。她不想再受那些罪,她想有尊严地离开。可是,她说不出来,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我的声音有些哽咽,"最后,她走得很痛苦,很遗憾。"

"所以,我今天想把话说清楚。"我看着他们,"如果有一天,我也病重了,如果医生说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了,我希望你们不要过度抢救。"

"爸..."儿子想说什么。

"听我说完。"我举起手,"我不是想放弃生命,我是想有尊严地活着,也有尊严地离开。如果到了那一步,我不想像你妈那样,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生不如死。"

"我希望,能在家里,在你们的陪伴下,平静地离开。"

"我希望,你们记住的,是我活着时候的样子,而不是我躺在病床上的样子。"

说完这些话,客厅里一片寂静。

儿子女儿都哭了,我也哭了。

可我知道,这些话必须说,这些事情必须提前安排好。不然,等到那一天,一切都来不及了。

说完这些,我拿出了一份文件。

"这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关于我身后事的详细安排。"我把文件递给他们,"包括葬礼怎么办,墓地选在哪里,甚至连悼词都写好了。"

儿子接过文件,手在发抖。

"爸,您...您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他突然问,"您是不是查出什么病了?"

我摇摇头:"我身体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之所以现在就准备这些,不是因为我要走了,而是因为我想走得明白,走得清楚,走得不给你们留遗憾。"

女儿翻开文件,突然看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惨白。

"爸,这是..."她的声音在颤抖。

我知道她看到了什么。那是文件的最后一页,我写的几行字:

"如果我患上老年痴呆,请把我送进养老院。"

"如果我变成植物人,请放弃抢救。"

"如果我..."

那一刻,女儿崩溃了。她扑到我怀里,哭得像个孩子:"爸,您别说这种话...您别说..."

儿子也哭了。他握着我的手,说不出话来。

我拍着女儿的背,眼泪也流了下来。可我知道,这些话必须说,这些事情必须安排。

"孩子们,"我的声音很平静,"爸爸不是要离开你们,爸爸只是想让你们以后不要像我对待你妈那样为难。"

"你们记住,爸爸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让你妈走得有尊严一点。爸爸不想让你们也有这样的遗憾。"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医院打来的。

"王先生,您上个月的体检报告出来了。"医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严肃,"有些指标不太正常,建议您尽快过来复查..."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突然沉了下去...

14

放下电话,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儿子女儿看着我,紧张地问:"爸,医院说什么?"

我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没什么,就是让我去复查。"

"什么指标不正常?"儿子急了,"我陪您去医院。"

"不用,"我摆摆手,"可能就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不要紧。"

可我心里清楚,如果只是常见病,医生不会用这么严肃的语气。

第二天,我一个人去了医院。儿子女儿要陪我,被我拒绝了。我说,如果真有什么问题,我希望先自己知道,再决定要不要告诉他们。

医生看了我的检查报告,脸色很凝重。

"王先生,您的肝脏有个阴影。"医生指着片子说,"从片子上看,不太好。建议您做进一步检查,确定一下性质。"

那一刻,我的脑子嗡的一声。

肝脏阴影,不太好,这些词意味着什么,我很清楚。

"医生,您直说吧。"我尽量让自己镇定,"是不是癌症?"

医生沉默了几秒钟:"现在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性比较大。不过您也不要太担心,即使是癌症,如果发现得早,治疗效果也会很好。"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接下来的几天,我做了一系列检查。增强CT、核磁共振、肿瘤标志物...每一项检查的结果出来,都让我的心往下沉一分。

一周后,确诊报告出来了:肝癌,中晚期。

医生说,如果积极治疗,还有希望。手术、化疗、靶向药...各种方案都可以试试。

可我心里清楚,这些治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痛苦的化疗,意味着巨额的医疗费用,意味着...可能也像老伴一样,最后躺在病床上,生不如死。

走出医院,我站在医院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觉得很平静。

79岁了,我活得够久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享受的都享受了。如果就这样走,也算寿终正寝了。

可是,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15

我没有马上告诉儿子女儿我的病情。

我需要时间,来做最后的准备。

我想起了老伴临终前说的那句话:"早知道早点准备好那些事就好了..."

现在,我还有时间。虽然不多,但足够我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

那天晚上,我把那份"身后事安排"的文件拿出来,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财产分配,清清楚楚。

心愿清单,也在逐步完成。

最后的告别方式,也已经说清楚了。

似乎,一切都准备好了。

可真的都准备好了吗?

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没做——我还没有跟老伴说再见。

虽然她已经走了,可我总觉得,我欠她一个道歉,一个解释,一个承诺。

第二天,我一个人去了墓地。

站在老伴的墓碑前,我说了很多话。

"秀英,我来看你了。"我摸着墓碑,"你走的时候说,后悔没有早点准备好那些事。现在,我都懂了。"

"那三件事,我都准备好了。财产分配清楚了,心愿清单在慢慢完成,最后的告别方式也跟孩子们说清楚了。"

"我想告诉你,我不会像你那样走得遗憾。我会有尊严地离开,不会让孩子们为难。"

"秀英,你放心吧。等我办完这些事情,我就来陪你。"

说完这些话,我在墓前坐了很久很久。

风很轻,阳光很暖。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老伴,穿着白裙子,对我笑。

那一刻,我突然不害怕了。死亡,不再是恐惧的东西,而是一个归宿,一个回家的路。

16

回到家,我开始认真地执行我的心愿清单。

第一件事,回老家给父母扫墓。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了。父母都已经过世二十多年了,老家的房子也早就拆了,连儿时的玩伴都不知道还在不在。

但我还是想回去看看,想跟父母说说话,想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活了79年,活得还算不错。

我没有告诉儿子女儿我要回老家,我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回去了。

老家变化很大,几乎认不出来了。原来的小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原来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马路。

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父母的墓。

墓碑已经有些斑驳了,上面的字也有些模糊了。我用手慢慢擦拭着墓碑,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

"爸,妈,我来看你们了。"我跪在墓前,"对不起,这么多年我都没来。不是我不想,是我怕...怕看到你们的墓,会想起很多事情,会忍不住..."

我在墓前待了一下午,跟父母说了很多话。说我这些年的生活,说我的妻子儿女,说我的遗憾和庆幸。

最后,我说:"爸,妈,也许用不了多久,我就要来陪你们了。你们别怪我这么晚才回来看你们,也别怪我以后可能再也不来了。我会把你们永远记在心里的。"

从老家回来,我感觉心里轻松了很多。第一件心愿,完成了。

17

第二件事,给每个孙辈写一封信。

我有三个孙子孙女,都还在读书。我想给他们每个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爷爷对他们的期望,告诉他们人生的一些道理。

这些信,我写了整整一个星期。

给大孙子的信,我写道:"孩子,爷爷今年79岁了。这辈子经历了很多,也懂得了一些道理。爷爷想告诉你,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赚了多少钱,不是你有多成功,而是你活得是不是明白,活得是不是值得。"

给二孙女的信,我写道:"孩子,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但爷爷想告诉你,懂事不等于要委屈自己。人活一辈子,要学会为自己活,要学会说不,要学会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

给小孙子的信,我写道:"孩子,你还小,可能还不懂这些。但爷爷希望你记住,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最重要的是家人,最应该珍惜的是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

写完这些信,我把它们分别装进信封,写上每个孩子的名字,然后交给儿子女儿。

"等我走了,把这些信给孩子们。"我说,"这是爷爷留给他们的最后的话。"

儿子接过信封,眼泪又下来了。

"爸,您别说这种话..."他哽咽着。

"该说的还是要说。"我拍拍他的肩膀,"爸爸只是想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不想留遗憾。"

18

第三件事,整理年轻时的照片,做成相册。

我和老伴年轻时的照片,大多都放在一个旧箱子里,已经好多年没打开过了。

那天下午,我把箱子搬出来,一张张整理那些老照片。

有我和老伴刚认识时的照片,那时候她才20岁,扎着两条辫子,笑得很灿烂。

有我们结婚时的照片,那时候没有婚纱照,就在照相馆拍了一张黑白照,但我们都笑得很开心。

有儿子女儿小时候的照片,他们抱着我们的腿,仰着小脸看我们。

有我们一家四口的合影,在公园里,在海边,在家里...

看着这些照片,我仿佛回到了那些年。

那些年,我们很穷,住在小平房里,靠着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可那些年,我们也很幸福,因为我们有彼此,有孩子,有对未来的希望。

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把这些照片分类、整理、扫描、打印,然后做成了三本相册。

一本给儿子,一本给女儿,一本留给我自己。

做完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使命。这些照片,是我和老伴一生的见证,是我们留给孩子们的宝贵回忆。

即使有一天我们都走了,这些照片还在,这些回忆还在。

19

第四件事,把我和老伴的故事写下来。

我想把我们这一生的故事,从相识到相知,从相恋到相守,从年轻到白头,都写下来,留给孩子们,也留给孙辈。

我想让他们知道,爷爷奶奶是怎么走过这一生的,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是怎么相互扶持走过那些艰难岁月的。

我每天都会写一点,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哭了,有时候写着写着就笑了。

那些年轻时的往事,那些几乎要忘记的细节,都在笔尖下一点点浮现出来。

我写到了我们第一次见面,在一个春天的下午,她坐在图书馆里看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美得像一幅画。

我写到了我们第一次约会,在公园里散步,她害羞地跟在我后面,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傻傻地笑。

我写到了我们结婚那天,家里很简陋,只有几个亲戚朋友,可我们都觉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写到了儿子女儿出生,我第一次当爸爸时的紧张和兴奋。

我写到了那些艰难的岁月,我们一起挨过饿,一起熬过困难,一起为了孩子的学费发愁。

我也写到了那些温暖的时光,我们一起看日落,一起散步,一起慢慢变老。

写到最后,我写道:"这一生,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你。虽然我们的生活不富裕,虽然我们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有你在身边,一切都值得。"

"秀英,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娶你。"

写完这句话,我哭了。

20

第五件事,去一次海边。

这是我和老伴年轻时的梦想。那时候,我们都没见过大海,我们约定,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一起去看海。

可这个梦想,我们一直没有实现。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总是觉得"以后再说",结果"以后"还没来,老伴就走了。

现在,我想替老伴完成这个梦想。

我一个人坐火车去了海边。

站在海边,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听着海浪的声音,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

"秀英,你看,这就是大海。"我对着大海说,"我们当年约定要一起来看的大海。虽然你不在了,但我还是来了。我想,你应该也能看到吧。"

我在海边坐了一整天。

看日出,看日落,看海浪一次次拍打着礁石。

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和老伴很近很近,仿佛她就在我身边,陪我一起看这片大海。

傍晚的时候,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的,是老伴的一小撮骨灰。

我打开瓶子,让骨灰随风飘散在大海里。

"秀英,你去看海吧。"我说,"你去看我们年轻时想看的大海,去看这个世界。我会在后面跟上来的。"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使命。

21

从海边回来,我的心愿清单基本都完成了。

现在,该面对最后一件事了——告诉儿子女儿我的病情。

这段时间,我一直瞒着他们。我不想让他们担心,也不想让他们在我还能自由行动的时候,就开始悲伤。

但现在,我知道我必须告诉他们了。因为我的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症状了。

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这些症状一天比一天明显。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

那天晚上,我又把儿子女儿叫了回来。

"爸,您身体不舒服吗?"女儿一进门就问,"我看您这段时间瘦了很多。"

"坐下吧。"我指了指沙发,"我有些事情要告诉你们。"

儿子女儿坐下来,紧张地看着我。

我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说:"我得了肝癌,中晚期。医生说,如果不治疗,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这句话说出来,客厅里一片死寂。

儿子女儿都呆住了,好像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爸...您说什么?"女儿的声音在颤抖。

"我说,我得了肝癌。"我重复了一遍,语气依然平静,"医生建议手术和化疗,但我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儿子突然站起来,"爸,您怎么能放弃治疗?!"

"我没有放弃,我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我看着他们,"我不想像你妈那样,躺在病床上,生不如死。我想在剩下的日子里,好好活着,有尊严地活着。"

22

"可是,爸,如果治疗的话,您还有希望..."女儿哭着说。

"希望?"我苦笑了一下,"孩子,我79岁了。即使治疗成功了,我还能活几年?五年?十年?可这几年,我要在痛苦中度过,要在医院里度过,要在各种副作用中度过。"

"我不想那样。"我摇摇头,"我想用剩下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见我想见的人,好好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爸..."儿子跪了下来,"求您了,去治疗吧。我们不怕花钱,我们不怕麻烦,我们只想您能多陪我们几年..."

"我知道你们孝顺。"我拍拍他的头,"可是孩子,爸爸不是为了你们才活着的,爸爸是为了自己活着。爸爸想有尊严地活,也有尊严地走。"

"这段时间,我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我拿出一个文件夹,"这里面有我所有的安排。财产分配,身后事,甚至连葬礼的流程都写好了。"

"你们按照这个来办就行。不要铺张浪费,不要大操大办,简简单单地送我走就好。"

儿子女儿都哭了。

我也哭了。

可我知道,这是必须面对的。人生就是这样,总有告别的一天。与其在那一天来临时措手不及,不如提前准备好,好好告别。

23

接下来的日子,我尽量正常地生活。

儿子女儿轮流回来陪我,他们想让我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

我没有拒绝。虽然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过,但我更知道,这段时间对他们来说,也是珍贵的。

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看老照片。

我跟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讲我和他们妈妈的相遇,讲他们小时候的趣事。

我也跟他们谈人生,谈生死,谈如何面对失去。

"孩子们,"我说,"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活多久,而是活得是否明白,是否值得。"

"你妈走的时候,留下了遗憾。她后悔没有早点准备好那些事,后悔没有好好和这个世界告别。"

"可我不会留遗憾。"我看着他们,"我把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等我走的时候,我会很平静,很从容。"

"我希望你们也记住,不要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

儿子女儿听着,眼泪不停地流。

可我知道,这些话他们听进去了。

24

上个月,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疼痛越来越频繁,吃不下东西,整个人瘦得只剩皮包骨了。

医生说,我可能只剩下几周的时间了。

儿子女儿想让我住院,可我拒绝了。我说,我想在家里,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度过最后的日子。

他们请了护工来照顾我,还买了很多止痛药。

那些日子,我大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疼的时候,就吃止痛药。不疼的时候,就看看窗外的风景,回忆这一生。

有一天,我让儿子女儿把孙辈都叫来。

三个孩子围在我床边,小心翼翼地看着我。

"爷爷要走了。"我用虚弱的声音说,"爷爷想跟你们说几句话。"

"爷爷这辈子,经历了很多,也懂得了一些道理。爷爷想告诉你们,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

孩子们都摇头。

"最重要的,"我说,"是要活得明白,活得值得,活得不留遗憾。"

"不要等到老了,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

"要记住,时间是最宝贵的,家人是最重要的,眼前人是最应该珍惜的。"

"爷爷把这些话,都写在信里了。等你们长大了,再看那些信,也许就能明白爷爷今天说的话了。"

说完这些,我感觉很累,很困。

我闭上眼睛,听着孩子们的哭声,渐渐睡了过去。

25

昨天,我感觉到,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我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意识也开始模糊。

我知道,也许就是今天,也许是明天,我就要走了。

儿子女儿一直守在我床边,握着我的手。

我用尽全身力气,对他们说:"不要...难过...爸爸...活得...够久了...也活得...值得了..."

"记住...爸爸说的话...那三件事...一定要...提前准备好..."

"不要像...你妈那样...留遗憾..."

说完这些话,我感觉轻松了很多。

我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这一生的画面。

我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意气风发,充满梦想。

我看到了初遇老伴时的那个春天,她坐在图书馆里,阳光洒在她身上。

我看到了我们的婚礼,简陋却温馨。

我看到了儿女出生,我们为人父母的喜悦。

我看到了那些艰难的岁月,我们一起挨过的苦,一起熬过的难。

我也看到了那些温暖的时光,我们一起散步,一起看日落,一起慢慢变老。

这一生,虽然有遗憾,虽然有痛苦,但总的来说,我活得还算明白,活得还算值得。

我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财产分配好了。

心愿完成了。

身后事安排好了。

我没有遗憾了。

窗外,阳光正好。

我仿佛看到了老伴,她穿着白裙子,站在阳光里,对我笑。

"秀英..."我喃喃地说,"我来陪你了..."

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父亲走得很平静。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没有留下遗憾。

他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把该说的都说了,把该做的都做了。

葬礼很简单,按照父亲的遗愿,没有大操大办,只有亲人朋友送他最后一程。

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封信,是父亲写给我们的。

信里,他详细地写了那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财产和身后事安排清楚。"

"人过了75岁,就该想明白,该为最后的日子做准备了。不要觉得不吉利,不要觉得还早。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要把所有财产列个清单,告诉家人存款在哪里,密码是什么,重要文件在哪里。"

"要提前写好遗嘱,说清楚财产怎么分配,这样家人才不会因为财产产生矛盾。"

"要把身后事也提前安排好,葬礼怎么办,墓地选在哪里,甚至连悼词都可以提前写好。"

"这样,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家人就不会手忙脚乱,不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

"第二件事: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提前做完。"

"人这一辈子,总有些遗憾,总有些没说出口的话,总有些想做却没做的事。"

"趁着还能动、还能说话,该说的说,该做的做,不要留遗憾。"

"回老家看看,给父母扫墓。"

"给每个孩子、每个孙辈写封信,说说心里话。"

"整理年轻时的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

"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留给后人。"

"去完成年轻时的梦想,做那些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

"这样,即使有一天走了,也不会留下遗憾。"

"第三件事: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体面的告别方式。"

"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人到了生命的尽头,该怎么走,怎么才能走得有尊严,这是每个老人都应该想清楚的问题。"

"要提前跟家人说清楚,如果病重了,如果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了,是选择过度抢救,还是选择有尊严地离开。"

"不要让家人在你的病床前纠结,不要让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要告诉他们,你希望怎么走,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这样,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大家都不会留下遗憾。"

信的最后,父亲写道:

"孩子们,爸爸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让你们的妈妈走得有尊严一点。"

"但爸爸自己,走得很平静,很从容,没有遗憾。"

"爸爸希望,你们也能记住这三件事。"

"不要等到75岁,等到来不及了,才想起来准备。"

"要从现在开始,就想清楚,该怎么活,该怎么走,该怎么和这个世界告别。"

"记住,人过75岁,只剩归途。"

"聪明的老人,会提前准备好这三件事。"

"这样,才能活得明白,走得从容,不留遗憾。"

读完这封信,我和妹妹都哭了。

可我们也明白了,父亲想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经历,更是他用生命总结出来的智慧。

现在,我把父亲的这些话,整理出来,分享给所有的老年人,也分享给所有的子女。

希望每个老人,都能像我父亲一样,活得明白,走得从容。

希望每个家庭,都不要留下遗憾。

【人过75岁,聪明的老人会提前准备好这3件事】

第一件事:把财产和身后事安排清楚

列出所有财产清单(存款、房产、重要文件)

写好遗嘱并公证

提前安排葬礼、墓地等身后事

整理好各种密码、重要联系人信息

第二件事: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提前做完

回老家,给父母扫墓

给每个孩子、孙辈写信,说心里话

整理年轻时的照片,做成相册

写下自己的故事,留给后人

完成年轻时的梦想

和亲友好好告别

第三件事: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体面的告别方式

提前跟家人说清楚临终愿望

明确是否接受过度抢救

表达希望如何离开

让家人不要因为自己的离世而内疚

留下从容、有尊严的最后印象

记住:人过75岁,不是等死,而是为好好活着、好好离开做准备。

只有准备好了,才能活得明白,走得从容,不留遗憾。

我是王建平,我父亲79岁才真正明白的道理,希望您能早点明白。

不要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当初没有准备。

来源:武林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