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沪疆文化交流周”群文系统活动尽展双向奔赴的累累硕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5 13:45 1

摘要:11月14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迎来一堂特别的课程,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的文艺骨干们远道而来,现场教授申城市民在手鼓上绘画,从而拉开了“2025沪疆文化交流周”群文系统活动的帷幕。

11月14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迎来一堂特别的课程,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的文艺骨干们远道而来,现场教授申城市民在手鼓上绘画,从而拉开了“2025沪疆文化交流周”群文系统活动的帷幕。

交流周期间,上海市群艺馆联动静安、浦东、长宁、宝山、闵行、崇明、青浦等13个区文化馆,将通过文艺演出、摄影展、音乐沙龙、非遗体验等活动,呈现群文系统文化交流、文化援疆的累累硕果。

打起手鼓唱起歌,我骑着马儿翻山坡……手鼓是新疆文化的“活符号”,它不仅是发声乐器,还是一张民族画布,当地人以质朴笔触在上面绘制农民画,既体现新疆民间艺术的鲜活生命力,也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生活的热爱。来自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的李松燕告诉记者,此次交流周特意将它带到上海,“是想以‘小物件’传递‘大文化’,让上海同行和市民百姓也能触摸到新疆文化的细节与温度,感受传统艺术与民间创意的碰撞。”

跟随手鼓一起来沪的还有广场舞《天山放歌》,这是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打造的经典歌曲改编之作,它最特别的地方是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5个民族的舞蹈元素深度融合,再配上雄浑激昂的旋律,既勾勒出新疆大地的壮阔图景,更直观展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场景。

申城市民在群艺馆内跟随新疆老师学习手鼓绘画。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自2011年就开始参加援疆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将上海的特色文化带到喀什,与当地市民及学生开展热情互动,同时邀请新疆文艺团队来沪交流。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又是结对共建单位,乌鲁木齐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鉴上海在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精品孵化、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经验,优化乌鲁木齐市的群众文化服务;同时也把新疆的特色文化资源分享给上海,为上海的市民艺术夜校、群文创作等提供新的灵感,让两地文化资源实现“双向赋能”。

除了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本次交流周中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版画到刺绣,从海派剪纸到木卡姆,沪疆两地的传统技艺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比如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创新推出“春雨工程——长宁区对口支援地区优秀非遗作品特展”,在场馆外墙打造“非遗快闪橱窗”,将来自新疆等地的特色非遗作品汇聚一堂。其中,新疆克拉玛依的“大地色戈壁滩”橱窗,通过融入城市标志大油泡、铺设大地色地毯等方式,真实还原了戈壁滩的自然风貌,让市民观众在都市街头也能领略新疆独特的文化魅力。

而随着交流周的深入推进,各区也悄然开始谋划更长远的合作蓝图:青浦区计划在2026-2027年开展“版画+”跨界创作项目,建立“沪疆版画人才库”;宝山区聚焦文旅融合,着力策划“乘着歌声游新疆”等品牌活动;崇明区则将于2026年国际自行车赛期间在终点区设置“丝路驿站”,搭建新疆美食长廊,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化传播力。这些创新举措表明,沪疆文化交流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头图为沪疆文化交流周期间,上海市群艺馆内跳起新疆广场舞《天山放歌》。主办方供图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