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rkin包二手价飙到原价2.5倍那天,我朋友圈一个95后女生把刚抢到的Mini Kelly直接挂咸鱼,配文:穷得只剩包,不如换钱去冰岛看极光。
Birkin包二手价飙到原价2.5倍那天,我朋友圈一个95后女生把刚抢到的Mini Kelly直接挂咸鱼,配文:穷得只剩包,不如换钱去冰岛看极光。
我盯着屏幕愣了三秒,突然明白:奢侈品这游戏,连规则都换了。
爱马仕去年整了个“预约制”进店,表面是防疫,其实是把门槛再抬高一厘米。
结果倒好,排队名单直接拉长三成,店里空得能溜滑板,外面人反而更疯。
我上周陪表姐去国贸,她刷完VIP卡,销售小声说:姐,要不要约工坊染色,只邀前50名。
表姐回头冲我翻白眼:听见没,现在连花钱都得先考试。
更离谱的是转售市场。
Bolide这种以前被嫌老气的款,现在没logo反而最吃香,二手价一路飙到180%。
我闺蜜在胖虎上班,她说收包先看有没有刻字,刻了字直接打八折,买家就爱“干净出身”,好像背着别人故事会过敏。
LVMH那边更精,悄咪咪把Loewe Puzzle的logo全抠了,还塞钱给Valextra,把小众低调路线一次买到位。
我同事阿瓜去年咬牙买的Puzzle,今年发现同款变“无标”,气得在群里骂街:老子花两万就为了让人看懂,现在倒好,只剩我自己懂。
中产这边更惨。
贝恩说高净值预算涨18%,普通白领直接砍12%,一刀劈在动脉。
我表妹在银行,年会抽奖送Gucci Marmont,台下没人抬头,HR改送始祖鸟城市机能款,全员尖叫。
她回家吐槽:现在背logo不如背个“我会爬山”,至少老板觉得你能加班到100岁。
Z世代干脆把炫富藏进细节。57%砸钱买Creed、Le Labo这些小众香,42%跑去订万宝龙钢笔,拍照只露一个笔夹,配文:墨水比口红贵。
我刷到这种动态,下意识闻自己优衣库39块T恤,瞬间觉得像酸菜。
最魔幻的是Rimowa联名Patagonia登机箱,首发那天我哥们守在SKP,前面大叔一口气买六个,说女儿国外读书要分给室友,结果晚上闲鱼加价五千卖掉了仨。
我哥们没抢到,回来喝闷酒:箱子是用来飞的,不是用来蹲宿舍的,可人家转手就赚回一张机票,谁还管能不能飞。
奢侈品集团也慌了。
LVMH内部新设“低调事业部”,开云把设计师全赶去“去logo化”,历峰给腕表装AR试戴,说让你在家就能试百达翡丽。
我试了下,滤镜里手毛都被磨没了,表还是买不起,但官方数据说转化率提高40%,原来大家爱的是“云拥有”,真表反而像赠品。
说到底,包还是那只包,箱子还是那只箱子,变的是人心:以前怕别人不知道我有钱,现在怕别人知道我有钱。
当炫富开始隐身,真正的奢侈只剩一句——敢不敢把钱花在没人看见的地方。
来源:潇洒帆船OrFD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