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少7》收官三个月,李沁们为什么还让人上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23:03 1

摘要:刷到李沁最新的路透,她手里还攥着《花儿与少年7》里在挪威峡湾捡的石头做的小挂件。节目都结束三个月了,这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居然还在她身边。不只是她,马思纯去探李沁的班,俩人在剧组食堂抢盒饭;龚俊直播时不忘提起“沁姐上次教我煮泡面”;张晚意发朋友圈说“又跟沁姐约了撸串”。这群人,分明是把节目里的友情,实实在在地带进了生活。回过头来看,《花少7》能在豆瓣拿下8.2的高分,成为整个系列评分TOP2,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档旅行综艺结束这么久,嘉宾们还能保持如此密切的联系,在如今的综艺圈里,实属一股清流。《花少7》结束三

《花少7》收官三个月,李沁们为什么还让人上头?

刷到李沁最新的路透,她手里还攥着《花儿与少年7》里在挪威峡湾捡的石头做的小挂件。节目都结束三个月了,这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居然还在她身边。

不只是她,马思纯去探李沁的班,俩人在剧组食堂抢盒饭;龚俊直播时不忘提起“沁姐上次教我煮泡面”;张晚意发朋友圈说“又跟沁姐约了撸串”。

这群人,分明是把节目里的友情,实实在在地带进了生活。

回过头来看,《花少7》能在豆瓣拿下8.2的高分,成为整个系列评分TOP2,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档旅行综艺结束这么久,嘉宾们还能保持如此密切的联系,在如今的综艺圈里,实属一股清流。

今天的热搜上,挂着“贵州的猴子已经进化到上班了”、“画家乌合麒麟发布新作《沧海承潮》”这些轻松有趣的内容。 但在这些即时热点之外,像《花少7》这样能留下长久回响的节目,更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观众对这群人的后劲这么大?

答案或许就藏在“真实”二字里。

李沁在节目里的表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不再是那个荧幕上清冷的“林婉儿”,而是个大口扒饭、嘴角粘了米饭也不在意、怕虫却为了团队咬牙上的真实的人。 这种接地气的真实感,比任何刻意设计的完美人设都更能打动人。

节目里,当张雅钦手机不小心落水慌得眼圈发红时,李沁第一时间冲过去,拍着她的背轻声安抚“没事没事”;陈数登山体力不支,李沁悄悄放慢速度,跟在她身边递水、帮忙背包。 这些不掺剧本的瞬间,让观众看到了她温柔细腻的一面。

而马思纯在旅程中眼神重新有了光,经常笑得合不拢嘴,甚至愿意配合其他人表演,找回曾经作为影后的游刃有余——这些变化,无疑是这段旅程给予她的最好礼物。

如今的综艺市场,观众早就看腻了“剧本化”的互动和“镜头前”的亲密。大家渴望看到的,是明星作为“普通人”的温度。从全球趋势来看,“真实人设”也已取代“完美人设”成为主流,无论是欧美综艺《卡戴珊家族》里家人间真实的互动与矛盾,还是韩国《新西游记》里明星们不顾形象的搞笑,都因“接地气”而圈粉无数。

《花少7》的成功,恰恰在于它聚集了一群特别善良真诚的嘉宾。 在李沁担任导游时,全员早上11点集合,让大家可以多睡一会,女生们还有时间坐下来化个美美的妆。 这种慢节奏的旅行,反而让大家更能享受过程中的小惊喜——站在打卡地拍摄Vlog,坐在河边享受清风,偶然发现想找的冰淇淋店就在面前。

更重要的是,这群人彼此给予了足够的情绪价值。当发现集市有张晚意爱吃的鱿鱼,大家主动提醒他去买;看到弟弟不好意思,陈数就提出自己也想吃;后来发现一小盘鱿鱼要300块,大家也没有埋怨,反而安慰他“没关系,味道好就够了”。 这种全程开启的“夸夸”模式和不扫兴的态度,创造了理想的旅行状态。

反观今日头条最近因热搜榜单管理不善被网信部门约谈,责令整改,正是因为平台未能坚持正确导向,出现了低俗炒作、恶意引流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花少7》这样能传递真实、温暖情感的内容,更显得珍贵。

有人说“综艺翻红不长久,没有好作品早晚被遗忘”,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综艺带来的关注度,反而能让更多人注意到演员的演技。李沁的优势在于,她早已用作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花少7》只是让更多人看到了她“值得被喜欢”的一面。

从小学戏练就的吃苦精神,让她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拍跳河戏也不用替身;多年昆曲训练赋予的独特气质,让她在演艺圈中独树一帜。如今的她,终于打破了“戏红人不红”的魔咒,靠的不是炒作和营销,而是真实和实力。

《花少7》结束三个月了,可李沁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不正是我们追综艺最想看到的结局吗?——不是曲终人散,而是友情未完待续。

来源:宠咖阁sw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