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纪录片骗了!在不丹待半年,我见证的“幸福指数最高国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2:41 1

摘要:“幸福王国”不丹,最近被一条热搜戳破滤镜——#不丹青年失业率25%#。

“幸福王国”不丹,最近被一条热搜戳破滤镜——#不丹青年失业率25%#。

评论区高赞:“连和尚都考公,谁还念经?

别笑,这是真的。2023年,廷布邮局门口排队寄雅思成绩单的人,比转经筒旁边的还多。

公务员岗位3.7%的录取率,比北京摇号还刺激。

有人连考四年,最后把复习资料卖了,凑机票钱飞去加拿大学护理——端盘子比端铁饭碗稳。

物价更离谱。

超市货架上,一瓶可乐6块,一公斤猪肉40+,大学毕业生起薪才1300人民币。

工资还没涨,通胀先飙到8.2%,土豆一年贵12%。

房东一句“美元汇率涨了”,房租跟着蹦迪。

工资原地踏步,钱包先跳崖。

于是年轻人卷出国。

澳洲签证太挤,转头冲加拿大:2023年不丹留学生去加拿大的人数直接+47%。

村里凑钱送出去一个,全家背债,就赌他毕业后别回来。

最尴尬的是“逆向回流”——有人海归卖有机草莓,朋友圈晒蓝天白云,结果一算账,草莓比机票贵,买家只有来拍纪录片的剧组。

医院也跑没影了。15%的注册医生去年辞职,连夜飞英国,留下值班表比唐卡还空白。

政府把病人往印度送,印度医院反手涨价22%,补贴瞬间蒸发。

村里人干脆靠喝酥油茶硬扛,扛到隔壁邻居出家——庙里至少包吃住。

旅游复游率倒是100美元一天,可游客被大巴直接拉到五星酒店看面具舞,看不到500米外的垃圾山。

廷布填埋场早满了,乌鸦比 prayer flag 还多。

政府喊“零废物”,实际处理能力只有首都垃圾的三成。

夜里风一吹,塑料袋在佛塔上转圈,像彩色经幡,特魔幻。

最魔幻的是语言。

首都网吧里,高中生开黑打《Valorant》,语音全是英语;问他们会写宗卡语吗?

回一句“可以,但得加钱”。2023年调查,15-24岁能流利母语的不到一半。

文化老师急到跳脚,发优惠券鼓励穿传统服饰,结果年轻人拿布去改成oversize外套,后背绣“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s Dead”——街拍还挺潮。

有人把希望押给数字经济。

世界银行支招:搞外包。

去年三家印度IT公司来试水,一共放出200个岗位,收到简历两万份,服务器当场被冲崩溃。

HR吐槽:简历照片比代码页还卷,男生开始化淡妆。

说到底,不丹的“幸福”是精装朋友圈,毛坯人生。

经筒转得再响,也刷不出医保;GNH指数再高,填不饱肚子。

年轻人不是不爱国,是爱不起。

留下还是跑路?

答案写在移民局门口那幅涂鸦里:

“Life, Liberty, and a Stable Wi-Fi.”

来源:缤纷辰星CBi22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