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崇祯十四年,洛阳城破。李自成坐在福王府的大殿上,看着下面两位新投奔的文人谋士——举人牛金星和江湖术士宋献策。他咧嘴一笑:“老子的左膀右臂,齐活了!”当李自成在山海关一败涂地,狼狈西逃时,可曾想过,正是这两位“左膀右臂”,最终亲手埋葬了他的大顺王朝?
十八孩儿当主神器!这句改变历史的谶语背后,两个聪明人的结局令人脊背发凉
崇祯十四年,洛阳城破。李自成坐在福王府的大殿上,看着下面两位新投奔的文人谋士——举人牛金星和江湖术士宋献策。他咧嘴一笑:“老子的左膀右臂,齐活了!”当李自成在山海关一败涂地,狼狈西逃时,可曾想过,正是这两位“左膀右臂”,最终亲手埋葬了他的大顺王朝?
01 谶语定乾坤,双谋定江山
1640年的中原大地,饿殍遍野。举人牛金星被仇家陷害入狱,李岩伸出了援手。当牛金星踏入李自成军营时,迎接他的是破格礼遇——闯王竟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份信任让牛金星死心塌地。
这位举人出身的谋臣,一出手就展现政治智慧:
- 劝李自成“少刑杀,赈饥民”,开仓放粮的旗帜插遍河南;
- 硬着头皮挨个劝降明朝举人,被骂得狗血淋头仍不放弃;
- 搭建文官体系,给大顺政权装上治理机器。
牛金星最绝的一招,是举荐了江湖术士宋献策。 当宋矮子见到李自成,一句“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谶语,让闯王眼睛放光!在那个迷信的年代,这句预言如同病毒般传播:
> 乡间老农扔下锄头投军,县城小吏偷偷打开城门
> 穷书生奔走相告:“李家真龙出世了!”
宋献策的“占卜术”实则是情报战和心理战:
- 揪军中内鬼时,他掐指一算百发百中(实为情报网支撑);
- 攻彰义门时喊出“破城就在今日”,全军舍生忘死;
- 战略上主张“取南阳,入关中”,奠定大顺根基。
1644年三月十九,历史性时刻到来。李自成带着牛金星、宋献策等五人,骑马走进大明帝国的中枢。北京城店铺照开,百姓探头张望——正是宋献策“先安民再入城”的谏言,让改朝换代少了血腥。此刻站在紫禁之巅的牛金星和宋献策不会想到,巅峰之下,就是万丈深渊。
02 京城四十天,忠奸两重天
龙椅还没坐热,两个谋士就走向了岔路。当刘宗敏用夹棍拷掠明朝官员追赃时,军师宋献策眉头紧锁。这个曾用谶语搅动天下的人,此刻异常清醒:
- 识破富商汪箕借“南下招抚”逃跑的计谋;
- 与李岩彻夜长谈:“为何明臣降得如此干脆?”
- 夜观天象后闯宫直谏:“日月无光!必须停止杀戮!”
可丞相牛金星在干什么?昔日劝闯王“赈灾民”的举人,此刻成了追赃主力。更讽刺的是:
> 当官员杨汝成献上美妾,牛金星笑纳后竟提拔他当了“春卿”
> 整日琢磨登基大典的流程细节
> 对各地军情急报视而不见
刘宗敏的刑具染血,牛金星的酒杯斟满。大顺政权在京城狂欢中急速腐烂,宋献策的苦心劝谏被淹没在“万岁”的欢呼声里。李自成看着两个最重要的谋臣渐行渐远,浑然不觉危机已到眼前。
03 树倒猢狲散,背后插刀狠
山海关战败消息传来时,宋献策正在卜卦。得知李自成要亲征吴三桂,他冲进大殿:
> “闯王此去必败!吴三桂若来更会惨败!”
> 见李自成不听,又抛出卦象:“将连败二十余阵啊!”
当李自成甩门而去时,宋献策的心彻底冷了。这位“神机军师”做出了惊人转变:
- 街头突现新谶语:“马上天子,不满三年”
- 私下对李岩低语:“十八孩儿,未必指李闯...”
- 军营中流言四起,军心动摇如溃堤
就在此时,牛金星给了大顺致命一刀。当李岩主动请缨去河南平叛时,牛金星敏锐捕捉到闯王眼中的猜忌。次日他设下鸿门宴:
> 席间突然掷杯:“十八子之说,莫不是应在阁下?”
> 刀斧手涌出将李岩乱刀砍死
> 河南门户洞开,将领人人自危
讽刺的是,当初正是李岩救牛金星出狱,引荐他投奔闯王。此刻牛丞相的刀,却捅进了恩人的胸膛。曾经并肩作战的两位谋士,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背叛。大顺王朝的丧钟,其实是被自己的军师和丞相敲响!
04 降清求生路,魔幻后半生
九宫山血雨腥风后,两个叛徒的结局更显荒诞。宋献策被清军俘虏时,阿济格下令:刘宗敏等大顺核心立即处斩!可轮到宋献策:
> 不仅保住了性命
> 还被纳入满洲旗籍
> 史载“出入骑从甚都”,宝马香车排场十足
牛金星父子的操作更令人瞠目。 当给事中常国柱弹劾:“弑君逆贼!父子都该杀!”时,清廷的判决堪称魔幻:
- 严厉申斥告状者“殊不合理”
- 将常国柱罢官赶回老家
- 牛金星之子牛佺稳坐湖广粮储道
清廷难道真糊涂?当时江南抗清烈火正炽,留着牛金星就是活广告:“看!降清的高官照样吃香喝辣!”**昔日痛骂明朝官员不忠的二人,如今在清廷庇护下活得滋润。** 牛金星临死叮嘱子孙:“能活着就是运气,闭门读书别再当官!”——不知他是否想起,当年与宋献策、李岩纵论天下时,那份革除弊政的初心?
牛金星的子孙真的听了话吗?儿子牛佺在清朝官至湖广督粮道,相当于省部级高官!当他在衙门里签押公文时,可会想起父亲沾满李岩鲜血的双手?
紫禁城黄昏,两个身影匆匆离开。牛金星抱着追赃得来的白银,宋献策袖中藏着新编的“灭顺谶”。**他们曾鄙夷明朝官员“全无忠义”,可当大顺将倾时,背叛得比谁都快!** 历史最狠的耳光,莫过于让批判者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李自成在九宫山断气前,眼前闪回洛阳初见的场景——牛金星侃侃而谈安民之策,宋献策演示谶语鼓舞人心。若泉下有知,看到牛佺的清廷官服、宋献策的八旗腰牌,这位闯王是否会悲怆大笑?
聪明人总能找到活路,可代价是灵魂永远钉在耻辱柱上。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终究被历史看透了五脏六腑!
来源:星辰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