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一项预测,从2025年起全省学龄人口将进入持续下降阶段,幼儿园人数已率先达到峰值,小学阶段紧随其后,初中和高中在校生规模还能维持几年,人口不断向县城集中,导致乡村学校空置现象加剧,这一趋势并非简单推测,而是基于多维度数据的分析结果,模型综合了
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一项预测,从2025年起全省学龄人口将进入持续下降阶段,幼儿园人数已率先达到峰值,小学阶段紧随其后,初中和高中在校生规模还能维持几年,人口不断向县城集中,导致乡村学校空置现象加剧,这一趋势并非简单推测,而是基于多维度数据的分析结果,模型综合了家庭购房情况、户籍所在地以及新生儿出生地等多重信息。
过去办学校靠的是经验积累,现在则完全依赖数据支撑,他们绘制出详细的学龄人口分布图,哪里孩子多、哪里孩子少一目了然,该合并的学校就合并,该新建的校舍就新建,不再拘泥于行政区划,只看孩子们实际居住在哪里,比如某个村子只剩下十几个学生,就把学校合并到镇上去,县城新开发的楼盘多了,立即配套建设新学校,让教育资源跟着人口流动来调配,而不是凭主观想法做决定。
老师也得提前做准备,2029年初中生人数达到最多,2032年高中阶段学生也进入高峰期,到时候物理、化学和信息技术这些科目的教师可能不够用,教育厅已经在安排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也让老教师参加转岗培训,避免出现学生坐满教室却缺老师上课的情况,年纪大的老师比例偏高也不合适,得逐步替换补充,不然以后教学会缺人手。
现在教育方面有三种新做法,包括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和网络课程联盟,全省划分成八百多个学区,让教学资源可以共享,老师能够跨学校上课,一千多个教育集团把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组合起来,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还有三十多个教学联盟通过直播课、录播课和轮流培训的方式,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听到名校老师的讲课,这些措施听起来很好,但实际做起来却有不少困难。
但问题也不少,有些孩子上学路更远了,家长接送要花更多钱,尤其是老人带娃的家庭负担更重,好学校越来越强,差学校越来越弱,资源都往少数地方集中,网课对小学生和留守儿童效果不太好,光靠屏幕解决不了情感交流和互动需要的问题,老师轮岗没有硬性激励措施,很多人不愿意去偏远地方,怕自己吃亏。
我早就觉得这次调整早晚会发生,学校看到学生变少,自然要缩减规模,但管理不能只追求效率,也要照顾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的实际负担,统计数据再精确,也替代不了人们的真实感受。
来源:嘉熙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