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这事儿怪不怪?2024年6月桂林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漓江变成一锅黄汤,游船整整停摆两个月(据桂林市水利局、广西应急管理厅2024年6月通报)。景区门口卖桂花糕的大妈直拍大腿:“暑假黄金期啊,鱼鹰都得饿瘦三斤!”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2024年6月桂林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漓江变成一锅黄汤,游船整整停摆两个月(据桂林市水利局、广西应急管理厅2024年6月通报)。景区门口卖桂花糕的大妈直拍大腿:“暑假黄金期啊,鱼鹰都得饿瘦三斤!”
这事儿得从五年前说起。2019年桂林还能接待近900万游客(数据来源:行业公开统计),等到2024年只剩568.34万人次(数据来源:桂林旅游2024年年报,《中国经营报》2025年5月报道)。好比原本天天排长队的米粉店,突然只剩街坊邻居光顾。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20-2024年五年累计亏损9.62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网2025年4月报道),相当于每天睁眼就亏掉54万——这数字够在阳朔西街盘下两个铺面了。
2020年全球疫情来袭,国际游客直接归零。要知道以前每三个来桂林的老外里就有一个举着自拍杆坐竹筏,这部分收入咔嚓一下腰斩。等2021年国内游慢慢回暖,人家张家界都在直播间卖悬崖缆车票了,桂林的预约APP覆盖率还不到三成(数据来源:《文旅中国》2021年旅游数字化调研)。这波数字化浪潮,完美闪避。
荔浦那些“小桂林”现在可太会玩了,门票只要核心景区六成,短视频平台天天推送“平替版漓江”。年轻人哪管什么正统不正统,能出片就是王道。结果桂林老客复游率还不到15%,平均待不过两天(数据来源:桂林旅游发展研究院2024年调研数据)——比网红店的保质期还短。
2013年搞的罗山湖体育项目,本来想学万达搞文旅地产,结果政策收紧直接烂尾。800亩地荒着长草,每年白亏1.2亿(数据来源:《中国经营报》2025年5月报道)。这就好比农家乐老板非要学米其林搞分子料理,最后连土鸡都养不起了。
更绝的是资江天门山景区,投了8000万,2024年全年游客才2.47万人(数据来源:桂林旅游2024年年报)。算下来每个游客身上亏将近1000块,这哪是开景区,简直是做慈善。
现在游客精得很,标价88元的啤酒鱼结账变167元,出租车三公里收80——比迪士尼飞跃地平线还刺激。漓江竹筏说好50分钟,实际半小时就靠岸,想拍照还得加钱(数据来源:游客投诉平台公开反馈汇总)。有网友吐槽:“这性价比还不如充视频会员看4K风景片。”
2025年上半年终于见着亮光了。全市整治乱收费,停车场免费扩建,资江丹霞那个负资产2.35亿的烂摊子准备转让(数据来源:桂林市政府官网2025年7月公告)。三季度收回5400多万欠款,相当于把塞在沙发缝里的钱都掏出来了(数据来源:桂林旅游2025年三季报)。
要说桂林这波操作像什么?就像家里藏着传家宝的老字号,前几年非要去搞区块链,现在终于想起来后院那口井能酿桂花酒。免签政策落地后,2025年1-9月入境游客同比增长81.0%(数据来源:《桂林日报》2025年10月报道),这泼天富贵总算接住了一点。
最后说句扎心的:现在年轻人宁愿去重庆洪崖洞数楼梯,也不愿对着二十年不变的象鼻山摆剪刀手。不是山水不美了,是玩法该升级了。您说呢?
来源:欢颜陪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