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分析:2025年,为什么是中国的“基建大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21:37 1

摘要:国庆刚过,手机里就刷到各省发改委的消息,四川说要投三千亿建光伏基地,浙江把半导体产业园列进重点名单,山西也宣布花两百亿升级煤矿智能化,我顺手翻了翻老家县城的政府网站,原来连我们。

国庆刚过,手机里就刷到各省发改委的消息,四川说要投三千亿建光伏基地,浙江把半导体产业园列进重点名单,山西也宣布花两百亿升级煤矿智能化,我顺手翻了翻老家县城的政府网站,原来连我们。

朋友老李在建筑公司干了十年,最近说工地活儿不一样了,以前扛钢筋的工人现在得学开无人机测绘,开塔吊的也得考智能机械操作证,图纸上画的全是5G基站和新能源充电桩,不再是以前那种满篇混凝土的事儿,他一边喝啤酒一边嘀咕,咱们这代人,怕是真要跟水泥罐车满天飞的日子说再见了。

有意思的是,基建项目一个接一个上马,工地却越来越难找年轻人,人社部最新报告说建筑行业平均年龄五十二岁多了,比五年前高出两岁多,可各省还是接着铺摊子,光是已公布的基建投资计划加起来,就够买三十个迪士尼乐园。

翻翻人民日报最近的评论专栏,有个叫钟才文的署名连着写了七天,没上热搜,但里头那些词反复出现,新质生产力,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老股民张叔说,这种评论一出来,多半是政策要变的信号。

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钱到底去了哪儿,江苏和上海连投了多少钱都不说,浙江却一口气把七千五百亿扔进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陕西倒是明明白白讲了,预算的三成要花在民生和能源上,可隔壁宁夏突然冒出个百亿级的氢能产业园,这些钱该怎么花,谁又能保证不扎堆重复建设,老基建那套用高铁拉人口的路子,还能撑多久。

记得2008年村里通水泥路,乡亲们围在推土机旁边看,觉得新鲜,现在县里要修的智慧高速能自己融雪,路灯还装了5G基站,可县城房价跌了两年,商铺空了一半,这样的基建真能带起经济吗,邻桌几个工程监理正吵,说现在招标文件里环保的要求比技术指标还多,谁能用AI算准碳排放,谁就能中标。

街角奶茶店的电视正播着经济新闻,主播说这轮基建投资可能带出新产业,年轻店员一边擦杯子一边说,咱们这代人真赶上了,说不定真能看见基建3.0时代,窗外的塔吊慢慢转着,吊臂划过天空的弧线,不知道会勾出什么样的未来。

来源:兰彦岭传统国学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