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旺季仓储费突袭!卖家账户余额一夜变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9:02 1

摘要:2025年亚马逊旺季的“第一波考验”比订单高峰来得更早——10月旺季仓储费账单已陆续扣取,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等核心站点的卖家纷纷反馈成本压力陡增。根据亚马逊此前公告,2025年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4日的假日季期间,FBA物流费用将全面上

2025年亚马逊旺季的“第一波考验”比订单高峰来得更早——10月旺季仓储费账单已陆续扣取,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等核心站点的卖家纷纷反馈成本压力陡增。根据亚马逊此前公告,2025年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4日的假日季期间,FBA物流费用将全面上调,旨在应对运输高峰带来的仓储及配送压力。然而,费用上涨的“提前落地”让不少卖家直言“旺季还没爆单,成本先爆了”。

对于主营快时尚品类的希音亚马逊卖家而言,服装类商品SKU多、周转率要求高,旺季仓储费的上涨可能直接影响利润空间。如何在仓储成本激增的情况下维持运营效率?不妨试试这一“降本引流”新思路

旺季成本压力下,选择高效的供应链伙伴比单纯“节流”更重要。立即联系客服:Yifanatcy欣迪 解锁卖家专属运营工具,让仓储费不再成为旺季盈利的“拦路虎”!

仓储费用作为亚马逊卖家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季节性变化对卖家的盈利状况有着不容忽视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销售旺季,仓储费用通常会出现显著上涨,达到平日费用的1至3倍。

虽然亚马逊在旺季期间提高仓储费已成为一种常规做法,但根据行业内的实际情况反馈,今年由于关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许多亚马逊卖家的经营业绩都未达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旺季仓储费用的大幅增加,无疑更容易触及卖家的利润底线,给他们的经营带来更大压力。

日前,在亚马逊扣除首批旺季仓储费后,便有不少卖家在社交平台上反映物流费用出现了暴涨:

“补货太多没动销,库存冗余度高,上个月的仓储费暴涨,直接白干了。”

“亚马逊旺季仓储费直接飙到平时 3 倍,本就紧巴巴的预算直接被腰斩。”

“之前都是15号才扣钱,这个月怎么提前了,平台真是按捺不住一点。”

从业内消息来看,多个卖家被收取了上千、甚至上万美金的旺季仓储费,其中因此导致余额直接清零甚至变成了负数的卖家也不在少数。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旺季前夕出单低迷,卖家如果疏于库存管理,在黑五前夕这个时间点常常会积压大量库存,从而被加倍收取仓储费,其中尤以销售小型商品的卖家受到的冲击更大。

以美国站为例,亚马逊不同时间的仓储费收费标准如下:

每年1月至9月:标准尺寸产品每立方英尺的月度仓储费是0.78美元,特大尺寸产品每立方英尺的月度仓储费是0.56美元;每年10月至12月,标准尺寸产品每立方英尺的月度仓储费为2.40美元,特大尺寸产品每立方英尺的月度仓储费为1.40美元。

在亚马逊10月至12月的旺季费率周期内,仓储费用出现了结构性调整:小型商品每立方英尺成本增加1.62美元,大型商品则上升0.84美元。尽管小件商品通常周转效率更高,但因其SKU繁杂、管理流程复杂,实际运营成本远高于大件商品——后者虽占用空间较大,但存储管理流程相对简化。

这种费用调整对不同品类卖家产生了差异化冲击:小型商品卖家面临的成本压力显著加剧,尤其对采用"低价高周转"模式的商户影响尤为突出。某主营平价小商品的卖家透露,其运营模式依赖多SKU批量发货,旺季仓储费的上涨直接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部分品类甚至陷入收支平衡临界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旺季仓储计费周期仍在持续,建议卖家抓紧实施库存优化策略:通过清理滞销库存、调整补货周期、优化包装规格等方式,降低未来两个月的仓储成本压力。在跨境电商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对仓储、物流等核心成本模块的精细化管控,已从提升竞争力的"加分项"转变为企业存续的"必修课"。

与此同时,平台方已提前启动年终促销活动,在成本压力与销售机遇并存的关键期,卖家需在库存管理与营销规划间寻求动态平衡,以应对旺季复杂的经营环境。

低价商城逐渐成为大促重心

近日,亚马逊已正式官宣,2025年黑五将于11月20日启动,持续至12月1日,为期12天。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仍有不少卖家早早便备好了货,等待黑五的正式到来。

而在黑五大促来临前,亚马逊低价商城Haul推出的另一促销活动率先引起了卖家的注意。

2025年11月10日至11日,亚马逊旗下低价商城Haul启动为期两天的闪促活动,覆盖家居、时尚、3C、玩具等核心品类,部分商品价格下探至0.11美元的历史低位。这一举措被业内解读为对阿里巴巴海外“双11”攻势的针对性回应——后者通过淘宝出海与速卖通双平台联动,复刻国内“1元秒杀”“0门槛包邮”等补贴模式,成功吸引大量海外用户。

然而,更多卖家认为,此次活动本质是亚马逊将Haul作为大促核心业务的延续。自2024年黑五起,Haul便展现出战略优先级:当年黑五期间,亚马逊在App首页置顶50%折扣横幅,并通过邮件精准触达用户,推动Haul当日畅销商品数突破2700件,且均跻身亚马逊细分品类Top 100。此后的2025年春季大促与Prime Day,Haul持续占据主站黄金广告位,并以“史无前例折扣”拉动销量,进一步巩固其在亚马逊生态中的战略地位。

全球化扩张提速:从25国到独立品牌“Amazon Bazaar”

Haul自2024年上线后,仅用一年多时间便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市场以“Amazon Bazaar”品牌运营。近期,亚马逊宣布新增14个目标市场,并推出独立应用“Amazon Bazaar”,标志着其低价业务从“主站附属模块”向“全球化独立品牌”升级。

这一扩张背后,既是对Temu、SHEIN等新兴低价平台的防御性布局,也折射出全球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偏好——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欧美市场价格敏感型用户占比同比提升18%,推动低价商品搜索量增长32%。

Q4旺季预热:黑五前置战与零售巨头的“围剿”

对于此次0.11美元极限低价,部分卖家提出“黑五预热”观点:通过短期亏损换流量,锁定价格敏感用户,为后续年终大促积累私域池。事实上,亚马逊近年大促策略已呈现“促销力度递增、宣传周期前置”的特征——无论是Prime Day还是黑五网一,Haul的销售额均随推广投入同比增长,2024年黑五期间甚至创下单日GMV破亿美元的纪录。

但亚马逊的紧迫感不仅来自新兴平台。2025年,沃尔玛、Target、Best Buy等传统零售巨头纷纷将黑五促销提前至10月底,通过“满减叠加”“会员专享折扣”等方式分流用户,跨境电商年终战局已从“平台对抗”升级为“全渠道竞争”。

随着Q4旺季临近,跨境卖家正面临三重压力:平台政策调整(如Haul低价要求对利润率的挤压)、供应链成本上涨(物流费用同比增12%)、竞争格局重构(Temu/SHEIN与传统零售商的双重夹击)。行业人士指出,未来存活的关键在于“动态平衡”——既要紧跟平台流量倾斜策略(如Haul的促销节奏),也要通过精细化运营(如捆绑销售、私域复购)维持利润空间,避免陷入“低价内卷”的恶性循环。

亚马逊Haul的低价战略既是应对外部竞争的“防御战”,也是抢占性价比市场的“进攻战”。对于卖家而言,2025年Q4的核心命题已从“如何卖得更多”转向“如何活得更久”——在平台规则与商业本质之间找到支点,方能在跨境电商的“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

来源:我可不太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