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11 月 11 日下午,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的 G317 线红旗特大桥突发垮塌事故。一段在网络广泛传播的现场视频显示,这座横跨大渡河东源的桥梁主体结构突然断裂,桥体带着巨大冲击力坠入下方湍急的河水中,灰白色的烟尘瞬间冲天而起,在河谷上空弥漫成
2025 年 11 月 11 日下午,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的 G317 线红旗特大桥突发垮塌事故。一段在网络广泛传播的现场视频显示,这座横跨大渡河东源的桥梁主体结构突然断裂,桥体带着巨大冲击力坠入下方湍急的河水中,灰白色的烟尘瞬间冲天而起,在河谷上空弥漫成厚重的雾团,遮挡了大半天空。视频拍摄者的镜头随着桥体坍塌剧烈晃动,背景中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惊呼,以及桥梁钢筋混凝土断裂时的沉闷声响。
这起事故迅速引发全网关注,网友纷纷留言询问现场情况与人员安全。当日下午 6 时许,马尔康市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了垮塌事实,初期回应中提及伤亡情况尚在核实。随着信息逐步披露,公众得知这座被称为 “云中之桥” 的特大桥,2025 年 1 月才完成主跨合龙,正式投入使用仅 10 个月时间,如此短的服役周期便发生垮塌,让不少人对桥梁质量与安全监测提出疑问。
提前 24 小时交通管制,紧急处置避免人员伤亡
这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意外,背后是提前部署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阿坝州交通运输局后续披露的信息,事故发生前一天,也就是 11 月 10 日,公路养护巡逻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异常 —— 红旗特大桥右岸桥头 K381+030M 处的路面与边坡交界处,浮现出多条不规则裂缝,部分区域还伴随轻微沉降迹象。巡查人员立即将险情上报,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当日,“平安马尔康” 官方公众号发布紧急通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相关规定,宣布从 11 月 10 日起对红旗桥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与行人通行,解除管制时间另行通知。管制措施采取定点设卡、沿途劝导的方式执行,工作人员在桥梁两端及周边主要路口设置警示标识,对过往车辆进行分流引导,确保在垮塌发生前彻底清空桥面及危险区域。
11 月 11 日下午 4 时许,在交通管制实施超过 24 小时后,红旗特大桥发生整体垮塌。阿坝州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因预警及时、处置果断,垮塌现场无任何人员被困或伤亡,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划定警戒区域,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此次成功避险,被网友评价为 “专业巡查与快速响应的双重胜利”。
“云中之桥” 的建设背景与重要意义
红旗特大桥并非普通公路桥梁,而是 G317 线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公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根据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公开资料,这座桥梁位于马尔康市白湾乡境内,采用独特的 “Y” 字形结构横亘大渡河东源,将马尔康市、金川县、壤塘县三地的交通网络紧密串联,彻底改变了区域内原有交通格局,成为三地人员往来与物资运输的咽喉要道。
桥梁的建设标准堪称高标准,全长 758 米,主桥采用三跨一联预应力砼连续刚构设计,其中主跨跨度达到 220 米,两侧主墩高度更是高达 172 米,相当于 60 层普通住宅楼的高度,因此被业内誉为 “云中之桥”。2025 年 1 月 14 日,大桥完成 220 米中跨合龙梁段砼浇筑,1 月 15 日官方发布主跨合龙公告,彼时媒体报道称该桥 “攻克了库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多项技术难题”,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区域交通通行能力与安全性。
作为双江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红旗特大桥的建设初衷是为了应对水电站蓄水后原有道路被淹没的问题,保障当地群众的出行权益。其设计与施工需充分考虑库区水位变化、山体稳定性等特殊因素,建设单位在当时的宣传中强调,桥梁采用了适应复杂地质环境的特殊结构,能够抵御库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风险。
初步判定山体滑坡引发险情,专家进场展开调查
事故发生后,阿坝州交通运输局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赶赴现场,联合地质、桥梁等领域的专家开展事故原因调查。经过初步勘查分析,工作人员透露,桥头路面与边坡出现裂缝的直接诱因,大概率是桥梁周边山体发生小规模滑坡,滑坡体的推力导致路面结构受损,进而影响到桥梁主体稳定性。
现场勘查画面显示,桥梁垮塌区域周边山体确实存在岩土松动迹象,部分坡面有新鲜的泥土滑落痕迹。专家介绍,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结构复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红旗特大桥所在的双江口库区周边,更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岩土体稳定性较差。此次滑坡可能与近期区域内的降水、地质构造活动等因素相关,但具体诱因仍需通过详细检测与数据分析确认。
目前,多支专家团队已在现场开展全方位勘查,通过无人机航拍、地质雷达探测等技术手段,对垮塌桥梁残骸、周边山体及库区水文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同时,相关部门正在对桥梁建设资料、日常养护记录等进行梳理核查,重点排查设计标准、施工质量、安全监测等环节是否存在问题。调查结果将在完成相关程序后向社会公开,后续的桥梁重建或替代交通方案也在同步研讨中。
交通疏导与后续处置有序推进
红旗特大桥垮塌后,G317 线马尔康至金川、壤塘方向的交通受到直接影响。为保障区域交通顺畅,阿坝州交通运输局联合公安交警部门迅速制定临时疏导方案,通过增设临时绕行指示牌、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开通应急运输通道等方式,分流过往车辆与行人。
绕行路线主要以周边县乡道路为依托,虽然通行距离较原路线有所增加,但路面状况基本良好,能够满足小型车辆与客运车辆通行需求。针对大型货车与物资运输车辆,相关部门专门协调了 alternative 运输通道,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不受影响。截至 11 月 12 日,临时绕行路线运行平稳,未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情况。
当地政府同时发布通知,提醒过往群众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交通信息,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免前往垮塌区域周边危险地带。对于受交通管制影响较大的沿线群众,相关部门已开通咨询热线,及时回应出行疑问,并协调增加客运班次,保障基本出行需求。桥梁垮塌后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工作人员对库区水质、空气质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无次生环境灾害发生。
来源:章丘融媒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