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发多日后,现场残留的血迹、脚印仍清晰可见,而警方通报的作案动机竟可能源于日常的开关门、卫生等琐碎矛盾,更让人揪心的是,凶手边某轩有精神疾病就医史。
2025年6月15日,陕西咸阳兴平市发生一起骇人惨案:92岁的平老先生在自家睡梦中惨遭邻居杀害,家中70多岁的保姆也未能幸免,双双殒命。
案发多日后,现场残留的血迹、脚印仍清晰可见,而警方通报的作案动机竟可能源于日常的开关门、卫生等琐碎矛盾,更让人揪心的是,凶手边某轩有精神疾病就医史。
讲真的,这起发生在邻里之间的惨剧,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不寒而栗!受害者平老先生的女儿平女士回忆,父亲年事已高,平时深居简出,与邻居边某轩无深仇大恨,仅偶尔因对方开关门声音过大、家门口卫生清理等小事有过轻微摩擦,“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我们从没想过会酿成杀身之祸”。
案发当天凌晨,凶手边某轩悄然潜入平老先生家中,在老人毫无防备的睡梦中下了毒手。70多岁的保姆听到动静后上前查看,也被其残忍杀害。
平女士接到消息赶回家时,眼前的场景让她崩溃:屋内一片狼藉,地上的血迹蜿蜒蔓延,杂乱的脚印遍布角落,父亲和保姆的遗体冰冷地躺在血泊中,“他根本就不知道,凌晨会有人闯进来夺走他的命”。
据周边邻居透露,凶手边某轩平时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流,行为偶尔显得异常,大家都知道他有精神疾病,且有过正规就医记录。
“平时见他独来独往,有时候会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没想到会做出这么极端的事”,一位邻居后怕地说,案发后警方迅速介入,当天就将边某轩抓获,目前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关注这类恶性案件许久,想起之前多地发生过“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但大多是致人受伤,如此残忍杀害两人的案例实属罕见。
现在才明白,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问题,从来不是单一家庭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安全隐患。你觉得该如何平衡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与公众安全?
说实话,这起案件的核心争议在于“有精神病就医史的凶手该如何追责”。法律专家指出,精神病人作案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关键看其作案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若经鉴定作案时处于发病状态,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可能不负刑事责任,但会被强制医疗;若作案时精神正常,或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能力,则需承担相应刑责。
网友的讨论满是愤慨与惋惜:“邻里小事竟痛下杀手,太残忍了”“有精神病就医史为何没管控好?两条人命谁来负责”“老人和保姆太无辜了,希望能还他们一个公道”。
更多人呼吁,要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动态管控,建立社区、医院、家庭联动机制,提前排查风险,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相关司法鉴定正在推进,以明确边某轩作案时的精神状态及刑事责任能力。
平女士表示,父亲和保姆的惨死让全家陷入巨大悲痛,他们只希望凶手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也希望通过这起案件,让更多人重视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问题。
这场由琐碎邻里矛盾引发的命案,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邻里相处应多一份包容与理解,小矛盾及时沟通化解;同时,对有精神疾病史且存在潜在风险的人员,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筑牢公众安全防线。
你认为凶手边某轩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该如何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管控机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小齐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