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68岁的周先生,是一位有二十多年糖尿病史的“老糖友”。六年前,他又被确诊患有高血压,最高时达到160/98mmHg,便开始服用降压药。两年下来,血压控制得不错,周先生便自作主张停了药。之后他自己在家测量,发现血压依然“正常”,便渐渐放下了心。
今年68岁的周先生,是一位有二十多年糖尿病史的“老糖友”。六年前,他又被确诊患有高血压,最高时达到160/98mmHg,便开始服用降压药。两年下来,血压控制得不错,周先生便自作主张停了药。之后他自己在家测量,发现血压依然“正常”,便渐渐放下了心。
然而,最近一个月,他因骨囊肿需要做手术,术前检查却发现了新问题:血糖和血压都像“过山车”一样波动起来,血压最高飙升至174/86mmHg,手术面临着风险,周先生赶紧来到南昌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求助。
为啥血压会跟着血糖“反复横跳”?
高血压和糖尿病有什么关联?
“糖友”们应该怎么控制血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那些事
据统计,约60%-8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那么,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被高血压“盯上”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加速血管硬化,增加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同时,高血糖会使血容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水钠潴留,从而进一步推高血压。
在上面的案例中,周先生就因为糖尿病导致体内的盐分过多而进一步引发高血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导致糖尿病患者患上高血压:
・糖尿病或其他原因诱发的肾病;
・肾脏动脉血管狭窄和主动脉狭窄等血管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皮质醇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生长激素瘤等内分泌激素异常;
・避孕药、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
血压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降压治疗目标(BPROAD)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降低收缩压至
血压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比如高龄(特指80岁及以上)、健康状况不佳、存在靶器官损害甚至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强化降压可能会由于脏器血流灌注压不足而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可酌情放宽目标值至
1、饮食“低钠高钾”
科学控盐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基石,但这绝非要求“无盐饮食”,而是倡导“科学限盐”。具体目标是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约平装一啤酒瓶盖)。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建议糖尿病患者将摄入量进一步控制在4克以下。执行时需格外小心“隐形盐”,它们大量藏匿于腌菜、加工肉制品及各类熟食中。
优选碳水化合物,其实管理血糖的关键并非完全拒绝碳水,而是注重其“质量”。请用燕麦、豆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替代精米白面这类“隐形糖弹”,它们能提供更平稳的能量。
2、运动“双管齐下”
对糖友而言,运动能“双管齐下”:它既是“天然降压药”,又能高效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有氧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的快走、游泳或骑车等中等强度活动,可使血压下降5-8 mmHg,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力量训练:千万别忽略!每周进行2-3次弹力带、哑铃等训练。这能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研究表明,每增加1千克肌肉,血糖代谢能力可提升约5%-10%。
3、药物选择
降压药首选两类:
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不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还能保护肾脏。
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等):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波动风险。
记住,不要随意停药——血压血糖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停药会导致反跳性升高!
供稿:南昌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李卫红
通讯员:胡佳 林刘飞
编辑:陈师睿
审校:戴利红
核发:宋焰
来源:家庭医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