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会当天,台上把新玩意儿一口气摆出来了:文心大模型5.0、两代昆仑芯片、天池超节点,还有一堆落地数据——无人驾驶里程破亿、直播数字人带货见效、海外产品开始跑起来。
大会当天,台上把新玩意儿一口气摆出来了:文心大模型5.0、两代昆仑芯片、天池超节点,还有一堆落地数据——无人驾驶里程破亿、直播数字人带货见效、海外产品开始跑起来。
先说那些够硬的数据。这些东西不是工程师桌上画的图,而是已经在路上、在生意场上跑起来的数字。百度自动驾驶平台萝卜快跑如今在22个城市上线,总里程超过1.4亿公里,完成订单超1700万单,周均全无人订单能到25万单。这些数字看着就实在,说明车子不是摆设,是在真跑单。再看直播端,去年双11期间,百度的“慧播星”被83%的开播主播用了,直播间数量比之前增加了119%,成交额(GMV)增了91%,这不是吹的,是流量和钱都上来了。数字人那块,实时互动型数字人在巴西先行试水,数据表明大概20%的数字人带货效率比真人还好。还有“伐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交通试验,车均延误比以前少了约5%,虽不是翻天覆地,但在交通流量大的地方,这点改进能换来明显体验。
技术层面也给了清楚的脉络。文心大模型5.0被定位为统一的原生全模态模型,说白了是文字、图片、语音这种多模态的能力都可以一起玩,理解和生成、逻辑推理、创意写作这些方向都有提升。现在普通用户和开发者能通过文心App和千帆大模型平台去用或者接入,等于是把实验室能力变成可触达的服务接口,不再只是学术论文里的花样。
在算力上,百度走了两条路子。一是发布新一代昆仑芯片M100和M300,M100偏向大规模推理,M300针对超大规模多模态训练,计划分别在2026年和2027年上市;二是推出天池超节点,分天池256和天池512两种,预计2026年投放。按介绍,单个天池512能跑到万亿参数量级模型的训练目标,就是把底层算力准备好,想把训练成本往下压,让更多企业有机会去试大模型。
产品层面的动作也不少。搜索结果从以前的文字链接往富媒体倾斜,现在以图片、视频、直播、数字人为主的富媒体结果出现率被讲到第一条出现的概率已接近70%。百度还把搜索能力做成AI API对外开放,百度智能云这边已有625家企业接入,把搜索能力植入自家产品或服务里。听起来就是把技术从自家抽出来,让别人也能拿去用,形成更广的场景试验场。
细节上值得一提的是实时互动型数字人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它能更好地感知环境、做出实时反馈,还能带有情绪化的表达,这样一来在直播或客服里就不像机器人在念稿,观众更容易接受。巴西的例子尤其接地气:商家发现这些数字人在本地节假日、时差窗口能顶上真人不在的班,夜宵档、午夜档也能稳定接订单,部分场景下转换率甚至超过了真人。这说明技术的价值往往体现在补人力、补时段这些实用层面。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文心大模型5.0已经向外开放,放在文心App和千帆平台上给用户和开发者试用。这步棋很关键,因为技术如果只在公司内部打磨,缺少真实世界的反馈就很难进步。把模型放开,让更多人去试错,能带来更快的场景积累和问题暴露。
大会上还有一条线索是“从做技术到做效果”的转换。在台上,李彦宏提到当AI能力被内化为原生能力,智能会从“成本”变成“生产力”。这话的意思很直白:技术如果能直接省钱、提效,那就不是摆设,而是资产。台上的技术路线图、时间表和商用数据,都是为了把这个断言用事实支撑起来。
国际化试水也放在了台面上。萝卜快跑已经覆盖到多国多城,慧播星、GenFlow、秒哒(海外版名为MeDo)等也在海外试运行。GenFlow的海外版叫Oreate,现场提到用户增长“快速”。这些案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把国内的解决方案带到外面去试市场、试规则。
说句公道话,这场发布会的节奏很有讲究:先把能量化的结果展现出来,再把实现这些结果的技术和路线图拆开说清楚。技术端给出芯片、节点和模型,商业端交出里程、订单、成交额这些硬指标,这种从结果倒推到技术的方式,让外界更容易判断这些技术是真能“用”、还是光喊概念。观众的活儿从听报告变成了算账——这些东西现在能不能真刀真枪地省钱提效,还是只是把期望值抬高了,台下不少人都开始掂量自己的账本了。
来源:勇往直前的菠萝OYr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