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而那些看起来从容不迫、张弛有度的人,能在漫长的赛道上一直稳步前行。
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赞、评论、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有人说:太用力的人走不远。
非常赞同。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一种有意思的现象:
那些凡事拼尽全力、把弦绷得紧紧的人,通常坚持不了多久就撑不住了;
反而那些看起来从容不迫、张弛有度的人,能在漫长的赛道上一直稳步前行。
其实,不是努力没用,而是太拼命了,往往更容易坚持不下去。
因为一开始使太大劲,后面就容易打退堂鼓,半路就放弃了。
说白了,那些太用力的人,就是把劲使错了地方,他们要的是一开始的猛冲猛打,而不是慢慢坚持。
就像我一个同学的儿子,高考前半年突然像打了鸡血,每天只睡4个小时,刷题刷到凌晨,吃饭都狼吞虎咽。
一开始成绩确实涨了点,但没过两个月就扛不住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最后高考反而比模拟考差了不少。
这让我想起董宇辉说过的一句话:
“成长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太着急的人往往跑不完全程。”
学习如此,工作和生活也一样。
就像手机一直开着高性能模式,看似运转飞快,实则耗电飞快,很容易突然关机。
那些太用力的人,心里总想着“我必须成功”,结果这种念头就变成无形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我有位同事,为了证明自己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做好工作,每天下班后还要熬夜处理工作,周末也不敢休息。
就这样硬扛了一年多,最后不仅身体垮了,和孩子的关系也变得疏远了。
“那时候总觉得必须做到完美”,她无奈地笑了笑,“结果越用力越焦虑,反而什么都没做好。”
其实人生就像握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只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让我们在疲惫中逐渐迷失方向。
真正能走得远的人,都懂得“量力而行”。
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懂得在努力中留有余地。
就像董宇辉在直播间里分享的,他当年备考时,从不会熬夜刷题,而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看似进度慢,却能一直保持稳定的状态,最后成功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还有那些长期坚持健身的人,不会一开始就挑战高强度训练,而是循序渐进,慢慢提升强度,这样才能避免受伤,把健身变成一种习惯。
生活不是一场必须赢的比赛,而是一段需要慢慢品味的旅程。
太用力的人,往往只盯着终点,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甚至会因为透支自己而无法到达终点。
与其拼尽全力去追求速成,不如放慢脚步,调整节奏,在努力的同时给自己留一点喘息的空间。
就像弓拉得太满容易断,人绷得太紧容易垮,张弛有度,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雁青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