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南在哪里?不少人对于江南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说苏杭沪才是江南,又有人说,湘鄂赣才是江南的根源,或者有人说,江北的扬州。不过要我说,江南的概念好像从来没固定过,在很多时候随时间而变化。
江南在哪里?不少人对于江南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说苏杭沪才是江南,又有人说,湘鄂赣才是江南的根源,或者有人说,江北的扬州。不过要我说,江南的概念好像从来没固定过,在很多时候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从先秦到汉唐的1000多年,江南的核心不是苏杭,而是以洞庭湖、湘江为界的湖南、湖北、江西地方。曾经楚人在此书里所写到的江南,基本是楚国的地盘,也就是现在的湘鄂赣。从《史记》里说,舜帝南巡,死在江南九嶷山,这个地方也是如今湖南的永州。还有一句诗这样写道,江南可采莲,描绘的是洞庭湖周边的景象。而且曾经的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位置在武昌,岳阳楼在岳阳,滕王阁在南昌,这些地方都属于湘鄂赣。那时的江苏、浙江等地方还叫江东,所以有人认为江南并不是江苏浙江。
但后来呢,关于江南的归属又有变化。从六朝时衣冠南渡开始,东晋把都城迁移到南京之后,江南的概念则慢慢的扩展到其他地方,后来,南京、皖南、苏南等地也被规划进了江南这个称号。在唐朝,朝廷设置了江南道,这也是首次把江南作为正式的行政区规划,在范围里包括了江苏、浙江、上海、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之后又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江苏、浙江这也第一次被官方认为是江南。有意思的是江西的名字,从来都是江南西道,直到现在,见证了早期江南的变迁。
在宋元明清时期,江南的范围则慢慢缩小到太湖这一带,也就是八府一州,包括如今的苏南浙北跟上海。那时江南经济比较繁华,特别在漕运方面,来往方便,市镇非常兴旺。“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逐渐在全国传遍,加上许多文人墨客写下那些诗篇,小桥流水的样子,慢慢深入到了人心。乾隆七下江南,自始至终没踏出江苏浙江半步,这也让不少人认为,江南这个地方就是这。从此以后,文化上的江南则盖过了地理上的江南。
现在不少人一说到江南,首先想到的是苏杭的园林,或者周庄的水乡,扬州的烟雨。虽说扬州在长江的北面,但凭借着富庶的文化气质,不少人也觉得这个地方是江南。这些争议其实在于地理、文化、历史这几个概念之间来回磨合。地理派则认为江南就应该是长江以南,湘赣鄂才算是货真价实的江南地区。而文化派则认为江南有两种生活方式,应该要有着杏花春雨、吴侬软语,有园林、昆曲、丝绸等,这也只有苏杭沪、皖南、婺源等地方才够资格。但区划派则认为,说唐代的江南道、明清江南省,包括湘、赣、鄂、安徽、福建等地方,都曾作为江南。
所以这些边缘的争议让人看起来也挺有意思。以前福建曾属于江南东道、江浙行省,因为福建山比较多,又被武夷山给隔绝,就没人把福建认为是江南,如今的福建也没有啥烟雨江南的样子。
河南的南部雨水比较多,有很多水网密集,在气候上跟江南也很像,但它在地理跟文化上,或者是历史区划上都跟江南不沾边。云南、贵州、四川作为西南地区,广东广西则是岭南,这几个地方也从来没有进入过江南的争议圈里面。
郑州
但咋说呢,这些争议的核心都是江南这个词太美丽了,是不少中国人心里的美好符号。从曾经的长江中游的山水江南,看见了楚文化的兴盛,再到后来长江下游的经济江南。现在的江南呢,则像是个审美的江南,是不少人心中所向往的烟雨梦乡。
来源:天中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