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种大蒜有十二个年头了,这些年最大的体会就是:越冬管理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来年的收成。特别是施肥这一环,做对了,大蒜就能安全过冬,来年蒜薹抽得旺,蒜头结得大;做错了,可能一季的辛苦就白费了。
我种大蒜有十二个年头了,这些年最大的体会就是:越冬管理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来年的收成。特别是施肥这一环,做对了,大蒜就能安全过冬,来年蒜薹抽得旺,蒜头结得大;做错了,可能一季的辛苦就白费了。
今天我就把自己这些年来总结的施肥经验,原原本本地分享给各位乡亲。
咱们北方地区,冬天温度低,土壤容易上冻。大蒜虽然比较耐寒,但如果根系长得不壮实,就很难抵御严寒。很多人觉得,冬天大蒜都不长了,就不用施肥了。这个想法可不对。冬天正是大蒜根系发育的关键期,就像人要储存粮食过冬一样,大蒜也需要在土壤里储备足够的养分。
九月下旬到十月初播种时,施基肥的方法很有讲究。我常用的配方是:每亩用腐熟好的农家肥2000公斤,加上15公斤过磷酸钙和10公斤硫酸钾。关键是施肥深度要在15-20厘米,这样肥料才能被根系充分吸收。记得有一年我图省事,把肥料撒在表面,结果来年春天发现大蒜根系都往表层长,遇到倒春寒就冻坏了不少。后来改成深施,蒜根扎得深,抗寒能力明显增强。
通常在十一月中下旬,地面夜间上冻、白天融化时,是追肥的最佳时机。我建议用腐熟的豆饼水,按1:5的比例兑水稀释后浇施。如果要用化肥,建议选择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每亩用量控制在8-12公斤。这里要特别注意:施肥后不要立即大量浇水,否则会降低地温。我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施肥,这样既能保证肥料吸收,又不会让大蒜受冻。
来年三月上中旬,当土壤开始解冻,大蒜心叶开始萌动时,就要及时追施返青肥。我习惯用速效氮肥,比如每亩用10-15公斤尿素,但要先用水溶解后再施用。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在尿素溶液中加入0.2%的硼砂,这样既能促进叶片生长,又能提高抽薹率。记得一定要在叶片完全返青前施完,晚了效果就会打折扣。
1. 施肥要看土壤情况:沙质土保肥差,要少量多次;黏质土保肥好,可以适当减少施肥次数
2. 冬季可以在畦面覆盖一层碎稻草或腐熟粪肥,既能保温又能增肥
3. 开春后发现叶片发黄,可以喷施0.3%的尿素溶液,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天
4. 最近我发现,在越冬前施用含有腐殖酸的肥料,能显著提高大蒜的抗寒能力
去年我们村有几户试用了海藻肥,发现不仅蒜薹抽得早,蒜头也特别饱满。大家如果要试用新型肥料,建议先小面积试验,效果好再大面积推广。
这些方法都是我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可能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好每个细节很关键。比如深施基肥时,要保证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追肥时要避开雨天,防止肥料流失。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就一定能种出好大蒜。
欢迎一起来交流讨论。祝愿各位来年都能有个好收成!
来源:园园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