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清城区源潭镇,高端建材陶瓷城、现代物流产业城带动清远群众就业约3万人,其中50%为本地农村群众;在迎咀村,随着陈皮柑基地种植规模的扩大、陈皮柑加工厂的建成,村集体每年增收超240万元,并带动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新马村,山苏基地不但能吸纳当地留
在清城区源潭镇,高端建材陶瓷城、现代物流产业城带动清远群众就业约3万人,其中50%为本地农村群众;在迎咀村,随着陈皮柑基地种植规模的扩大、陈皮柑加工厂的建成,村集体每年增收超240万元,并带动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新马村,山苏基地不但能吸纳当地留守劳动力参与管护,丰收时预计亩产值可达25000元,可帮助村民每年实现增收约4万元……
数据印证着变化。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源潭镇正锚定“一带两城三区”发展定位,聚焦产业项目、镇村风貌、社会助力三大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城乡融合加速推进、资源要素充分集聚,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聚焦产业项目
点燃产业强镇引擎
在广东雄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雄星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卷卷PVC环保薄膜出现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这些优质产品将从此处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作为全球PVC行业的领军企业,位于源潭镇的雄星公司是一家专注于PVC环保薄膜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总投资2亿元建设的二期6.3万吨PVC压延膜扩建项目已投产,预计2025年公司年产值将达到8亿元,2026年突破10亿元。
“之所以选择落户源潭镇,主要看中这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能降低物流成本。政府提供的土地资源支持、国债资金奖补和技术改造扶持,解决了企业落地和发展的关键问题。”雄星公司行政总监李腊勇表示,源潭镇的产业集群为企业带来了协同效应,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技术创新氛围浓厚,资源共享平台完善,有力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清城区传统工业大镇,目前源潭镇正重点发展高端建材陶瓷和新材料产业。近年来,源潭镇以雄星公司、家美陶瓷、东鹏陶瓷、钛美铝业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推动传统陶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延伸现有产业链,着力推动雄星工业园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已引进14个物流项目,计划总投资96.17亿元,已完成投资约31.9亿元,其中6个项目已投运,4个项目在建,4个项目待建。
位于清城区源潭镇的中国南部物流枢纽园区
2023年以来,源潭镇共推动引进45个项目,总签约投资额约100.1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42.26亿元;促进总投资约89.15亿元的37个项目顺利动工;推动24个项目(试)投产,累计完成投资约26.21亿元。1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3943亿元,完成率127.63%。去年9月,源潭镇成功入选广东省科技厅“百千万工程”第二批专业镇建设名录。2025年源潭镇首次上榜由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全国千强镇研究成果,位列全国第886名。
聚焦镇村风貌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环境不但变美了,出行也更便利了。”近年来,家住青龙村的村民越来越感受到“百千万工程”带给生活的新变化。彩虹路的建成使用让村民们出行更加便利,村民们更是无偿让地、砍竹,净化美化青龙河,“彩虹小路净河道”让村民频频点赞;青上村后山,新打造的青龙休闲公园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随着乡村绿化工作开展,源潭镇将青龙青上村后山进行了清理,修建了一条上山道路,并在道路两旁种下红花风铃木。青龙村党委副书记潘炳森介绍,去年种植的290棵红花风铃木,在管护员和村民的共同保护下,基本全部存活,并在今年春节迎来了首个花期。
“以前村后的山上是竹林和桉树,杂草丛生,人迹罕至。道路平整之后,种上花木,大家也都愿意到后山休闲散步了。”村民陈先生说,环境好了,大家也会齐心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美丽风景。潘炳森表示,今年源潭镇在青上村后山加种了包括火焰木、风铃木、美丽异木棉、香樟树等在内的700多棵苗木,并加大对苗木管护,不断丰富休闲公园的景色。
青龙村是清城区源潭镇推进农村风貌持续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源潭镇累计投入4885万元建成整洁村33个、示范村29个、特色村12个,全部达到整洁村以上;“十里风光·源来有你”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优秀”等次并全市通报表扬;成功打造迎咀赤狮坑新村、大连大㘵村、东坑张屋村3个整村风貌提升示范点。
美丽的源潭镇大连大㘵村
期间,源潭镇开展植树活动256场次,落实苗木种植9万株,累计发动超1万人次参与绿美建设,高标准推进“五个一”绿化景观建设和16个主题林;主干道种植火山榕、勒杜鹃、红花继木等,形成11公里景观绿化带;打造了334个“四小园”,面积约5万平方米,打造了15个美丽庭院。
值得一提的是,源潭镇还创新镇村干部分片包村制度,大力推行每周2次下村和“逢8出发”行动,全镇保洁员队伍276人,镇村环境提升成效明显。此外,主干道、重点部位完成1744栋建筑风貌提升。
聚焦社会助力
激活共富内生动力
今年3月17日,雄星公司向清城区慈善会定向捐赠138万元,专项用于源潭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雄星公司已累计捐赠超500万元,其中,138万元定向支持“百千万工程”,300万元用于升级村道、修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位于源潭镇大连村的长隆·源潭万亩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
发展之要在产业,产业兴则百业旺。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中,除了雄星公司,还有不少源潭镇辖区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帮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激活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源潭镇与长隆集团携手共建万亩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和千亩陈皮柑种植加工基地,以“农业+文旅”双核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共投资1535万元扩种丝苗米和陈皮柑。
源潭镇打造“源来有米 皇后娘粮”高端丝苗米品牌
目前,万亩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建设丝苗米育秧、烘干、加工、仓储、销售等全产业链配套,引入无人机飞播、智能农机等智慧农业技术;陈皮柑加工厂已投产,种植基地今年扩种至1000亩,收成后年产量约50万斤,年产值约200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超240万元,不断擦亮“源来有米”“源来有柑”等品牌。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户可获得土地租金、股金分红及“家门口”务工收入,实现“田里收租金、村口挣薪金”。
除了一、二产业,还有多家公司在源潭镇投资建设飞霞山旅游经济带(国家级登山步道)、飞霞农田项目、清远南峡房车露营基地等多个三产项目,集中优势力量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提升”。
三年来,源潭镇辖区内众多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代表积极回报家乡,以实际行动鼎力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政企同频共振、齐心协力擘画城乡高质量发展最大“同心圆”。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辖区企业累计捐资超7166万元助力“百千万工程”,让这座“绿色陶都 空港新城”工业重镇充满生机活力,社会共建成色愈浓,“三年初见成效”愈加显著。
编辑:刘青青
校审:邓渝
二审:邵雅莉
三审:钟志军
来源:清城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