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限价”风波炸了锅,白酒价崩还会止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8:14 1

摘要:我叫小李,平时就爱看消费市场怎么变脸,这两天茅台限价的说法,热了又冷,大家心里都犯嘀咕,曾经人人当硬通货的那瓶酒,现在要靠“禁降价”的传闻护价格,这事听着不对劲吧?

我叫小李,平时就爱看消费市场怎么变脸,这两天茅台限价的说法,热了又冷,大家心里都犯嘀咕,曾经人人当硬通货的那瓶酒,现在要靠“禁降价”的传闻护价格,这事听着不对劲吧?

据称电商平台不让商家低于市场价卖茅台,低价就罚,平台立刻回应,误读,说是查假货,不动商家定价,看着像乌龙,不过呢,懂的人都明白,价格体系扛不住了,传闻也好回应也好,都是稳场面,茅台还要不要靠限价续命?

价格怎么了,去年年初,53度散装飞天单价还在2220.1,最近只剩1640,一年多跌去26%,你说夸张不夸张?茅台1935当时风头很猛,单瓶冲到1800,现在直接跌破600,三分之二蒸发,王子酒、迎宾酒也扛不住,一路向下,还稳得住吗?

更扎心的是心态变了,以前平台挂低价还不限量,大家第一反应是假货,谁敢买,现在越来越多人认账,茅台可能就值这个价,高定价不靠只靠品质,更多靠经销商囤货炒作,靠社交场合撑面子,这么多年不是没见过吧?

泡沫一破,价格往价值回去,这叫市场规律,经销商不再拿酒当理财,赶紧清库存,先止损,再想活路,靠炒作维持的买卖,长不了,这话难听,但挺实在。

然后看大盘,不只是白酒,整个酒精行业都在降温,白酒产量去年只有414.5万吨,不到2016年的三成,今年前九个月265.5万吨,同比再跌近一成,企业端更受伤,九成以上营收利润双下滑,有的利润跌六七成,还有人亏着卖,只为腾库位,这种日子谁愿过?

啤酒苦不苦,去年全国产量352亿升,比2013年巅峰少了近三成,烧烤摊老板都说,现在客人按瓶点,不爱整箱,喝得少,浪费也少,红酒更悬,国产去年只剩2.6亿升,相比2015高点暴跌77%,不少中小酒厂关停,你说这是不是趋势?

生活里的变化也好懂,节假日单位采购缩了,走亲戚送酒也不挑高端,婚宴寿宴用酒更克制,很多人主动选低度酒,果汁茶饮来一部分,你去几场看看就知道了。

说到底,消费逻辑换了三道底色,健康意识抬头,体检成常态,看报告看肝指标,少喝酒多养生,从口号落到行动,酒桌上那套不喝不给面子的劝酒,大家都不待见了,理性社交,喝好为止,这才是主旋律吧?

中年人戒酒比率往上走,年轻人聚会更爱茶饮、气泡水、低度果酒,高度白酒退场,面子不再是主角,健康更值钱,这一来,酒精消费的空间就缩了,你身边是不是也这样?

还有就是消费更务实,不是说手头更紧,是不愿给品牌溢价买单,更看重产品本身,几千一瓶的高端白酒,要不要,得想一想,商务宴请也没那么多了,靠拼酒拉近关系的老路在退,效率和专业主导,场景变了,酒就不好卖了。

年轻人这一代口味彻底不一样,开放,重健康,对白酒那套酒桌文化有天然抵触,低度、口感多样、无糖、好喝不难喝,才是他们的爱,精酿、果酒、气泡酒、无糖茶饮轮番上场,白酒进得了局吗?

健康觉醒、体检普及、关注肝脏、劝酒退场、理性社交、商务宴请缩、年轻人换口味、低度饮品上位、品牌溢价退潮、囤货逻辑崩、价格回归、经销商清库存,这些因素一起发力,行业就冷下来了,对不对?

结果呢,酒精行业的冬天,还会走一阵子,靠“限价传闻”稳盘,治不了根,品牌要放下身段,回到产品,把度数、口感、健康、场景重新做一遍,主动适配新消费,才可能穿过寒风。

对普通人来说,少饮酒,重健康,这波行业寒冬,可能就是一场消费升级,至于市场会怎么走,还要看下一步谁把产品做成你愿意为之举杯的那个理由。

来源:田间放纸鸢的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