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帮农民工讨薪、为被家暴妇女撑腰、支持年幼孩子继承房产......近年来,凤泉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聚焦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在人大机关的监督支持下,依托“暖阳工作站”、支持起诉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法治研习馆、“暖阳e站”五大平台和10
“俺们的事去哪儿都说没法儿管,拖了4年,今天终于解决了,还是检察院中!”
今年1月,在凤泉区一村委会,11位老人手里攥着迟发的工钱不住地向身边的检察官道谢,冬日暖阳照进屋内,洒在老人们充满喜悦的脸上。
帮农民工讨薪、为被家暴妇女撑腰、支持年幼孩子继承房产......近年来,凤泉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聚焦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在人大机关的监督支持下,依托“暖阳工作站”、支持起诉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法治研习馆、“暖阳e站”五大平台和10项保障机制,构建起“惠‘凤’暖阳”特定群体权益保障体系。
工作中,人大代表依托代表联络站深察民情、传递民声,为检察办案提供精准线索;检察院以“多元救助”解群众急难,用“源头治理”固权益根本,靠“多方联动”聚人大、基层组织等合力,最终将检察为民的答卷,书写在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件里。
暖阳初照:从“单一”到“多元”解急难麻绳专挑细处断。
轩轩(化名)出生不久父母离异,4岁时独自抚养他的父亲病逝,只能跟着没有固定收入的母亲、外婆和两个姐姐挤在40平方米的房子里。父亲生前留下两处房屋,却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姑妈占用。
“这娘儿俩太可怜,全村人都看不下去。”2023年10月,轩轩所在村村委会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来到凤泉区检察院求助,希望通过法律途径帮孩子要回本该属于他的遗产。
凤泉区检察院接到线索,在进行全面调查后,开展了救助工作:一方面,决定支持起诉,维护孩子的合法继承权;另一方面,帮助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发放司法救助金,还协助母子俩申请到廉租房。一系列救助措施既解决了娘儿俩的燃眉之急,又保障了孩子的合法权益。2024年12月,法院判决轩轩依法继承父亲的房屋及院落。
“办案中,我们会对困难群众开展司法救助,发放一定数额的救助金,但作用有限。我们发现,很多被救助对象同时也符合如低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补贴、‘春蕾计划’等社会救助条件,却因为信息不对称,群众不清楚申领政策,相关部门不掌握救助线索,造成救助手段单一。”凤泉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负责人路家峰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帮助涉案困难群众,该院在2023年建立“暖阳工作站”,联合民政、教育、妇联等6家单位制定《凤泉区涉案困难群体多元救助支持协作办法》,建立救助专员、联席会、线索共享等制度,明确救助范围和重点,强化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心理疏导、就业培训等综合配套救助措施的运用,实现从“救急”到“长远帮扶”的全方位救助。
“暖阳工作站”旨在为困难群众提供经济帮助,与之配套的支持起诉工作室则是为特定群体通过民事诉讼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一站一室”协同发力,由之前单一的司法救助转变为“司法救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支持起诉”的多元救助模式。同时,该院联合民政、教育、妇联等相关部门细化妇女、儿童救助措施,出台具体办法,将“5+2”类困难妇女列为重点救助对象,已为12名困难妇女发放救助金10万余元,为7名困难家庭女童发放救助金4万余元,推动区妇联将2名符合条件的女童列入“春蕾计划”,让“暖阳”精准照进每个困境角落。
暖阳普照:从“个案”到“类案”防未然上医治未病。“杨某某每天90元,共50天,工资4500元......”
“闫某某每天80元,共2天,工资160元......”
“陈某某每天80元,共27天,工资2160元......”
......“共计29800元。”2024年5月,11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来到凤泉区检察院反映,某公司老板以破产为由拖欠他们工资4年之久。该院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帮助老人拿回了工资。
办案团队并未就此止步,一方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出台了《关于建立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的意见》;另一方面,在辖区深入调研,形成《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调研报告》。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买世蕊以该案例为蓝本,提出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无独有偶,该院在农民工护薪案件中,推动出台了《凤泉区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事规则》《凤泉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职责分工和工作规则》等制度机制,以此帮助行政机关追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700万余元,帮助130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200万余元。其间,探索总结的“三联”工作法,获评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做法。
“一起案件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类问题,一个受害人身后往往站着一个群体。高质效办案就是要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凤泉区检察院检察长连丽娟介绍,该院在特定群体权益保护案件办理中形成了“办理一起案件、调研一个领域、发现一类问题、建立一套机制”的“四个一”办案模式,先后推动出台19项制度机制,把“个案微光”聚成“系统防护”,实现从个案办理、类案梳理到推动社会治理的全链条升级,达成“办理一案、惠及一群、治理一片”的成效。
暖阳聚能:从“独行”到“同行”成合力群力聚,民生兴。
“幼儿园给我们缴纳社保了,前几年的也补上了!”凤泉区某幼儿园一名女职工得知自己成功参保后,把报喜电话第一个打给了凤泉区检察院的承办检察官。
今年6月,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得知,辖区内有34名私立幼儿园的女职工未参保,遂决定开展行政公益诉讼。从参与调查、听证到共同研判方案,人大代表全程跟进,并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必须依法缴纳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的意见,最终督促幼儿园完成整改,34名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这一案例,是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监督温度”解民生难题的生动体现。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进驻”检察院,依托代表扎根基层的优势,人大组织与检察院共同搭建了“民声收集—民意落实—民生改善”全链条。人大代表带着“问题清单”访民情、提线索,坐进听证席献良策,让监督更贴民心;同时,区人大常委会与该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办法》,探索了“四式两融合”工作法,实现法律监督与人大监督同频共振。目前,人大代表已反馈群众意见19条,50余名人大代表为检察工作提出高质量建议,“人大+检察”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
为破解权益保障“事后补救”的局限,区检察院建立了法治研习馆,依托基层网格员和“法律明白人”组建基层法律监督联络员队伍,通过举办法治大课堂,培养群众身边的依法维权明白人,及时收集线索反映问题,变“被动救助”为“主动预防”。
曾遭遇家暴、又舍不得孩子的小敏(化名),就是法治研习馆“主动守护”的受益者。基层法律监督联络员了解了她的难言之隐后,及时向检察院反映,检察院帮其申请民事支持起诉,法院依法作出裁定,下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小敏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不用跑腿,手机上就能反映问题,还能随时看进展!”提起暖阳e站,不少群众竖起了大拇指。为破解特定群体跑腿难、咨询难,凤泉区检察院打造了智慧服务平台“检民交互”一体机,能通过可视化界面,清晰展示支持起诉、司法救助、代表联络等工作进展,让群众指尖一点就能了解“全流程”;“检民通”微信小程序开通24小时服务,群众有法律问题、矛盾纠纷,在线提交后就有专人“接单办理”。
截至目前,“检民通”已受理群众诉求并办理支持起诉案件9件,办结率达100%。正如连丽娟所说:“为群众全心全意服务,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永远在路上。凤泉区检察院将持续携手人大组织,推动特定群体权益保障扩面提质,以更优机制、更暖服务,让司法暖阳照亮民生路。”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