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猎捕、买卖违法!这些误区别再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6:41 1

摘要: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既是要有力震慑破坏鸟类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澄清、纠正社会公众在鸟类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转自:中国环境网

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既是要有力震慑破坏鸟类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澄清、纠正社会公众在鸟类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常见观赏鸟可随意猎捕交易。许多人觉得画眉等常见观赏鸟猎捕、买卖不违法。但自2021年起,画眉鸟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全面禁止猎捕与交易。如需特殊猎捕、出售、购买、运输等,都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取得省级林草部门的相关许可,否则可能构成犯罪。

误区二:“三有动物”可随意捕猎。所谓“三有动物”,即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棕头鸦雀就属于此类。有人认为其保护级别低,捕猎、销售无妨。然而,依据相关法律,猎捕“三有”鸟类需取得狩猎证,出售等行为要提供合法来源证明。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狩猎罪,如典型案例张某、姜某文、章某重非法狩猎案中,张某等人就因非法猎捕棕头鸦雀获刑。

误区三:食用、滋补可成捕杀借口。近年来,个别非法捕猎、食用野鸟视频在网络传播,让部分人误以为出于食用、滋补目的捕杀野生鸟类可逃避法律制裁。但野生鸟类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非法捕杀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可能破坏生态、触犯法律。典型案例董某君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中,董某君为给家人食用,大肆猎捕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在内的野生鸟类,最终受到严惩。

误区四:收购幼鸟、蛋卵不违法。有人觉得幼鸟、鸟蛋不起眼,非法猎捕、收购等不违法。实际上,这会破坏野生鸟类繁殖规律,导致种群减少、生物多样性受损。未经合法批准,对野生鸟类幼鸟及蛋卵进行相关操作都可能触犯法律。在典型案例陈某范等七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狩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李某等人就因通过掏窝、网捕等方式猎捕野生苍鹭、灰雁等幼鸟及蛋卵,并出售给陈某范而获刑。

误区五:网络销售、跨省运输难被查。随着网络和物流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拍卖、跨省运输销售野生鸟类,以为更隐蔽。但从典型案例张某等人网络销售棕头鸦雀、冯某海等人跨省运输蒙古百灵、画眉等均被查处可以看出可知,公安机关依托新型警务模式,全链条打击此类犯罪。任何以为通过网络销售、跨省运输等方式和渠道就可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人,一定要放弃幻想,切勿心存侥幸。

附:

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

案例1:陈某铭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案例2:董某君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案例3:张某、姜某文、章某重非法狩猎案

案例4:陈某范等七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狩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案例5:冯某海等八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