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摘要: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全面小康志》(以下简称《朝阳区小康志》)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市方志馆召开,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区志指导处相关同志,朝阳区委办副主任、区地方志办主任叶建宁,区地方志办副主任洪华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指出,朝阳区认真落实上级业务部门有关
工作动态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全面小康志》(以下简称《朝阳区小康志》)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市方志馆召开,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区志指导处相关同志,朝阳区委办副主任、区地方志办主任叶建宁,区地方志办副主任洪华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指出,朝阳区认真落实上级业务部门有关小康志丛书的编纂要求,把编纂小康志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召开调度会和研讨会,有序推进工作进度。下一步,编辑部将认真落实此次推进会精神,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进度和质量双提升,力争将《朝阳区小康志》编纂成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志。(朝阳区地方志办)
史志宣传
“拾光撷萃——西城胡同风物图片展”开幕
2025年10月29日,由西城区委党史办(区地方志办),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区文联,陶然亭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区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拾光撷萃——西城胡同风物图片展”,在陶然亭街道亭畔党群服务中心开幕。活动自7月底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摄影爱好者的2000余幅作品,经三轮评审,最终选取近百幅优秀作品参展。精选作品分三个单元展出:一是“胡同风貌,探寻胡同建筑下的深厚底蕴”;二是“烟火街巷,捕捉市井生活中的真实瞬间”;三是“古韵今风,感受胡同发展中的旧貌新颜”。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在引导观众了解西城胡同历史,感受胡同文化魅力,体会古老与现代在胡同中的碰撞与交融。展览通过光影艺术,清晰勾勒出西城胡同作为历史载体与当代空间的双重魅力,为西城文化建设留存下一份鲜活、温暖、充满生命力的视觉档案。现场同步举行亭畔党群服务中心“史志园地”揭牌仪式,“西城胡同”主题分享,进一步拓展文化传播平台,丰富文化传播内容。(西城区史志办)
“宛平记忆”讲堂第五讲开讲
2025年10月28日,由宛平文史馆、丰台区委党史办主办,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协办的“宛平记忆”讲堂第五讲在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举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孙冬虎研究员以《丰台区地名探源与历史文化》为题,用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风趣的语言,将丰台区地名的由来、演变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娓娓道来,在他的讲述中,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变成了串联起丰台千年文脉的活化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郗志群教授以《北京历史文化漫谈》为题,用宏阔的视野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风貌,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北京历史文化之旅,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两位专家的讲座,一微观一宏观,一聚焦一漫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不同维度深化了大家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认知。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丰台区校地文化合作开启新的篇章。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对丰台区历史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将更加关注和参与到本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丰台区委党史办)
昌平区委党史办在区武装部设立史志书角
近日,为持续深化史志“七进”工作,昌平区委党史办走进区武装部设立“史志书角”。这是区委党史办推动史志文化“进军营”的又一具体举措,旨在以史志资源涵养官兵精神家园,助力国防教育和军营文化建设。此次在区武装部铺设的史志书籍,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涵盖了理论文献、地方志书、综合年鉴、地情资料、党史文献、红色故事读本等多个方面。这些由区委党史办组织编纂、参与指导或收集整理的正式出版物,系统展示了昌平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辉煌的革命奋斗历程,为官兵们了解昌平历史、感悟红色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提供鲜活的本土教材。史志书角的设立不仅丰富了武装部的图书资源,更拓展了史志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使史志成果更好惠及部队官兵,为强化军民融合、共筑精神防线注入新的文化动力。(昌平区委党史办)
延庆区档案史志馆抗战研究成果获奖
近日,延庆区档案史志馆撰写的《“三位一体”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论文入选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另外,《日伪在蒙疆的毒化政策及中国军民的禁烟斗争——以察哈尔南部地区为重点》《不朽的丰碑》两篇文章在延庆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抗战系列研究成果的获奖,是延庆区档案史志工作在挖掘地方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为延庆区在全国性重大学术平台上展现地方抗战历史研究成果、讲好平北抗日故事搭建了重要桥梁。(延庆区档案史志馆)
编辑:刘 慧 审核:冯雪利来源:北京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