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稻田当教室,稻穗作教材,垃圾分类课堂“搬”进秋收田野,近日,镇海区庄市街道同心湖社区关工委以“收割金秋 ‘分’享美味”为主题,将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秋收亲子实践,从农耕体验到手工互动,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的“活课堂”。活动吸引 60 对亲子家庭参与。摘要:金黄稻田当教室,稻穗作教材,垃圾分类课堂“搬”进秋收田野,近日,镇海区庄市街道同心湖社区关工委以“收割金秋 ‘分’享美味”为主题,将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秋收亲子实践,从农耕体验到手工互动,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的“活课堂”。活动吸引 60 对亲子家庭参与。
“原来知道米饭来之不易,现在连收稻子产生的‘垃圾’怎么分都清楚了,孩子边玩边学,比在家讲一百遍都管用!”居民王先生说道。
手工互动区更是成为垃圾分类实践的“主阵地”。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用稻谷、米花创作秋收主题画作的环节。活动设置了“垃圾分类创意角”,老师鼓励孩子们在画作中加入垃圾桶、分类标识等元素。同心湖社区书记郑军表示,此次活动通过 “体验 + 实践” 模式,将抽象的分类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场景,既让青少年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更让垃圾分类从 “被动遵守” 变成 “主动践行”。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探索 “环保 + 民俗”“环保 + 亲子” 的宣传形式,推动垃圾分类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为打造生态宜居社区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通讯员 章圆圆
本文来自【浙江广电出版】,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