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从古至今,人类为何只吃食草动物的肉,却不吃食肉动物?

B站影视 2024-12-11 20:01 4

摘要: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从以前吃不起肉到现在顿顿吃得上肉,不得不说,肉类已经在我们的食谱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位置,甚至可以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从以前吃不起肉到现在顿顿吃得上肉,不得不说,肉类已经在我们的食谱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位置,甚至可以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在我们常吃的肉类中,都是一些食草动物的肉,如牛肉、羊肉、猪肉和鸡肉等等,人类作为世界的主宰者,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为什么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食物链顶端≠营养级最高

在食物链中,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是逐级递减的,越往上的物种数量相对来说,也是越来越少的,这样就形成了能量金字塔的概念,

主要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就是食草动物,在食用了植物之后,消化系统就会将植物中的能量转换成自己的能量。

两个营养级之间,下一营养级只能将上一营养级10%-20%的能量转化为自身的能量。剩下的能量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随粪便排出体外等等。

举个例子,牛吃草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相当于牛吃了10千卡的草才能长1千卡肉,再往上,狮子吃牛的话,传递效率依然还是10%,即老虎要长1千卡肉就得吃掉1千卡的牛肉,所以这样算下来,1千卡的狮子肉就需要牛吃100千卡草才可以。

所以食物链越往上,生物所拥有的能量越少,数量也就会越少。即使是把地球上所有食肉动物全部吃掉,估计也不够人类塞个牙缝。

投入与回报。

上面提到,能量在每一级的传递中都会有损耗,每一级的生物只能传递自身10%-20%的能量,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那么供养食肉动物的能量要比供养素食动物的能量大得多。

打个比方来说,羊吃了10千卡能量的草,但是传递效率只有10%-20%,也就是说这只羊最多只有1-2千卡能量转化为身上的组织。

同理,如果狼吃了羊肉,1千卡的羊肉最多只能让狼长0.1-0.2千卡的肉。

那么同样消耗了10千卡能量的草,如果人类选择吃羊的话就可以得到1千卡能量的肉,但选择吃狼的话就只有0.01千卡热量的肉,明显还是吃羊划算啊!

动物身上病毒多。

众所周知,动物身上非常容易寄生病毒、寄生虫等等,几乎所有的食肉动物身上都携带着大量的微生物,最典型的例子是老虎。

科学家发现它们在互相舔毛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互相传播病毒,从而让对方产生抗体。如果你一不小心在野外被狮子咬了一口,又没有及时清理伤口,狮子口中的微生物很容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人体,从而影响到人体健康。

除此之外,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相对于食草动物而言,食肉动物身上的病毒和细菌更多,这是由于有些有毒物质是无法被动植物排出体外的,只能随着食物链一级一级的富集到顶端。

比方说一颗小草含有有毒物质的浓度很低,影响不到小草的生长,而兔子由于吃的草比较多,因此有毒物质会在兔子体内进一步富集,然后当老虎把兔子吃掉之后,毒素又会进一步的在老虎体内富集。

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的话,就会更容易感染病毒,因此从安全这一方面考虑,人类才会选择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不适合大面积养殖。

俗话说得好“柿子要捡软的捏”,食草动物对人类的危险度明显要低于食肉动物,比如你去捕猎的时候,碰见了一只老虎和一只梅花鹿,你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捉梅花鹿,而选择离老虎远远的。

食草动物一般都是比较温和的,容易捕捉,而且是群居动物,数量上也比较多。相反,食肉动物通常都具备尖牙利爪,大多数都是非常凶猛的,在体格上也要比食草动物壮,并且极具攻击性,所以人类猎杀食肉动物很不容易,如果强行捕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甚至是被它们反杀,更别说是大量的养殖了。

即使是在有武器的今天,捕杀食肉动物依然要比捕杀食草动物的危险性高很多,趋利避害,为了自己的安全,人类自然要选择好“欺负”的食草动物。

还有人认为,食肉动物的肉并不好吃,而食草动物的肉则显得更加鲜嫩,人类对于食肉动物的味道并不是很喜欢,同样是肉,那我们为何不吃好吃的食草动物呢?

不过关于这一点,科学家并没有严格的考证。

我们其实也会吃一些食肉动物。

现在人类也吃食肉动物,比如我们吃的很多海洋生物都是肉食性动物,如常见的带鱼、龙虾、鱿鱼,这些都是人类的食物。

还有很多鸟类也是食肉动物,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就是以昆虫为食的一种食肉动物,而在两广地区,人们吃野味时,鸟类也是人们的盘中餐。

除了鸟类之外,有些人类还会吃蛇、果子狸、狗肉,但是这些人只是小部分人,我们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肉食来源,主要还是那些鸡鸭鹅牛羊猪等。

在此还要提醒一下各位,野味(尤其是国家保护动物)大家可一定不要吃,因为野味身上通常都有不明寄生虫和病菌,非常不安全。

最后,就是出于以上这些考虑,人类才不选择食肉动物而选择食草动物的。

来源:秋霞聊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