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学校的“童心传声筒”收到了一封格外特别的来信。信出自一名匿名学生,字里行间满是认真:“我发现学校对学生倡导光盘行动,却对老师的食物浪费置之不顾。我向您提出建议,对教师剩饭菜量也进行管控,真正做到全员光盘。”读完这封信,我满心欢喜又倍感欣慰。这份敢思考、愿
最近,学校的“童心传声筒”收到了一封格外特别的来信。信出自一名匿名学生,字里行间满是认真:“我发现学校对学生倡导光盘行动,却对老师的食物浪费置之不顾。我向您提出建议,对教师剩饭菜量也进行管控,真正做到全员光盘。”读完这封信,我满心欢喜又倍感欣慰。这份敢思考、愿发声的态度,远比建议本身更有价值。这恰恰证明,孩子早已把自己当成校园的“小主人”,用稚嫩却真诚的视角,为学校管理补上了重要的一笔。
“童心传声筒”是学校专为孩子们设立的校长信箱,它不仅悄悄拉近孩子与校长的距离,搭建起彼此信任的沟通渠道,更能让学校听到最真实的儿童声音,让学校生活更精准贴合孩子们的真实需求。
孩子们和“童心传声筒”的互动,总是充满温度。有的会写下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暖心小事,传递生活中的善意;有的遇到伤心事、烦心事,也会来这里寻求帮助;还有的会对学校环境布置、规范要求、学习需求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描绘对美好校园的期待。学校也建立起完善的回应机制,不辜负每一份真诚。收到实名信件,校长一定会和孩子一对一沟通,好好倾听他们的想法,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匿名信件,学校会在每周一的晨会,或是通过红领巾广播,公开反馈问题。要是遇到有代表性的好建议,我们会在行政会议上专题讨论,或是借助少代会推动落地。这些做法就是想鼓励更多孩子主动站出来,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为让“童心传声筒”的价值更深远,我们将持续推进三项行动。一是打造可视化反馈渠道,在校园公告栏或学校公众号设专栏,让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被重视。二是推动学生深度参与决策,针对食堂菜单、活动策划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务,先通过“童心传声筒”征集想法,再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最终决策,强化其参与感与归属感。三是做好经验分享传播,将优秀建言案例、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故事整理成手册或制成短视频,在校园内分享。
我们始终相信,当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能被用心倾听、自己的想法能改变校园,“让孩子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来源:网上轻松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