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要跟BBC死磕到底了,张口就要10亿美元赔偿,起因就是一段被剪辑的演讲视频。
特朗普要跟BBC死磕到底了,张口就要10亿美元赔偿,起因就是一段被剪辑的演讲视频。
这事最近在欧美舆论圈炸开了锅,一边是百年媒体巨头,一边是前美国总统,这场跨大西洋的互撕,看点可真不少。
事情得从BBC去年10月播的一部纪录片说起,片名叫《特朗普:第二次机会?》。
里面有段特朗普2021年1月6日的演讲片段,把“我们将走向国会大厦”和“我们全力以赴地战斗”拼到了一起。
这两段话在原演讲里隔了50分钟,本来没啥关联,可这么一剪,意思就完全变了,看着就像特朗普在直接号召支持者冲击国会。
这种明显违背新闻真实性的操作,很快就被英国《每日电讯报》扒了出来。
BBC内部备忘录都显示,这种剪辑被认定为“严重误导”。
纸包不住火,今年11月,BBC总裁蒂姆・戴维和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德博拉・特尼斯直接辞职了。
作为全球知名的公共媒体,犯这种低级错误,丢官撤职一点都不冤。
特朗普这边可没闲着,抓住这个机会就发起了攻势。
他的律师直接发了法律函,要求BBC撤回纪录片、公开道歉,还得赔偿至少10亿美元。
本来想特朗普也就是做做样子,后来发现他是来真的,律师函里还特意提了美国诽谤法里的“实际恶意”标准,说BBC是故意造假误导公众。
公共媒体的生命线就是客观真实,BBC这次显然踩了红线。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都借机吐槽,说BBC在涉俄报道里也有过类似的“系统性造假”。
个人觉得,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媒体,剪辑素材都得有底线,不能为了制造话题、迎合某种立场就随意拼接。
毕竟观众看新闻是为了了解真相,不是看精心编排的“剧本”。
BBC这次的失误,不仅让自己陷入公信力危机,还引发了英国国内的连锁反应。
有保守派议员直接呼吁,要重新审查给BBC的公共资金拨付。
毕竟花着纳税人的钱,却做出误导观众的事,确实没法给公众一个交代。
英国首相斯塔默虽然嘴上说不认为BBC有系统性偏见,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场风波已经让这家百年媒体的声誉受损严重。
其实仔细想想,BBC会犯这种错也不是偶然。
在当下的政治极化环境里,公共媒体想保持绝对中立本就很难。
一边要照顾不同立场观众的感受,一边又要追求新闻的传播度,难免会有人动起“剪辑造话题”的歪心思。
可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一次轻率的拼接,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挽回公众的信任。
不过这场诉讼真要打起来,怕是没那么容易。
特朗普援引的“实际恶意”标准,可不是那么好证明的。
简单说,得拿出证据证明BBC明知剪辑后的内容是假的,还故意播出来误导人。
而且BBC是英国媒体,那部纪录片主要在英国播出,没在美国境内传播,这就给特朗普的举证增加了不少难度。
法律界的专家都觉得,特朗普这波操作,政治意味可能比法律诉求更浓。
他自从2024年连任以来,就总把诉讼当政治工具用,之前还告过ABC、CBS这些美国媒体,最后大多以和解收场。
这次盯着BBC不放,一方面是借题发挥,打压批评他的媒体;另一方面,2026年总统大选也不远了,塑造一个“被主流媒体迫害”的形象,刚好能巩固他在保守派里的支持率。
而且英美两国的法律差异也让这场诉讼充满变数。
要是在英国起诉,纪录片去年10月播的,现在早就过了一年的诉讼时效。
就算能起诉,英国法院对媒体诽谤的赔偿金额也很低,跟10亿美元差着十万八千里。
要是在美国起诉,又得证明BBC的内容在美国造成了实质损害,可人家根本没在美国播,这就有点两难了。
如此看来,特朗普大概率也知道这场官司不好赢,但他还是选择高调发起诉讼。
说白了,他要的不是法庭上的胜利,而是舆论场上的优势。
通过把“BBC造假”这个话题炒热,既能让自己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又能借机攻击主流媒体,简直是一举两得。
这种“法律战+舆论战”的组合拳,他玩得可太熟练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这种模式被更多政治人物效仿,以后媒体监督的空间怕是会越来越小。
媒体本来就是社会的“瞭望者”,对政治人物的言行进行监督是职责所在。
可如果动辄就面临天价诉讼的威胁,恐怕很多媒体都会变得束手束脚,不敢轻易发声。
这对新闻自由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说到底,特朗普和BBC的这场10亿美元诉讼,早就超出了普通的法律纠纷范畴。
它更像是一场媒体与政治的跨大西洋博弈,一边是坚守新闻真实的底线,一边是利用舆论造势的政治算计。
BBC用一次轻率的剪辑,付出了高管辞职、公信力受损的代价;特朗普则借着这场争端,继续强化自己的民粹叙事。
至于最后官司会怎么收场,现在还不好说。
可能是BBC私下和解,也可能是特朗普见好就收。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风波会给全球媒体和政治生态,都带来不小的影响。
毕竟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真实才是最宝贵的东西,不管是媒体还是政治人物,都不该轻易辜负公众的信任。
搞不清那些总想靠“造假”“炒作”博眼球的人,难道忘了,纸终究包不住火,真相早晚都会浮出水面。
来源:木鱼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