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反差的名场面,必须是李纨的稻香村——20岁不到就守寡,在贾府活成“槁木死灰”,连宫花都没资格领,却在自己院子里种满几百株火红杏花,开得跟“喷火霞蒸”似的!要知道“红杏出墙”的说法人尽皆知,封建时代的寡妇连笑都得憋着,曹公为啥偏让她种这“招闲话”的花?难道是暗戳戳藏了啥没说透的秘密?摘要:《红楼梦》里最反差的名场面,必须是李纨的稻香村——20岁不到就守寡,在贾府活成“槁木死灰”,连宫花都没资格领,却在自己院子里种满几百株火红杏花,开得跟“喷火霞蒸”似的!要知道“红杏出墙”的说法人尽皆知,封建时代的寡妇连笑都得憋着,曹公为啥偏让她种这“招闲话”的
第四回明明白白写着,李纨不到20岁就没了丈夫贾珠,成了荣国府的寡妇。在那个年代,尤其是贾府这种顶级世家,对寡妇的规矩简直严到窒息——不能穿鲜艳衣服,不能跟男人多说一句话,连娱乐活动都得戒掉,活着就像个“活死人”。
第七回里薛姨妈送宫花,姑娘媳妇们都有份,唯独漏了李纨!周瑞家的说得直白:“李纨是寡妇,不能再栽花了”——这“栽花”可不是真的种花,是说寡妇得守节,不能有半点“风月心思”,连好看的宫花都得避嫌!
更让人窒息的是,周瑞家的送花路过她院子时,李纨正在午睡,却连帘子都不敢放下,得让所有人都看见她“规规矩矩”,就怕被人嚼舌根说闲话。
换谁20岁刚生完孩子就没了丈夫,还得被这些规矩捆着?白天强装镇定管着孩子、理着家,晚上对着空房发呆,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活生生把自己熬成了“没感情的木头人”。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连花不敢碰”的寡妇,搬进大观园后,直接放飞自我了?
大观园简直是李纨的“解放区”!以前在荣国府,到处都是长辈的眼睛、下人的闲言碎语,她得时刻端着“寡妇奶奶”的架子;可搬进稻香村,身边都是黛玉、宝钗、探春这些年轻姑娘,没人再天天盯着她“守规矩”,她心里藏着的“少女心”终于藏不住了!
- 诗社刚成立,她立马自荐当社长,还主动制定规则、催大家交稿,比谁都积极,完全没了以前的死气沉沉;
- 冬天跟姑娘们围炉烤肉,手里拿着铁叉烤得不亦乐乎,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哪里还有半分“槁木死灰”的样子?
- 更离谱的是第63回,她居然打破贾府规矩,晚上跟着姐妹们偷偷去怡红院给宝玉庆生,又喝酒又抽花签,还调侃探春“你这‘日边红杏’的签,将来指定是要当王妃的”,活泼得像个没长大的小姑娘!
而她院子里那几百株火红的杏花,根本不是“招闲话”,是她藏不住的生命力啊!20多岁的年纪,本该是花枝招展、尽情享乐的日子,可她因为寡妇身份,硬生生憋了好几年。杏花红得热烈、开得奔放,就像她心里那股没处发泄的劲儿——就算身份不允许,我心里也照样有阳光,照样想活得热热闹闹!
你细品《红楼梦》里跟“红杏”沾边的人,没一个命差的:
- 丫鬟娇杏就因为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从普通丫鬟一路逆袭成夫人,成了书中少有的“好运代表”;
- 探春抽花签抽到“日边红杏”,后来果然远嫁藩王,成了王妃,在一众姐妹里结局算好的;
- 李纨这几百株红杏,其实是曹公提前剧透她的好运!第五回她的判词写着“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她的儿子贾兰后来金榜题名、绝路高登,她也凭着儿子得到了诰命,成了“珠冠凤袄,福寿圆满”的贵夫人。
要知道贾府抄家后,宝玉、贾琏这些子孙要么流浪要么落魄,只有贾兰和李纨逆风翻盘,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好日子。这几百株红杏,哪里是“不吉利”,分明是曹公给她的“幸运buff”,暗示她虽然年轻守寡,但最后能凭着自己的隐忍和坚持,熬出最好的结局!
其实李纨的故事,越品越戳心。封建时代的寡妇有多难,她就有多勇敢——表面装着“槁木死灰”,是为了在贾府立足,不被人挑出毛病;心里藏着“火红杏花”,是没丢了自己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希望。她不像黛玉那样任性,不像宝钗那样功利,只是默默守着儿子,等着属于自己的“春天”,最后终于等到了花开结果。
她告诉我们:就算身处困境,就算被身份、规矩捆着,也别丢了心里的那股“热乎劲儿”。看似不起眼的坚持,说不定哪天就会开出像杏花一样热烈的花;看似熬不下去的日子,只要不放弃,最后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好运。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被曹公的细节狠狠戳中了?你觉得稻香村的红杏,更让你动容的是李纨藏不住的生命力,还是曹公剧透的好运?如果换成你,在李纨的处境里,能像她一样守住心里的“红杏”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看看谁最懂这个“外冷内热”的寡妇奶奶~
来源:芝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