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前线激战亲信卷走1亿美元,泽连斯基遇战时反腐艰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4:34 1

摘要:战争还没结束,乌克兰内部却爆出惊人丑闻!泽连斯基的“自己人”被查出在能源领域吞了1亿美元回扣,而此刻无数民众正因俄军空袭饱受断电之苦,这笔钱本该用来买无人机防御系统,却悄悄流进了高官的私囊。

战争还没结束,乌克兰内部却爆出惊人丑闻!泽连斯基的“自己人”被查出在能源领域吞了1亿美元回扣,而此刻无数民众正因俄军空袭饱受断电之苦,这笔钱本该用来买无人机防御系统,却悄悄流进了高官的私囊。

更讽刺的是,主导调查的反腐机构,不久前还差点被泽连斯基削权,这场“内部清理”是动真格,还是危机公关?

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NABU)近期公布的“米达斯行动”细节,比此前报道更加触目惊心,调查显示,涉案集团通过操纵乌克兰国家核能公司(Energoatom)的采购合同,收取10%至15%的回扣,洗钱金额高达1亿美元,关键证据来自1000小时的窃听录音,甚至拍到了嫌疑人用行李箱装现金交易的一幕。

最新进展是,2025年9月,涉案的前能源部长顾问伊戈尔·米罗纽克在庭审中翻供,承认协助转移部分资金至海外账户,并指认其他官员参与分赃,这一反转让案件再度升温。

除了能源领域,反腐机构还盯上了国防合同,2025年10月初,NABU对国防部后勤部门突击检查,发现一批防弹背心采购价虚高3倍,且供应商是泽连斯基亲信明迪奇关联的空壳公司,尽管合同最终因质量不合格被取消,但涉事官员未受追责。

明迪奇至今潜逃以色列,而他的商业版图横跨能源、影视、军工,甚至被曝在战时通过中介倒卖海外援助物资,乌克兰调查媒体《Bihus.info》今年9月披露,其名下公司在波兰注册的物流企业,曾以“人道主义援助”名义免税进口无人机零件,最终却流向黑市。

泽连斯基近期表态坚决,要求能源部长和司法部长辞职,并计划对涉案商人实施制裁,但矛盾的是,2025年夏季,其办公室曾试图将NABU置于总检察长管辖下,被欧盟警告后才作罢。

战时的反腐尤为艰难:一方面,欧盟将反腐作为入盟谈判硬性指标;另一方面,彻查可能动摇执政根基,例如,前副总理切尔尼绍夫在录音中被代号“切·格瓦拉”,其势力深入地方政府,若深究或引发连锁反应。

基辅居民在停电中用发电机勉强维生,而官员却贪腐的新闻持续发酵,2025年10月,乌克兰社媒疯传一段视频:一名士兵在前线抱怨“后方有人靠倒卖防弹衣发财”,获得数万点赞。

民间组织“反贪行动”统计,战时大型腐败案已导致超过3亿美元公共资金流失,足够购买50套防空系统。

战争考验一个国家的抵抗力,而反腐考验其生命力,乌克兰近期案件表明,清除内部蛀虫与抵御外敌同样重要。

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每一次曝光和追责,都是向重建信任迈出的一步,唯有透明与法治,才能让战火中的国家真正走向新生。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