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9日清晨,山东海阳以东30海里,长征十一号遥六把三颗“试验三十二号”扔上550公里轨道,全程不到半小时。
“SpaceX刚吹完牛,中国火箭直接在海上升空打脸。
”
2025年11月9日清晨,山东海阳以东30海里,长征十一号遥六把三颗“试验三十二号”扔上550公里轨道,全程不到半小时。
一句话:海上发射已从“秀肌肉”变成“流水线”,谁还怀疑这就是中国航天的日常?
火箭立在半潜船上,手机信号满格,渔民直播围观。
点火那一下,海浪都没晃,镜头稳得像三脚架。
官方数据说发射频率今年破60次,平均5天一发,比地铁晚高峰还准时。
更狠的是后面那串彩蛋。
新平台“东海三号”2026上岗,24小时内能把200吨级火箭推上天,真·随叫随到。
保险费用直接砍35%,老外算完账沉默:这价格连成本都不够。
欧洲咨询公司刚发的榜单,中国商业发射份额一年涨9个点,干到28%,SpaceX同期掉7个点。
评论区一句话顶一万字:马斯克再不开源,就要被源开。
有人担心“试验”俩字太低调。
其实“试验三十四”都已经在轨加班,空间材料、新型推进、原子钟、激光通信全在小白鼠名单。
800颗在轨卫星围着地球打卡,92%国产零件,想卡脖子都找不到缝。
最扎心的是落区安全99.98%,等于说火箭残骸掉海里比中彩票还难。
海军福建舰刚服役,发射船就贴着航母跑道出海,军民两用一张网,节奏丝滑。
别再说什么追赶。
可回收火箭海上试验排期2026,南海新发射场已圈地,2028商业航天产值目标万亿。
时间表写得比爽文还直白:下一步,把发射从“新闻”变“旧闻”。
网友热评:
“5天一发?
我快递都没这频率。
”
“保险降35%,马斯克连夜学中文。
”
“试验系列都三十四了,还叫试验,懂的都懂。
”
“下回能不能顺便把我外卖送上去,省得地面堵车。
”
来源:钱玺丞@钱子鸣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