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蓝色起源公司在第二次尝试中,于周四成功实现了“新格伦”火箭助推器的着陆。这一突破标志着该公司在可重复使用火箭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商业航天市场格局注入新变量。
据《纽约时报》报道,蓝色起源公司在第二次尝试中,于周四成功实现了“新格伦”火箭助推器的着陆。这一突破标志着该公司在可重复使用火箭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商业航天市场格局注入新变量。
助推器着陆本身并非新鲜事。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早在十年前就通过“猎鹰9号”火箭实现了这一壮举,如今已能常规化操作,最近一次成功着陆就在周一晚间。但在蓝色起源之前,尚无其他公司能实现轨道级火箭的助推器着陆。
凭借连续两次发射成功,“新格伦”有望在太空运输业务中占据可观份额。中佛罗里达大学太空商业化与战略教务长格雷格·奥特里表示:“目前来看,‘新格伦’是最有希望挑战SpaceX在中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市场近乎垄断地位的火箭。”
发射倒计时曾数次中断,蓝色起源未解释故障原因,但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点55分,“新格伦”的发动机最终点火,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升空。发射三分钟后,名为“永不告诉我胜算”的助推器完成突破大气层最稠密区域的任务,随后分离并回落地球。
助推器再入大气层时,发动机点火30秒减速,巨大的尾翼引导其飞向佛罗里达海岸外约375英里的大西洋海域。在以贝佐斯母亲命名的“杰奎琳”浮动平台上空,助推器再次点火悬停,随后平稳着陆。蓝色起源员工在直播中齐声欢呼:“蓝色,加油!”
“杰奎琳”平台与“新格伦”助推器将在未来几天返回港口,该助推器可用于后续飞行,这将为蓝色起源及其潜在客户降低成本。要知道,以往昂贵的火箭助推器通常在飞行后坠入海洋,无法重复使用。
从某些角度看,“新格伦”助推器的着陆比“猎鹰9号”更令人惊叹。“新格伦”助推器高近190英尺(约58米)、直径23英尺(约7米),远比“猎鹰9号”助推器更大更重——后者高135英尺(约41米)、直径12英尺(约3.7米)。
蓝色起源评论员埃迪·赛弗特在公司直播中表示:“发射、着陆、重复——从今天开始。”SpaceX“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裁乔恩·爱德华兹也发来祝贺,他在社交平台写道:“回收轨道级火箭难度极大,干得漂亮!作为美国人,我们应为太空领域的成就感到自豪。”
周四的发射还完成了核心任务: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ESCAPADE”火星探测任务送入轨道。该任务旨在测量火星周围带电粒子的磁场。由“蓝色”和“金色”两个相同小型航天器组成的探测设备,在发射33分钟后成功部署。
这两个航天器将先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运行——该点是太空中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的五个点之一。11月晚些时候,它们将点火借助地球引力弹弓效应,进入前往火星的轨道。此外,火箭还搭载了维萨特公司为NASA研发的通信技术演示设备。
杰夫·贝佐斯创立的蓝色起源,长期以来被认为发展迟缓且不尽如人意,与如今主导航天行业的SpaceX形成鲜明对比。两家公司均成立于21世纪初,当时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比马斯克富有得多。
但SpaceX在2008年首次成功发射火箭前曾濒临破产,却后来居上。该公司赢得了NASA的货运和载人航天合同,部署了数千颗“星链”互联网卫星,“猎鹰9号”助推器成功着陆已超500次,其中一枚更是完成了31次飞行。
奥特里博士表示,助推器成功着陆意味着蓝色起源践行了其“稳步前行,勇往直前”的座右铭,“只不过有时更偏向‘稳步’而非‘勇往直前’”。他强调这是个人观点,不代表NASA或政府立场。他于3月被提名NASA首席财务官,尚未获参议院确认。
“新格伦”今年1月首次发射并进入轨道,成功完成了“蓝环”技术测试——这是蓝色起源研发的太空载荷移动技术。但当时助推器再入大气层时发动机未能重新点火,最终坠入大西洋坠毁。
如今助推器成功着陆,且公司计划明年执行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任务(包括发射大型机器人登月器),蓝色起源终于有望兑现承诺。尽管SpaceX成就斐然,但尚未向火星发射任何任务,其基于“星舰”改进的登月器也需数年才能就绪。
“新格伦”的成功对贝佐斯旗下的亚马逊也是好消息。亚马逊正打造互联网卫星星座,与SpaceX的“星链”竞争。周四,亚马逊宣布将此前名为“柯伊伯计划”的服务更名为“亚马逊近地轨道”(Amazon Leo),LEO即近地轨道的缩写,是两家公司卫星运行的区域。
奥特里博士认为,若蓝色起源持续取得成功,外界对该公司的看法“可能会迅速转变”。他指出“ESCAPADE”航天器正前往火星,“这意义重大。如果明年上半年他们能成功将设备送上月球,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宣称超越SpaceX”。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有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