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大跌亏30%?别傻了!无论牛熊,大资金留场外:跌有现金抄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13:39 1

摘要: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崩溃时刻?满仓时指数大跌,账户亏了30%,看着股价越来越便宜,想补仓却没半分现金;只能硬扛着等回本,一等就是1年多,期间看着别人抄底赚钱,自己却动弹不得?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崩溃时刻?满仓时指数大跌,账户亏了30%,看着股价越来越便宜,想补仓却没半分现金;只能硬扛着等回本,一等就是1年多,期间看着别人抄底赚钱,自己却动弹不得?

其实炒股根本不用这么被动!老股民早摸透了规律:无论牛熊,都要把大资金留在场外。利空中的下跌是捡便宜的机会,得靠场外现金接;利好下的上涨是兑现利润的窗口,别靠满仓赌。手里握着现金,才能跌时抄底、涨时落袋,再也不用怕深套。

很多散户总怕“踏空”,一看到行情涨就急着满仓,觉得“少赚一天都亏”。可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炒股最惨的从不是“没赚到”,而是“大跌时没现金抄底,被深套后走漫长的回本路”。

2021年新能源板块火的时候,我看着身边人赚钱眼红,把账户里90%的钱都买了新能源基金,只剩10%现金。结果没俩月,板块回调,基金净值从1.8元跌到1.2元,账户直接亏了30%。

每天打开账户都是绿的,明明知道这时候补仓能摊薄成本,可手里就剩这点现金,补了也没多大用。最后只能硬扛,足足等了1年半,净值才回到1.8元。这1年多不仅没赚一分钱,还浪费了无数抄其他板块的机会。

后来认识了炒股20年的老周,他一句话点醒我:“我从没见过谁因踏空亏光本金,但见过太多人因满仓大跌没现金,从赚钱变亏钱,最后割肉离场。”

老周的账户里永远留着50%现金,牛市最多用60%仓位,熊市只敢用30%。2022年A股从3700点跌到2800点,别人满仓亏20%以上,他却用场外现金分批抄底,反弹时不仅没亏,还赚了15%。

你想想:踏空只是“少赚”,手里有现金,后面还有机会;但大跌时没现金,就是“深套”,账户缩水不说,还得眼睁睁看着别人抄底,自己只能等回本。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老股民常说“利空买,利好卖”,很多新手听着迷糊:利空时大家都恐慌,为啥还要买?利好时行情在涨,为啥要卖?其实答案很简单:利空中的下跌是“真便宜”,利好下的上涨是“虚高”,而场外现金,就是为“真便宜”准备的。

就说2023年的消费股:当时因为局部疫情反复,消费数据不好,市场一片看空,很多优质消费股的市盈率跌到20倍以下,比过去5年大多数时候都低。

这就是典型的“利空中的机会”,疫情是短期问题,大家总要吃饭、买东西,消费需求的底子还在,股价跌只是情绪恐慌导致的“错杀”。

这时候手里有场外现金,就能分批买;后来疫情缓解,消费数据回暖,股价反弹,之前抄底的人随便卖都能赚20%以上。

再看2024年初的AI板块:政策一利好,资金就疯狂炒作,短期涨幅超50%,不少股票市盈率飙到100倍以上。

这就是“利好下的虚高”,利好已经全反映在股价里了,后面再涨全靠资金炒作,风险远大于机会。这时候要是满仓追进去,等利好兑现,股价一跌就是深套;但手里有筹码、场外有现金的人,早就趁机卖了兑现利润,把钱揣进兜里了。

老周总说:“市场不缺机会,缺的是有现金的人。” 利空中的下跌是市场给的“打折券”,没现金只能看着;利好下的上涨是市场给的“提款机”,满仓只能看着别人提。把大资金留在场外,就是为了“有券能领、有钱能提”。

可能有人会问:“牛市里把大资金留在场外,不是少赚很多吗?” 但老周用20年经验告诉我,场外现金的作用,比你想的重要得多,这背后藏着3个“保命逻辑”:

第一,场外现金是“缓冲垫”,能扛住大跌。牛市不会一直涨,总会有回调;熊市也不会一直跌,总会有反弹。

把大资金留在场外,牛市回调时,不会因为满仓亏得心慌;熊市反弹时,不会因为没现金错过机会。就像开车系安全带,平时看着没用,撞车时能救命。场外现金就是炒股的安全带。

第二,场外现金能抓“突发机会”。市场总有“黑天鹅”,比如疫情、国际局势变动,这些突发利空会让股价短期大跌,出现难得的抄底机会。

但这些机会往往只有几天,要是手里没场外现金,根本来不及准备;提前留好现金,才能在别人恐慌抛售时,从容地捡便宜。

第三,场外现金能稳住心态。炒股最忌心态崩了:满仓大跌时容易慌着割肉,空仓大涨时容易急着追高。

但手里有场外现金就不一样了:跌了知道能补仓,所以不慌;涨了知道还有资金,所以不贪。心态稳了,操作才不会变形,才能在涨跌中做对选择。

老周就是这么做的:牛市时40%资金买股、60%在场外,回调就补点,涨了就把补仓的卖了拿回现金;熊市时30%资金买股、70%在场外,大跌就分批买,反弹就卖一部分增加现金。

无论市场怎么变,他的场外资金永远占大头,也正因如此,20年从没深套过,每年都能稳定赚钱。

看到这,你肯定想问:“我也想留场外现金,该留多少?怎么留?” 其实不用复杂,记住两个原则,新手也能做好:

第一个原则:场外现金至少占总资金的50%。比如你有10万元,就把5万元放场外(可以存货币基金,随时能取),剩下5万元用来炒股。就算这5万元亏20%,也只亏1万元,不会伤筋动骨;要是遇到大跌,还能用场外的5万元抄底,越跌越买。

第二个原则:急用的钱,一分都别进股市。场外现金不仅是“抄底钱”,更是“救命钱”。工资、房租、生活费、孩子学费,这些钱绝对不能放进股市。

我见过有人把生活费投进去,大跌时要交房租,只能割肉亏本金,太不值了。把急用的钱留在场外,炒股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不会因为“要钱用”乱操作。

炒股就像种地:场外现金是“种子”,利空中的下跌是“播种时机”,利好下的上涨是“收获时机”。提前备好种子,才能在时机来临时播种;收获时及时收割,才能保住果实。要是没种子,再好的时机也白搭;要是不收割,果实早晚烂在地里。大家认同吗?

来源:聪颖雪碧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