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中国人一年能吃掉462亿包方便面,平均每秒有1465包被撕开,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掉到了420亿包左右。[熊吉]
2013年中国人一年能吃掉462亿包方便面,平均每秒有1465包被撕开,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掉到了420亿包左右。[熊吉]
打开外卖App,一份黄焖鸡米饭9.9元,一份麻辣香锅12元,加上平台券可能更便宜,20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手上,吃完把餐盒一扔就行,而一桶泡面现在要5块钱,还得自己烧水、等三分钟、洗碗。
美团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外卖市场规模每增长1%,方便面销量就会下降0.05%左右,这个关联度看起来不大,但架不住外卖增长太猛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
方便面在健康这件事上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检测数据显示,一包普通泡面的含盐量在6—8克之间,而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5克,脂肪含量也高得吓人,一包泡面的热量相当于两碗米饭。
“油炸的”、“防腐剂超标”、“没营养”这些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撕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后,年轻人开始计算卡路里、看配料表、研究食品标签,在这个全民养生的年代,方便面成了“不健康”的代名词。
2023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以前从北京到上海要坐12个小时火车,现在高铁4个半小时就到了,旅客在12306 App上提前选好沿途站点的外卖,到站就有人送上车,谁还会在车上泡面?
工地上也不一样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仅增长1.1%,增速明显放缓.而且现在工地条件改善了,很多都有食堂,一顿饭10块钱管饱,比天天吃泡面强多了。
方便面企业当然不会坐着等死,康师傅推出了定价20—30元的“速达面馆”系列,统一有“满汉大餐”,今麦郎做了“一菜一面”,它们用真空冷冻技术保留食材原味,配料包里有真实的肉块和蔬菜。
自热火锅、即食鸡胸肉、冻干速食汤、各种预制菜,这些新对手抢走了方便面的生意,它们看起来更健康,口味更多样,价格也差不多,选择太多了,消费者根本不会回头看方便面一眼。
日本和韩国的方便面市场却一直很火,日本人均年消费方便面45包左右,韩国更是达到70多包,他们把方便面当成一种正常的食物选择,而不是“吃不起饭才吃的东西”。
日本的一兰拉面推出过高端方便面,5包装售价3000日元,照样被抢购一空,韩国的辛拉面开发了几十种口味,还专门针对健康需求推出了低钠、低脂版本。
中国的方便面要翻身,需要的不是更贵的定价,而是彻底改变人们“泡面等于垃圾食品”的认知,真的减盐减油、用更好的配料、开发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而不是只在包装上做文章。
从吃饱到吃好,从便宜到讲究,中国人的胃口变了,那碗曾经撑起数百亿市场的泡面,如果不能跟上这个变化,终究会成为记忆里的味道。
针对这个泡面事件,网友在评论区炸开了锅。
“还记得大学宿舍里,晚上饿得不行,一包红烧牛肉面分着吃,连汤都喝干净,那味道绝了!”
“小时候为了集水浒卡,零花钱全贡献给小浣熊了,现在卡没了,面也不吃了。”
“以前吃泡面是因为穷,现在是因为懒,但懒人现在都点外卖了!”
“以前泡面卖2.5元,现在涨到5块,加点钱就能点外卖,两荤一素还送饮料,谁还吃面?”
“高铁上12306能点周黑鸭,谁还在车厢里泡面找熏?”
“不是不爱吃,是怕了!一包面含盐超每日推荐量,脂肪占八成,吃完负罪感拉满。”
“说没营养的,谁让你只吃面?加蛋加菜加虾仁,秒变豪华餐!”
“康师傅Express卖20多块,我干嘛不点现炒菜?高端面除了贵,并没甩掉‘不健康’的锅。”
“加片牛肉就敢卖30元,当我韭菜?”
你最近一次吃方便面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景下会选择泡面而非外卖?你觉得方便面要怎样改进,才能让你重新爱上它?评论区分享你的“泡面故事”或吐槽!
信源:世界方便面协会
来源:三楼的泡芙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