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771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手指变粗了、指甲变形了、指尖发黑了?别以为只是小毛病,这些微小变化,可能是身体在悄悄报警。
在临床上,很多肺癌、肝癌、甲状腺癌患者,早期就有“手指异常”。可惜,大多数人都没当回事,直到确诊,往往已是中晚期。
所以,别再忽视手指传递的求救信号。下面这5种变化,可能是癌症早期的“探头”,一定要警惕。
有位老烟民李大爷,发现自己手指末端越来越鼓,指甲也像“汤匙”一样翘起来。他觉得奇怪,跑去医院一查,竟然是肺癌晚期。
医生说,这种现象叫做杵状指。
杵状指是指手指末端组织增生、指甲隆起弯曲,远看像鼓槌。它常见于肺癌、肺脓肿、肺纤维化等慢性缺氧疾病。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肺部肿瘤导致慢性缺氧,身体为了“抢氧气”,刺激指端组织生长,才出现这种变化。
别小看手指粗了这件事,可能是肺部出了大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根手指甲下方突然出现黑线或黑斑,并且慢慢变宽、颜色加深,一定要去医院排查。
这可能是指甲下黑色素瘤,属于较罕见但高度恶性的皮肤癌类型。
此外,肝功能异常也会影响指甲。特别是肝癌或肝硬化患者常出现甲床变黑、指甲脆裂、变薄等表现。
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时,毒素容易堆积,影响毛细血管和角蛋白代谢,导致指甲发生变化。
一旦出现指甲异常,尤其是对称性、非外伤性的黑斑,要及时就医。
正常人10个手指中,大约有8个能看到白色月牙(医学上称为甲半月)。
但如果你发现月牙突然集体“消失”了,可能不是“上火”那么简单。
在临床中,甲半月减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癌症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等。
一项发表于《中华内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40%以上甲状腺癌患者在早期就有甲半月消失的现象,这可能与代谢功能紊乱相关。
当然,月牙减少也可能是正常变异。但如果伴随乏力、怕冷、体重变化、皮肤干燥等症状,就要特别注意了。
很多人手指发麻,以为是颈椎问题。但如果你发现只有某几根手指持续发麻、伴疼痛、抓握无力,就要警惕了。
有些肺癌或乳腺癌患者,早期就会出现臂丛神经受压,导致手指发麻或肌肉萎缩。这是因为肿瘤压迫神经或骨骼转移引发。
如果你曾经有肿瘤病史,或者发现指端发麻持续超过两周不缓解,一定要做影像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指甲表面如果出现横向凹陷、条纹、甚至断裂,可能是身体正在经历一次“重大打击”。
医生称这叫做博氏线(Beau’s lines)。
它常见于化疗后、严重感染、甲状腺癌或其他系统性癌症影响营养代谢时。简单理解就是:身体“元气大伤”,连指甲都长不出来了。
如果你最近没有严重疾病,却无故出现多指甲横纹、变形、变色,建议查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很多人听到“看手指能识癌”,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江湖偏方?”其实不然。
手指和指甲,是身体末梢的“健康显示器”。当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尤其是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最先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手指。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专家指出,超过60%的系统性疾病可在皮肤与指甲上找到线索。
当然,光靠手指变化不能确诊癌症,但它可以成为你提早就医的线索灯。
简单自检法:
看:指甲颜色是否均匀,有无黑斑、横纹
摸:指端是否变粗、变软,有无麻木感
感:是否有长期疲倦、体重下降等伴随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不要慌张,更不要拖延。及时到正规医院做检查,哪怕只是虚惊一场,也比错过时机强。
写在最后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它在体内“潜伏”的时候,往往会悄悄留下蛛丝马迹。手指、指甲,可能就是那个最早“报警”的按钮。
别忽视每一个小变化,别轻视每一次身体的提醒。
你对身体的用心,决定了它对你的回应。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指甲变化与全身疾病关系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第6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肺癌诊疗规范(2022年版)》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甲状腺癌临床表现分析》. 2021年院内讲座资料
来源:蜀山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