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杭州103岁张爷爷和李奶奶的抖音直播,俩人对着镜头抢最后一颗葡萄,弹幕齐刷“这才是顶级养老”。
“老了最怕的不是死,是身边连个吵架的人都没有。
”
昨晚刷到杭州103岁张爷爷和李奶奶的抖音直播,俩人对着镜头抢最后一颗葡萄,弹幕齐刷“这才是顶级养老”。
我盯着屏幕突然心慌:要是等我八十岁,连抢葡萄的人都没有,这日子怎么过?
张爷爷李奶奶每天六点起床,先互相量血压,再拍一段手指操。
评论区有人笑“秀恩爱”,可我知道,那是活命。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刚出的报告说,有伴的老人抑郁率直接砍一半,寿命硬生生多出五年多。
五年,足够多看一次樱花,多吃两百次火锅,多抱一次重孙。
这不是浪漫,是续命。
别急着羡慕。
我跑了一趟上海新开的“银发夫妻公寓”,电梯里遇到81岁的周叔,他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去买菜。
阿姨脑梗后说话慢,周叔就替她答,一句“她想吃黄鱼”,让我差点破防。
公寓前台说,这里98%的房间住着两口子,床头装双人呼叫铃,浴室放两把椅子,连康复器械都是一对。
钱不便宜,可排队到后年。
没人想孤零零地老死,哪怕吵了半辈子,最后也想死在对方呼噜声里。
科技也在帮忙。
腾讯新出的“银发守护者”小程序,能把老两口的药盒绑在一起,一人漏吃,另一人手机立刻响。
阿里健康的数据说,就这个小功能,吃药准确率飙了六成五。
听起来像冷冰冰的代码,其实救的是活生生的命。
我试用了十分钟,界面丑,字体大,却忽然明白:程序员也在怕,怕自己爸妈哪天忘了吃药,倒在家里没人知道。
深圳还有个“时光银行”,让老头老太把年轻时的合照、车票、情书存进去,AI给做成会动的视频。
我去参观,看到一位大爷摸着屏幕里18岁的自己,旁边老太太插话“你当年穿喇叭裤真丑”,大爷回嘴“你还不是被丑小子骗了一辈子”。
工作人员说,1.2万对夫妻存了记忆,吵架时点开看看,立马熄火。
我原来觉得虚,现场看完信了——人老了,就靠这点共同回忆吊着命。
别以为这些事离你很远。
我三十出头,单身,爸妈六十。
上周我带他们去体检,老爸偷偷问我:“要是我先走,你妈怎么办?
”我没敢答。
回家后翻完所有报告,给他们预约了下周的“父母约会日”——社区新活动,专车接送,老俩口单独吃牛排看电影。
我妈嘴硬“浪费钱”,却背着我熨了那条红裙子。
我假装没看见。
法律也在改。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了一条:养老院不许拦着夫妻见面,国家正在试点“夫妻同住补贴”。
说白了,官方也怕,怕病房门口那句“家属请留步”变成终身遗憾。
我查了查,补贴不多,一个月几百块,但足够买两斤葡萄,抢着吃,能笑一整个下午。
写到这里,我给自己定了两条规矩:
一,每年带爸妈拍一次合影,不拍全家福,就拍他俩,背景随便,越土越好;
二,四十岁之前找到愿意跟我抢葡萄的人,找不到也行,先学会把自己照顾好,别给未来的孩子留难题。
最后想说:
老了还能吵架,才是顶级奢侈品;
临死有人抢你手里最后一颗葡萄,才叫善终。
来源:可口麻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