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今年的双十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1:29 1

摘要:更明显的是,那些年靠双十一封神的网红大V,今年少了一多半——有人因偷税漏税黯然退场,有人因虚假宣传被封禁,还有人在流量下滑中悄悄停播。

今年的双十一,跟北方冬天的气温一样透着股凉意。

打开手机刷不到“成交额破亿”的爆热搜,朋友圈里晒购物车的人少了大半。

根据统计,今年微博上关于双11的话题讨论,相比峰值的2018年,已经下跌了将近70%。

媒体们的报道,也从过去铺天盖地的各种战绩,变成了如今的“谁杀死了双十一?”。

当然,这两年的双11热潮一直都在降温,但今年似乎尤其冷清。前两年,多少还会参与一下。今年,很多人连看都不看了。

更明显的是,那些年靠双十一封神的网红大V,今年少了一多半——有人因偷税漏税黯然退场,有人因虚假宣传被封禁,还有人在流量下滑中悄悄停播。

2023年至今,已有数十位千万级网红因违规被平台封禁,其中包括偷税漏税的“驴嫂平荣”、虚假宣传的“彩虹夫妇”、售假的“小沈龙”等。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双十一”期间活跃的TOP100网红主播中,今年仍在开播的不足40人,流量神话就这么眼睁睁碎了。就连一些流量中等的主播也纷纷转型,有的转向短视频内容创作,有的深耕垂直小众领域,曾经热闹的头部直播赛道,如今显得有些冷清。=

这波网红“集体隐身”,说穿了都是自己作的。这些曾坐拥千万粉丝的大V,不是在违法边缘翻车,就是在透支信任的路上栽了跟头。

网红的塌房也不是偶然,而是三重绞杀下的必然。

首先是监管终于“动真格”,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就查处了3.6万件涉网案件,今年更是要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从商品溯源到主体责任全给盯死了,那些靠“钻空子”赚钱的主播自然无处遁形。

其次是流量越来越“烧钱”,2020年头部主播坑位费才5万,现在翻到15万都抢着要,商家算完账发现,直播带货的投入产出比还不如传统渠道,自然不愿再当冤大头。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醒了,中国消协数据显示,2023年直播投诉超14万件,60%是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现在72%的人不会单看主播名气下单,先查口碑、比价格成了标配,没真东西的主播根本留不住人。

说到底,网红经济的底层逻辑早变了。

以前是“流量=钱”,靠博眼球攒粉就能割韭菜;现在是“信任=钱”,董宇辉靠内容圈粉,李佳琦靠选品站稳脚跟,能留下来的要么合规经营,要么有真本事。

那些只把粉丝当“提款机”,卖假货还偷税的主播,退场是迟早的事——毕竟谁也不会一直为谎言买单,更不会容忍自己的“衣食父母”拿着赚来的钱,转头就偷税漏税。

其实双十一的冷清,压根不是坏事。曾经的狂欢,是商家玩套路、主播吹牛皮、消费者被裹挟的虚假繁荣;现在的平淡,才是买卖双方都理性的成熟状态。

当购物节不再靠热搜博眼球,当网红带货回归“货真价实”的本质,这样的市场才更让人安心。流量神话褪色不可惜,行业洗牌阵痛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忘了商业的根本从来都是信任。

来源:大佬灼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