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8日,为期三天的CEIC 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幕。这场以 “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 为主题的盛会,吸引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2000余项前沿产品,接待5.22万人次现场观众与超千万次云端关注。作为全球首个聚
11月8日,为期三天的CEIC 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幕。这场以 “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 为主题的盛会,吸引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2000余项前沿产品,接待5.22万人次现场观众与超千万次云端关注。作为全球首个聚焦消费电子全链条创新的顶级平台,大会集中呈现星闪、鸿蒙、UWA等生态联盟成果,勾勒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从 “单点创新” 向 “生态共荣” 转型的清晰轨迹。
生态崛起:数据勾勒产业变革新图景
消费电子产业的生态化转型,以多维度数据展现强劲动能,覆盖联盟扩容、应用落地、政策赋能、市场反馈等全链条。
核心生态联盟规模持续壮大,成为技术同核心载体。UW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已构建起覆盖标准、生态与应用的强大超高清体系:一方面完成75项团体标准发布,基于菁彩影像HDR Vivid、菁彩声Audio Vivid的三项国标正式落地,形成 “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完整技术链条,且两大核心标准已获ITU、IEC、DVB等国际组织采纳,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另一方面生态协同效应显著,HDR Vivid生态建设单位达153家,Audio Vivid生态建设单位达122家,更在应用端实现多场景渗透——数十家主流车企超30款车型搭载相关超高清技术,累计搭载车量突破百万台,技术应用深度拓展,助力4K超高清频道建设,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卫视、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有线、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芒果TV实现HDR Vivid标准应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设立菁彩Vivid视听体验厅、授权检验实验室,让用户直观感受超高清技术魅力,双轮驱动加速技术普及。
国际星闪联盟汇聚1126家成员单位,覆盖芯片、终端、汽车电子等领域。低时延技术方案落地汽车领域,推动赛力斯、比亚迪、长安等车企多款车型搭载星闪数字钥匙,电力行业实现突破,许继电气推出首款基于星闪的智能开关柜;华为预告本月上市全球首款支持星闪音频技术的无线耳机HUAWEI FreeBuds Pro 5,2025年星闪设备总数突破亿级,彰显万亿级市场潜力。
鸿蒙生态实现关键跨越:截至2025年11月,搭载鸿蒙5的终端设备突破2300万台,连续六个季度超越iOS成为国内第二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TOP 5000应用全面覆盖,满足用户99%使用时长;鸿蒙6系统优化用户体验,直播抢购手速提升20%、游戏秒开速度加快5倍、电脑文档加载效率提高30%;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0亿台,覆盖手机、平板等全场景。
展会现场成果直观可感:1.5万平方米展馆汇聚全产业链企业,“展会+商圈” 模式日均触达人流超30万人次;创新 “展、会、节” 联动模式,菁彩音乐节融合 “科技+艺术”,展示无线3D空间音视频等技术,实现 “技术创新到体验落地” 闭环。
市场数据表现亮眼:2025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1.70%,春节期间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2%,数码产品销售量突破450万台,占消费品以旧换新总销售额的 45%;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近六成来自中国厂商,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前十中中国企业占八席,累计份额超60%。
政策红利精准赋能,推动产业成果向消费端转化。这些产业端的成果,正通过CEIC 2025大会搭建的桥梁,加速转化为消费端可触摸、可感知的体验升级,成为连接 “产业创新” 与 “民生福祉” 的重要纽带。
2025年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定义为 “超高清发展年”,作为纳入国家 “两重”“两新” 战略的系统工程,超高清产业全链条升级成效在CEIC现场清晰落地:终端端年内新增 1800万台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清机顶盒,总量突破3亿台、占比超80%,叠加千万级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的部署成果,直接转化为大会超高清体验区的 “沉浸式观影场景”—— 观众通过展会搭建的4K/8K超高清大屏,实时观看依托新终端传输的体育赛事直播,直观感受无卡顿流畅度与高色域画质带来的视听跃升;内容端新拍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基本实现超高清化,芒果TV等6家头部网络视听平台新增超高清节目占比均超40%(其中芒果TV二季度占比达75%),这一成果也通过CEIC “超高清内容展播区” 生动呈现,《大美中国》8K纪录片、优质超高清网剧片段的展播,让消费者亲身体验 “技术突破—内容丰富—终端普及” 正向循环的实际价值。
与此同时,深圳作为全国消费电子创新高地,政策落地成果在CEIC消费端展区形成强烈共鸣。当地设立的50亿元人工智能终端基金,重点投向AI芯片、智能终端等核心领域,预计带动超200亿元社会资本跟进,形成 “政府引导+市场参与” 的投资合力,这一效应已转化为CEIC “AI 智能终端展区” 的多元体验:华为搭载自研AI芯片的智能手机现场演示 “秒级图像识别”“多语种实时翻译”,比亚迪智能车载系统通过互动装置展示AI语音交互、场景化服务推荐等功能——这些产品中,有23家深圳企业的31款(含特别提名)成功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占中国入选总数的72.1%,让消费者零距离感受政策扶持下的创新实力。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覆盖37 个工业大类的完整产业链优势,也通过CEIC “产学研对接区” 的 “AI 终端拆解体验台” 直观呈现,核心零部件的性能优势与产业配套能力的协同价值一目了然,帮助消费者理解 “好产品背后的产业支撑”。
从 “政策赋能产业突破” 到 “CEIC搭建转化桥梁”,再到 “消费体验升级落地”,这一完整链路不仅让产业端的发展成果从数据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更让CEIC成为消费者提前触摸 “未来生活” 的窗口。超高清终端普及推动家庭观影向影院级体验迈进,AI 终端创新让日常交互更便捷高效——这些变化的背后,正是国家政策对消费电子产业全链条的精准赋能,既呼应了 “十四五” 规划中 “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也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国际商贸合作成果丰硕,越南商会、巴西商会组团到访,日本、印尼商会代表现场达成采购意向,生态化转型正推动产业全球化布局。UWA联盟与科纳斯标准联盟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星闪联盟计划吸纳更多国际企业加入,中国消费电子生态在全球市场释放 “磁吸效应”,展现开放共赢的发展格局。
深层逻辑:三重驱动力引领转型跨越
消费电子产业从 “单点创新” 向 “生态角逐” 演进,是技术迭代、市场竞争与产业安全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技术迭代突破单点创新瓶颈: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AI渗透率达40.2%,较上年同期近乎翻倍,终端设备向智能互联节点转型;星闪低时延技术、鸿蒙分布式架构、GPMI统一接口标准,解决设备互联痛点。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指出,鸿蒙等生态为数字经济提供坚实底座。技术跨界融合成效显著,《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白皮书发布后启动生态共建,亿航智能EH216-S获全球首张无人驾驶eVTOL运营合格证。
市场竞争倒逼商业模式升级:消费电子市场早已告别增量红利时代,存量竞争下的差异化优势愈发依赖生态构建。2024年国内手机出货量3.14亿部,同比增长8.7%,头部企业竞争焦点转向生态服务。华为鸿蒙实现 “1+8+N” 全场景覆盖,2025年Q1折叠屏手机以76.6%份额领跑国内;小米凭借AIoT生态,2025年Q1以1330万台出货量重夺国内王座。赛迪研究院专家指出,高端手机、AI PC 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UWA 超高清技术车载应用突破百万台。
数据来源:IDC
产业链安全强化生态自主可控: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成为必然选择。鸿蒙生态1.3亿行核心代码92%为自研,星闪联盟实现2.0标准体系40项技术及测试标准自主制定,关键环节突破提供硬件支撑。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法旺强调,自主技术规模化应用提升竞争力与产业链韧性。ISO原主席张晓刚指出,聚焦根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是全球产业竞争的关键。
转型路径:从技术供应商到生态主导者的进阶
CEIC 2025揭示企业转型三大路径,为产业升级提供样本。
构建技术标准话语权是生态主导权的核心:星闪联盟推动25家成员单位完成数字车钥匙从立项到量产全流程,方案纳入国标推进计划;鸿蒙吸引超100个通用办公平台适配,覆盖3800万家企业。
UWA联盟在标准建设上持续突破,菁彩视听系列标准既构建起 “团体标准筑基、国家标准落地” 的国内完整技术体系,更获国际权威组织认可,为中国产业在全球超高清领域争取关键话语权。其中,菁彩声Audio Vivid与菁彩影像HDR Vivid两大核心标准,已被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数字视频广播联盟(DVB)三大组织采纳,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
这三大组织堪称领域内 “规则制定核心”:ITU作为联合国机构,其标准是数字世界的 “交通规则”,我国主导的H.266/VVC超高清编码标准即纳入其体系;IEC是电气电子领域 “通用语言缔造者”,超85%国家转化其标准,我国超高清显示面板技术即通过其认证;DVB是数字广播 “技术蓝图绘制者”,支撑全球62%付费电视用户(IHS Markit 2025数据),欧洲、东南亚多国广电网络均采用其规范。
获这些组织采纳,标志中国从 “标准追随者” 升级为 “规则共建者”——Audio Vivid、HDR Vivid纳入国际标准时,我国企业主导或参与核心技术模块制定。这既实现中国超高清技术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质变,也呼应 “十四五” 规划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的要求,更带动产业链200余家企业突破关键技术,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打造开放协同的生态体系:华为开放鸿蒙核心能力,发布780多个闭源SDK,联合伙伴构建200个行业专属应用基线版本;软通动力、升腾资讯基于开源鸿蒙开发解决方案;长虹、vivo借 “以旧换新” 政策优化产品组合;大会 “碰投会” 链接技术、产业与资本,形成协同创新格局。
深耕场景化应用落地:鸿蒙生态融入政务、医疗等场景,服务3800家政企单位,华西妇幼鸿蒙版App适配多临床需求;星闪技术应用于汽车数字钥匙、智能座舱,东风猛士817实现远程控制,长城汽车Coffee OS3系统打造影院级视效。数字健康领域,瑞龙外科 “海山一 ® 系统” 推动手术机器人普惠,马栏山实验室方案应用于智能养老;智能家居领域,中国移动家庭大模型实现全域看护,开鸿鸿蒙推动无感体验。
展望未来:生态协同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在国家提振消费政策引领与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下,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已形成8.82万亿元规模、完备产业链的坚实基础,新形势下需坚守创新融合、绿色协同、开放包容发展路径,以核心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深化国际合作并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CEIC 2025的生态角逐,是产业转型的缩影。星闪、鸿蒙、菁彩视听技术与企业创新融合,叠加AI、大数据赋能,自主可控、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加速形成。这场角逐通过协同创新重塑价值格局,推动产业链向高质量、高韧性方向发展。
深圳以CEIC为纽带,发挥产业链、市场、创新资源优势,贡献中国方案。在国家政策引领下,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将以生态化转型为契机,深化国际合作,实现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跨越,定义产业未来航向。
编辑:许沥心
来源:陕西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