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0万砸出来的灯光秀,桥上是自拍杆森林,桥下是婴儿车长城,全息投影刚把李鸿章的影像打出来,旁边大姐一句“这谁啊”直接把历史氛围干碎。
周五晚上8点,我在三河古镇被挤得脚不沾地,手机信号都被人群挤没了,才反应过来:原来“免费”两个字才是最大的流量密码。
2000万砸出来的灯光秀,桥上是自拍杆森林,桥下是婴儿车长城,全息投影刚把李鸿章的影像打出来,旁边大姐一句“这谁啊”直接把历史氛围干碎。
更离谱的是地铁口那排汉服店,50块租一套还送塑料发簪,穿出来全是皱巴巴的“厂服”,拍照两分钟,排队半小时,回酒店发现裙角被踩成抹布。
第二天我6点爬起来冲柘皋,以为能抢到第一笼锅贴,结果合肥南站的早茶专线早被大爷大妈攻占,他们拎着保温桶,一上车就把座位全挂上塑料袋,我站着晃到古镇,锅贴队伍已经拐了三道弯。
好不容易排到,锅贴刚上桌,后面摄影师大哥的相机镜头直接怼进盘子里,油溅我一手,他倒好,拍完就走,连“借过”都懒得说。
查济更离谱,小程序显示“人流适中”,结果一进村,写生学生把巷子堵成画室,颜料盒当路障,我躲画板差点踩进塘里,艺术家们边画边吐槽:国家艺术基金的钱到账了,可村里厕所还是两条木板,一低头就能看见沼气冒泡。
大通古镇的江豚倒是真给面子,9点准时露头,可栈道上的直播团队更准时,三脚架一支,声嘶力竭喊“家人们刷火箭”,江豚被喇叭吓得掉头游回保护区,留下一江垃圾袋。
我蹲江边把面包撕成小块喂鱼,旁边小孩问我“叔叔你在喂江豚吗”,我说“喂鱼”,他妈赶紧拽他走:“别理他,脑子不正常。
”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古镇根本没变,变的是我们——我们非要给白墙灰瓦打上RGB灯,给早茶配直通车,给江豚配解说,给历史配扫码语音,最后把自己挤进别人的镜头,再抱怨“太商业”。
回城的高铁上,我删掉所有滤镜照片,只留下一张:三河那盏老油灯,被灯光秀衬得像风中残烛,灯芯短得几乎看不见,却固执地亮着。
免费的不是古镇,是我们那点想白嫖的贪心。
来源:博学的奶酪一点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