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担心被AI取代的人,已经尝到了AI的甜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10:09 1

摘要:很多人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AI取代,但事实是,AI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切实、可感的改变。“看见”技术更新的可能性后,已经有相当多的普通人,迎接、拥抱它带来的变化。

很多人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AI取代,但事实是,AI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切实、可感的改变。“看见”技术更新的可能性后,已经有相当多的普通人,迎接、拥抱它带来的变化。

文 | 思镜

编辑 | 西打

运营 | 芋头

“看见”

每到周末,毛凡会从学校出门转转。为了踏出这步,他花了整整半年。

2023年,毛凡确诊为罕见的遗传性视神经萎缩,病程发展得很快,仅仅一个多月,过去5.0的视力变成了零点零开头的数字,过往清晰的世界模糊了,未知的恐惧从中浮现。

被迫面对心理、生理漫长的适应过程,刚读大一的毛凡只能从学校申请休学,回到家中。大半年的时间里,他抗拒独立出行,世界被拒绝于家门之外。

真正让毛凡走出去的是一趟从未设想过的旅程,甚至是他过往人生中最漫长的一趟,他要参加一场独自出行的适应活动。家人送他到了车站,他独自完成了从贵州老家到上海的高铁旅程,活动对接的志愿者在车站接到他,最终完成了顺利的闭环。

毛凡意识到,只要无障碍服务、设施足够完善,想去多远的地方都不会成为问题,他只是需要适应城市之中穿行的困难。

去年12月,他作为体验者参与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的内部调研,在那次调研会上,他和其他视障伙伴们一同提出了关于打车出行的感受。找车难、上车难是最困扰视障人群出行的问题,手机屏幕上的交互操作也令他们为难。

除了程序,和人的交流也会有出现bug。即使有视障人士的标注,司机偶尔也会本能地在寻找乘客时提问,“你周围有什么标志物?车打了双闪”。有的视障人士带着导盲犬出行,但害怕狗的司机很难克制本能的恐惧,即使导盲犬经过最严格的筛选与训练。

困难真实存在,作为研发团队,能做的就是不断迭代设计。等到今年3月,萝卜快跑再次面向视障人士发起了测试。

无人驾驶车辆原本不允许动物上车,但视障订单有了额外标注,导盲犬可以顺利注册上车。需要在屏幕上完成的操作都转为语音对话,毛凡再也不用摸索着输入手机尾号,大声念出来就好。

▲ 萝卜快跑现在已经可以带导盲犬上车,并支持语音对话。图 / 讲述者提供

至于车门,只需要打开蓝牙,接近车辆,车就会连接感应,门自动打开。毛凡没有想到,萝卜快跑用语音的方式规避了寻找车门、打开的步骤,这甚至比他最初的设想还要便捷,更令他高兴的是,这项技术并不只是帮助视障人群,哪怕是其他障碍人士或者是使用手机不太方便的老人、小孩,都能从中获益,这让他觉得自己并没有特殊对待,所有人平等地享受科技成果无疑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萝卜快跑还为他提供了另一种空间。无人驾驶的车上,毛凡坐在副驾上,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车内播放着他刚刚念出名字的音乐,一种意外的平静诞生了,这是他少有的独处时刻。

这也是萝卜快跑研发团队所期望的——让出行不仅仅只是出行。负责视障相关项目的产品经理唐凤对一个场景印象深刻,一位视障人士在朋友的陪同下乘坐萝卜快跑出行,驶上一座大桥过江时,视力正常的友人描述着他们身处的场景,“我们正在桥上,窗外是非常美的落日”。唐凤的愿望是,希望萝卜快跑通过更完善的AI技术发展,让大模型代替友人向视障人士们描述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样,他们的生活也能鲜活起来。

毛凡也发现,支持视障人士出行的萝卜快跑六代车越来越多,曾经,他想打到一辆六代车要等待许久,现在他从学校出发,选中六代车后,几乎立刻就有车接单。

如今,萝卜快跑每周的全无人订单数已经超过了25万单,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过了1700万次,位列第一。同时,城市布局也在加速扩展,目前已覆盖全球22座城市。今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萝卜快跑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百度智行也拿到了上海市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从科技出发,萝卜快跑正在看见更多的需求。而对视障人士而言,萝卜快跑的迭代,也意味着他们“看见”了AI技术真正造福人类的可能。AI不再是遥远的、高大上的科技词汇,它真切地影响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 萝卜快跑现已覆盖全球22座城市。图 / 讲述者提供

改变

鹤壁三家村的村长小芳第一次用上GenFlow,是为了一场突发的“反诈课堂”。

和她熟识的环卫阿姨爱看短剧,可因为误触,不小心被诈骗分子骗走了400多块钱,这几乎是阿姨半个月的工资。小芳觉得必须给大家科普反诈知识,时间就定在转天,她得立马整理出一些案例。1997年出生的她,立刻想到了求助AI,GenFlow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她的视线。

作为年轻村官,小芳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关心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前她已经在百度文库和网盘收藏了不少真实案例、素材。打开GenFlow,就可以一键调取它们,来源可靠、准确,不会出现一些AI工具凭幻觉胡编乱造的状况。

此外,它能根据往年的图片、视频生成完整的反诈PPT,涵盖理论、故事和提醒。她只需要再把字号调大一点,解释删减一点,就能变成适合村里爷爷奶奶们理解的版本,节省了不少时间。GenFlow还举一反三,帮她搭建了一个答题网站,提高这场“反诈课堂”的互动性。

▲ 利用GenFlow可以制作PPT。图 / 微博@百度文库

这套完整的反诈宣传案例,小芳估摸着,如果要自己动手做,怎么也要将近一上午的时间,她要从下载图片开始,一步步堆出PPT的雏形,再慢慢细化,但因为有GenFlow的帮助,最终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一节课上完,村里的爷爷奶奶对诈骗多了警惕之心,甚至已经理解了AI换脸的骗术是如何产生的,看短剧和短视频时,也格外当心不会点击诱导链接。有了“反诈课堂”的经验,小芳打算把“健康课堂”也办起来,这次她要给爷爷奶奶科普食物、医药知识。

11月13日,2025百度世界大会现场,GenFlow3.0版本正式发布。新版本的GenFlow有了强大的全局记忆能力,能记住用户过往沟通信息、使用资料,并自主调用,这是极其实用的更新,使用者选择拥抱新的改变。

作为基层村干部,小芳每天要面对太多细微琐事,对她来说,大量的时间要放在沟通和解决问题上,材料却不能不写。小芳说,自己在农村一线工作久了,文字材料上的表达也有退步,有时候要开关于村子的分享交流会,GenFlow能帮她优化令人挠头的演讲稿,让表达和逻辑都更合理、准确。

建立在文库素材上的GenFlow会为她在材料里挑出最合适的案例,让分享更加生动;也为她提供更多延展的案例,让她看到之前从未想过的方向。过去学习一些村干部的宣传工作方式时,她会优先选择短视频平台,但视频宣传总会有娱乐化、讲解不细致的问题,真正的工作经验总结往往还是以文字形式流传。对小芳而言,在办公的应用性上,GenFlow是她的最优选。

村里年长的爷爷奶奶不识字,小芳还用GenFlow把宣传内容画成了画,帮助他们了解科普知识,小芳对AI的认知是,“科技进步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科技是服务于人的”。

现在,小芳已经把GenFlow推荐给了身边的人,比她年长许多的同事们有着极强的实践、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对电脑的使用早已生疏,打字速度都变慢不少,GenFlow的语音输入完美解决了小芳同事的痛点。相对于电脑,不限制使用方式的GenFlow也为她提供了更多在路上解决问题的便利,她的精力从屏幕前解放了出来。

“不用请假、不喊累,还比我细心。”写材料、做图的效率变高,过往的工作流程改变了,她能把更多时间花在真正的人身上,对小芳来说,这是更重要的事。

▲ 使用GenFlow辅助工作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图 / 微博@百度文库

联结

技术的改变,很多时候还会带来天然情感的流动,将有着相同趣味的人联结到一处。

“你有多久没有在下五子棋的时候又唱又跳了?”看完喜剧节目《技能五子棋》的那天,林婉脑海里几乎是不受控制地响了一晚上“技能五子棋,飞砂走石;技能五子棋,力拔山兮”,无厘头又洗脑的喜剧作品给她和室友带来纯粹的欢笑时刻,那晚临睡前,林婉想要是真有人开发个技能五子棋就好了,她想“不讲武德”地悔棋,体验一下“时光倒流”,她想拥有这样没有负担的、“荒唐”的快乐。

在社交平台上,林婉发现自己的愿望成真了,真的有人根据喜剧开发了对应的游戏,连规则都设置得一样荒诞,她喊上朋友玩起了技能五子棋的游戏,下棋原则主打一个全凭开心。

由韩熔设计的《技能五子棋》已经入选了秒哒举办的非编程黑客松决赛,它和同属“治郁按模”的内心戏翻译官、脑洞会议室等应用一起证明了秒哒的理念——“创意是更重要的事”。

从今年3月24日发布开始,秒哒上线的4个月期间,用户累计发布了超过20万个应用,而截止到百度世界大会发布这天,这个数字来到了40万,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应用落地,这些应用已经累计服务了超过千万的用户,覆盖了教育、办公、电商等众多领域。就连百度世界大会这场重要会议,它的邀请函、官网,到留资、参会、现场活动的整套系统,都是由秒哒无代码生成。

▲ 百度世界大会上展示的秒哒2.0。图 / 视觉中国

AI带来新的技术平权变革,把准入门槛降了又降,让不会写代码的人也能生成自己想要的应用,创意的边界被拓得越来越宽。像《技能五子棋》这样满足林婉“荒唐”快乐的应用能出现,同时,为语文教学而设计的应用“李白的一生”也能出现,后者几乎是“技能五子棋”的反面——为了实用性而做出的教学应用,“有用”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它们在同一套体系中被创造出来,通往不同的终点。

秒哒的研发团队明白,无代码产品实际上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用户完全不需要关心执行,只需要思考“我想要做什么”。

对代码毫无了解的林婉也在尝试搭出自己的应用。她希望有一个App能够依照她的习惯记录、收纳她的所有个人物品。

提出这个使用目标后,林婉根据AI给出的反馈仔细修改,虽然自己对设计应用的工作流程一无所知,但在秒哒的引导下,更多的设计细节生发出来。根据她的需求,几分钟之内,产品文档出现了。林婉看着文档里的功能细节,进行了更符合个人要求的修改,从应用的主色调调整到栏目的命名,她都兴奋地参与进来。确认后,她看着屏幕飞掠而过的一行行代码,潜心等待。

最终诞生的应用完全如她所想,分类、筛选都是她常用的条件,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定制。她看了看时间,从想法诞生到投入使用,她一共只花了16分钟。

▲ 韩熔利用秒哒制作的“技能五子棋”游戏。图 / 讲述者提供

陪伴

AI的出现,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如今,AI在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已经不再突兀,它内化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播间里的主播正挨个讲述农产品,他双手捧着红薯、南瓜,耐心回答弹幕上提出的问题。看上去,主播有些年纪了,但直播已经持续了几小时,他仍然没有丝毫疲惫的迹象。

直播间里的主播形象来自后赵庄村支书赵连银,这是利用他提前录好的真人视频而制作的“慧播星”数字人。真人需要休息,但数字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这也解放了镇子里三位年龄加起来将近200岁的村支书,不必再唇焦舌燥地一次次带货,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生产、物流的环节里去。对于数字人直播,村干部们最担心效果,结果试播了一个月,直播间售出了农产品3.3万斤,带来了15万元的增收。

同样的技术,在罗永浩的直播间里诞生了一组更震撼的数据。今年6月15日,罗永浩数字人首播吸引了超1300万人次观看,GMV(总销售金额)突破了5500万元,部分带货的品类数据甚至超过了真人直播数据。

▲ 罗永浩数字人正在直播间首播。图 / 讲述者提供

这是头部主播第一次利用数字人带货,时长也超过了常规极限,达到了6小时。数字人主播的真实感,让罗永浩本人都感到吃惊。

同样遭到冲击的还有消费者的认知。助农直播间里,老书记不断讲解的田间作物,和罗永浩直播间里数字人扶正了的电动牙刷,讲述着同一个故事:AI技术的更新,真切地影响着购物的流程,它承担着助农的责任,也将消费者的关注推向高处,带来切实的收益。

融合了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罗永浩同款高说服力数字人,让数字人主播进入规模化量产时代,凭借足够真、足够像的直播动态,消费者打消疑虑。

此前,数字人技术一直处在邀请内测阶段,而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宣布,慧播星数字人技术向全行业开放。

正如李彦宏所说,过去一年,模型能力正逐步走出“聊天”的范畴。数字人、代码智能体,乃至能够在通用场景中自主演化、寻求全局最优解的智能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应用层的创新层出不穷,AI不再只是“技术的惊艳”,而成为生活的全新体验、工作的强大引擎。

让AI与每一项任务有机结合,让它成为企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成为个人成长的自然延伸。当AI能力被真正内化,它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它让决策更精准,成本更低,利润更高,创新更快,它增强人的能力,也释放人的创造力。AI的“效果涌现”,将体现在商业决策的更新、创意灵感的爆发、以及用户体验的重塑之中。

技术在不断更迭,AI应用的浪潮涌来,全行业最朴素的愿景是将每一个需要它的人都包容其中。如同新的普罗米修斯,从天界盗来火种,而火焰如何燃烧、照亮何处,则留给人类自己探索。

AI不再只是单纯使用的工具,它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人们与AI并行、共生,在每一次对话与互动中,AI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在各行各业里涌现真实的改变。

▲ 2025百度世界大会现场,李彦宏正在演讲。图 / 视觉中国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来源:每日人物

相关推荐